说到赵宋的南北之争,李琦两眼一摸黑,还是王诜几人给他做了普及。赵家皇帝本是淮河以北之人,太祖开国后曾言“南人不得坐吾此堂”,首开了赵宋南北地域歧视之风。
真宗朝名臣寇准,担任主考官时公开黜免出身江西的状元,换了山东平度人蔡齐升,明言“南人下国,不宜冠多士”,笑说又为北人争了个状元。神童晏殊,十六岁参加大比,真宗爱赏有加,特擢其为“同进士”,又为寇准反对,理由是“江外人”。他如此公开任人不贤,真宗也未曾责罚。
这种情况到了仁宗朝,大为改观,南方文风兴盛,满朝朱紫南人越占越多。到赵项朝,王安石、欧阳修都是南人,老苏那一门三进士也来自蜀中,南方文风已经彻底压倒了北方,让自谓北方的读书人大嚷不公,愤愤不平自不必说。
一曲《梁祝》竟然惹出这般麻烦,实在让李琦苦笑不得,许多北方士子公开叫骂李琦,说他本是北人,何苦去做南戏,《梁祝》也借着这股南北之争迅速在汴京传播。
李琦对北人的指责干脆来个不回应,反正是驸马,骂骂也没关系,他要真敢站出来辩解才是找抽呢,许多士子正打算借着狂踩驸马以显声名。一再告诫自己这个驸马头衔就是挨踩的,他强忍着北人的口水躲回府中。
要说这些北方士子也怪,驸马照骂,《梁祝》照样看,闹了没几天又把豫剧《赵氏孤儿》抬出来跟南戏的《梁祝》打擂台,最后甚至有人放言,要写一部经典的北戏来压过《梁祝》,倒是让李琦在府中暗暗偷乐,这些自命不凡的读书种子终于肯放下身段来从事戏曲创作了?还真是意外之喜,这可算无心栽柳柳成荫。
躲了没几天,一帮商人找上了门,讲明来意后李琦吃了一惊,这些人都是有名的绸缎商和茶商,一句话,大大有钱的南方商人。对方上门拜访就提了两条,一是要包了过年这段时间全天的戏院演出,只演《梁祝》,免费请南方的士子观看,另一条要求李琦收徒,条件任开,只把《梁祝》带回去,他们要在苏杭建造剧院。
李琦被大礼包闪了下腰,对方还真是财大气粗,戏曲上也要和北人别别苗头。收徒教戏他不反对,只是梨园的规矩在那,他还没想出以后如何规划,既然要传播戏曲,只收十来个对方买来的烟花女子可不行。
至于包场一事,他还真不好拒绝,这些人可都是有头有脸的商人。自家那灯具、水泥和玻璃一旦有这些人相助,淮河以南的生意会迅速打开。作为商人,求着这些人合作都来不及,他哪还会去得罪对方。
李琦思虑再三,委婉表示每天可空出一场包给众人,票价不变。至于收徒教戏,他得跟首倡的相公商议一番,过完年一定给各位满意的答复。府中开了数桌宴席,他凭着不错的酒量,说笑间安抚了众人情绪,热热闹闹相互间达成了将来一起发财的意向。
送走一众大大有钱的商人,李琦还没琢磨出梨园怎么办,曹、高、向三家的主事人和一些勋贵豪门又一起找了来。风闻南方人要建剧院,连学戏的女子都买好了,这些人彻底坐不住,紧赶慢赶的来找李琦商议。
这次裁军空出的外城土地已经被数家豪门牢牢盯上,几番争执后相互妥协,达成共同筹建发财的协议。朝堂里关于如何安置的问题吵到现在也没结果,这数家简直如坐针毡,瞅着李琦那人满为患的剧院恨不得迅速把裁汰兵士的家小都赶进黄河。
一众主事人苦着脸端坐,虽说李琦应下开春后一视同仁教授戏曲,可这土地没处解决,干看着流水样的钱落不到兜里,如何能够笑得起来。两座剧院可需要不小的土地,商业设施也不能少,总不能自家建了剧院让周边的百姓房价暴涨,全改了商铺租赁。
一想起土地,众人便是满肚子委屈。本打算真不行就买些土地,一打听吓了一跳,汴京城的有房人都不是傻子,自打传出还要建剧院的风声,各家都只租不卖,要卖的也把那价格喊到了天上,就等着坐地生财。
这事说起来也怨李琦,他这种模式一运作,逢着要买成片的土地谁都留了心,不等消息确实谁都不吐口卖房。
大宋的京城还是管的严,这些疯狂追逐财富的家族真不敢上门强买强拆,皇家都是好言商量,商量不通连宫殿都没扩建。满朝堂的御史盯着,京师首善之地,借他们个胆子也不敢同如此多的住户为难。
唉声叹气中有人瞅着李琦开了口,“都尉,这次裁汰兵士,都尉再伸伸手,想些办法安置可好?”
李琦一愣,这怎么又找到自己头上,他忙笑道,“我可不是三头六臂,诸位家族中田地不少,分散安置些总能缓解一、二。”
那人摇头叹气道,“单只我们这些,即便再买些田地也无法担负,除非让满京城的勋贵都分担一些。”
有人恨声接道,“那岂非做梦,为这建剧院之事已有不少人口出怨言,如何肯伸手相帮,不落井下石已是让了三分。”
“还是都尉想想办法,但有需求,我们数家鼎力相助,必不使都尉为难。”其他人跟着央求道。
李琦皱皱眉,这真要赶鸭子上架啊?数万家的生计他可不敢胡乱点头,这次的人也太多,实在不是容易的事。司马光还在朝堂盯着,他要敢跳出来说解决一部分对方不气晕才怪。
再三解释了自己的难处,李琦又陪着众人吃喝一场,这次气氛很沉闷,他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让众人喜笑颜开,带着重重心事告辞离去。
日子打着滚飘走,眨眼间便到了除夕,官府封了衙休息,李琦给窑厂、剧院发了丰厚的年节票券,又安排轮班放了假,一时间各处欢腾,不少人赶到汴京城热闹一番。
李家的兑换铺子信誉卓著,城中的不少杂货店、茶庄酒楼都认李琦发出的票券,转个手一分不少就能兑换出来。不少人图个方便,铜串儿带着累赘,甚至也跟风换些票券使用。姚管事报上来后李琦也不阻止,直接又租了两处店面方便众人兑换。
除夕守岁、燃放爆竹吃“角儿”,初次体验大宋的年节,李琦满是好奇,带着两个妹妹一顿疯玩,倒把沈开和张少平一众保镖累的够呛。
宋时的年实际从腊月八就开始了,一直热闹到上元节。正月十五的上元灯会连官家都会登上城楼与民同庆。纷纷扰扰的熙宁二年终于过去,李琦长了一岁,身高也窜了不少,浓墨如剑的双眉加上方正的面庞,更显的英俊刚毅。可惜他这样貌并不受汴京小娘的喜爱,女人们更爱清秀潇洒的温婉士子,稀罕他的也就赵蓉和顾惜惜。
提起赵蓉,不得不说《梁祝》的演出让她伤感了好久,看过戏后她才明白李琦当初所拉的只是半曲,整个故事竟然会是那样的结局。回宫后她连着好几天茶饭不思,最后太皇太后看不过眼,一声召唤把李琦叫去好一番数落。
李琦老老实实听完了训,赶紧跑去找赵蓉再三解释,真没想到小姑娘如此重的心思,竟然会把《梁祝》联想到自己身上。
李琦诚恳的致歉,绞尽脑汁的回想着各种笑话才总算逗笑了赵蓉,一再保证那只是个故事,将来两人绝对会幸福到永远。
一番赤果果的表白让赵蓉心跳如鼓,面红耳赤再不敢看人。拿来特意做好的饭菜,李琦看着她一点点吃了,才算放了心。当初两人初次见面,仓促中选了《梁祝》的前半断,现在仔细想想确实有点那啥。
相处的时光很美,匆匆流逝中感觉刹那间便到了告别的时刻,李琦真的对赵项起了怨言,定什么不好,非要定到八月,这还有大半年的时间可怎么煎熬?
上元夜李琦兴趣缺缺的逛了灯会,一肚子不合时宜。本来计划好陪赵蓉乔装逛逛灯会,可惜赵项和太皇太后不同意,两人今年内便会完婚,再私下见面让御史得知可就不好说了。气的李琦三尸直跳,你说这些吃饱了没事干的御史,一个个老壳子了,尽盯着自己谈恋爱干嘛?真恨不得找机会把这些人胡子都揪了,浑家都撵了,让他们一个个哭天抹泪去!
翻出香囊,里面是那次见面赵蓉写的字,一笔清丽秀气的小楷:“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李琦读着这段《诗经》不觉长叹,八月啊,赶紧快点到吧。
上元灯会什么卖的最好,自然是灯具。灯具厂弄出的各式灯具物美价廉,琉璃片儿轻薄透明,五彩斑斓别有一种风味。还有人家单买琉璃片儿,巧手做出的灯具更是美轮美奂,让悄悄仿制的刘木匠乐的找不着北。
李琦笑不出来了,姚管事汇报的灯具销售数额也不能让他乐开怀。上元节刚过完,就有谣言说李驸马有办法安置此次裁汰兵士的家小,谣言越传越快,等着决定命运的几处军营甚至有人欢呼起来。能让李驸马接手,那是求都求不来的好事,看看如今第一批的裁汰兵士过的日子,最最关键的是子孙可以免费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