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帝死后,中平六年,王允受大将军何进的邀请,再次复出,枯木焕发第二春,历任从事中郎和河南尹。
这时候张让忙着和何进斗,没心思也没精力管他。
张让杀何进,卢植杀张让,再到董卓进洛阳掌权,他已经代替杨彪成为了司徒兼尚书令。
历史,悄悄将他推到了前台。
但这次,他选择了合作。
经过前几次事情的教训,现在的王允已经学会乖巧懂事,不再愤世嫉俗,有时候也会曲意奉承。董卓废少帝,袁绍他们反对,王允没反对;关东将领要造反,董卓要镇压,王允没反对;董卓要迁都,许多人反对,王允还是没有反对。
王允好象完全变了,人大概都是这样才会成熟乖巧的吧,董卓就是这么想的。
“真想不到一个人转变居然可以有这么彻底!”大家叹息道。
其实,他们的感觉都错了。
“我心永恒,唯天可知,总有一天大家会理解我的。”王允心想。
王允知道,一切反抗都是徒劳无效的,董卓的实力实在很强大,要废掉他,谈何容易,只能忍耐,虚与委蛇,等待机会。
就这样,董卓说一,王允绝不说二,董卓说三,王允绝不道四,董卓指东,王允绝不往西,一心一意,任劳任怨。
史载:“矫情屈意,每相承附,卓亦推心,不生乖疑,故得扶持王室于危乱之中,臣主内外,莫不倚恃焉。”
于是董卓感觉王允非常值得信赖,并对他委以重任,让他当上了司徒、兼尚书令,“朝政大小,悉委之于允”,真可谓信任至极。于是王允借此时机,亲自主持一些恢复王室和发展社会经济的具体事务。
接着董卓还封王允为温侯,享受五千户的租税(食五千户),大家都知道,吕布是著名的温侯,但却很少有人知道,王允才是第一任的温侯,只不过在铲除董卓之后,为酬谢吕布“大义灭亲”的壮举,王允特意辞去温侯爵位,让给吕布。
对此王允想拒绝,士孙瑞对他说:“在大事没成功之前,不能有丝毫破绽,您与董卓加官进爵,朝廷百官都瞻仰您的崇高品节,何乐而不为呢?不要因意气而误了大事啊!”王允一听有道理,便受命听封。
“奶奶的,你如果不要这个温侯,那你肯定是另有所图的,那我得当小心点了,这年头谁不想捞点油水啊。”董卓心想,原来他是在试王充,当然也有拉拢的意思。
于是董卓给的封赏王充照收,但私下里的密谋工作照做不误。
所以说董卓的毁灭,就是从王允加盟的那一刻开始。
王允首先与司隶校尉黄琬、尚书郑公业等人共同商议诛杀董卓的计策。为了控制一定武装力量,王允等人极力向朝廷推荐、保举羌校尉杨瓒行使左将军的权力;同时还举荐执金吾士孙瑞担任南阳太守,以便掌握一定地方势力,并且命令他借讨伐袁术为名,带领兵马出道武关,实则为多路夹击董卓作准备。但士孙瑞的行动引起了董卓的怀疑,董卓把士孙瑞留在都城不放。王允顺从董卓之意,擢升士孙瑞为仆射,另外又擢升杨瓒为尚书。
“王大人啊,我们几个没兵没权力。实在搞不定董卓老贼啊!不如再想想别的办法吧!”黄琬建议说。
“对啊,我们无一兵一卒,要真刀实枪,说什么都是白扯啊!”郑公业赞同。
“哎,说的也是啊!怎么办呢?”王充有点抓狂。
几个人商量了很多天,一无所获,真可谓一筹莫展。
“那什么的,堡垒往往不是从内部突破的吗?”王充有天夜里在月光下踱来踱去,忽然灵光一现。
堡垒的内部突破点就是吕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