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西游开始
“什么?!”
得知隐秘,凌虚子更是惊呼出声。
“……更可笑的,还在后头。”
黑熊精却只是冷笑出声:
“本座后来又一打听,才知道那护经之人也早就选好。我原先还说,以本座实力能有哪一点比不上那流沙河的沙僧……后来才知道,这几个护经人中,竟有两人都是天神受贬……他们原本就是从天上下来的!”
黑熊精面容逐渐愤怒,鼻孔中喷出粗气:
“既是如此,还做什么假模假样搞什么选拔取经人?那些神佛自己倒不如搭起戏台子,演给自己看好了。”
凌虚子眉头紧锁,陷入思索当中。
现场一时陷入沉默。
白衣秀士眸光闪了闪,蛇又想起了人书……人书与这西游取经,何其相似?
一切种种,似乎早在事情尚未开始之前,便已经被安排妥当。
虽然蛇并不知道黑熊精是从何处打听来的消息,但它知道黑熊精说的这些,并无差错。
事实便是如此。
关于玄奘被选为取经人的事情经过,蛇甚至比黑熊精知道的更为仔细。
……在少女口中的西游传说里,观音大士得了佛祖法旨,到中土大唐去寻找取经之人,她先是给唐僧挑了几个土地,接着又与木叉化作凡人如长安以高价叫卖袈裟与法杖。
观音大士对玄奘法师几番试验,确定此人的确是一名得道高僧,这才将佛祖赐下的宝物免费赠予玄奘。
后来,玄奘到太宗安排的水路法会上为百姓宣扬佛法,观音大士化作的僧人便跳出来对太宗皇帝道,玄奘法师讲的都是小乘佛法,不能令亡者脱离地狱苦,而他手握大乘佛法三藏可度亡脱苦,解救世人。
太宗连忙追问,大乘佛法现在何处,观音只是笑称,那大乘佛法在西天大雷音寺!随后,观音大士现出真身,飞天而去。
太宗与臣民百姓见到观音大士真身,都跪下了参拜,他们得见观音哪里还会不相信其言。
于是太宗便对众人发问,谁愿意前去西天取经?
这时,人群中站出一人,此人正是玄奘法师。
他庄严郑重道:
“贫僧不才,愿为渡华美世人前往西天取经。此去一行,定会捐躯努力,直至西天。若不入西天,不得真经,宁死也不肯回国,永堕沉沦地狱。”
随后玄奘法师于佛像前拈香起誓,至此掀开西游序幕。
事实上,从观音大士试玄奘,玄奘法师立誓西游两点来看,他的确是个十分合适的取经人选。
毕竟身为凡人的玄奘可不知道,取得西经便能修成正果,入西方极乐世界。
他之所以立下宏远,实乃心存大善,有救苦救恶之心。
如此圣僧,舍他其谁?
可是,当蛇得知这位玄奘法师其实是金蝉子转世之后,一切又都变了味。
蛇不喜欢这种感觉,就像它不信人书。
……此刻的它,不仅没有像黑熊精那样,对成为护经人十分向往,甚至想要录入封神榜成为正牌天神。
相反,它想起了那只黑猫,想起了逆流者。
比起修成正果,它更愿意去做世界毒瘤。
半晌之后,凌虚子突然抬起头看向黑熊精,疑惑问道:
“黑风老兄,这件事你还未告诉”
黑熊精嗤笑一声:“自然没有,我只与他说观音大士选了旁人做取经人,他便大受打击一蹶不振。”
“……若是将诸事种种全都告诉他,只怕他会一命呜呼。”
凌虚子松了口气道:
“这样就好。”
“……当不了取经人就当不了吧!金池这辈子做了那么多善事,此后必有善终……黑风老兄,我正要与你说那地府阴司之事呢!”
说着,他便将此行经历和盘托出。
“……我等兄弟甚少作恶。纵使死了,也不必担忧下十八层地狱受苦,来世还有机会能得道成仙。”
“这辈子成不了道,大不了下辈子再来!”
凌虚子表情惊喜,他是当真十分认同六道轮回的安排。
凌虚子觉得,黑熊精与金池都是寿元将尽,所以得知取经人已定后才会如此消沉,这才说出阴司之事,令二人宽心。
“原来如此。”
谁知黑熊精听了,却反应平平,对入轮回丝毫不感兴趣:
“对了,先前我让你炼的天地两丹,伱还是得练,本座尚有心事未了,可不愿意就此了断尘缘。”
凌虚子点头道:
“知道了。”
他突然又道:
“黑风老兄,既然金池已不能再去西天取经,那地丹还要给他么?”
黑熊精无奈地看了凌虚子一眼,叹息道:
“……我看金池那样子,是没心思吃丹。你若想要,便将地丹拿去吧!”
凌虚子大喜过望,连忙向黑熊精要来丹方药材,很快寻了处洞府专心研制起来。
凌虚子离开后,山顶只余下黑熊精与白衣秀士。
他们二人算不上多么熟悉,且二人都暗藏心事,也没有闲工夫瞎聊,于是蛇向黑熊精请辞,打算下山去观音禅院住下。
在离开之前,蛇突然想到一事,便向黑熊精问道:
“兄长可知,玄奘法师如今身在何处?”
黑熊精想了想回答:
“本座听闻,那玄奘法师已经踏上西行之路,或许不日便会来到滇南地界。”
听闻此话,蛇脸上露出微妙的表情。它顿了顿,最终决定离开。
但在离开前,它还是忍不住出言提醒:
“……兄长,既然这西天取经乃是佛祖法旨安排……此番涉及神佛之事,小弟料想他们定不会让玄奘法师西游之行有半点差错。”
“所以……无论如何,还是不要与其为敌才好。”
先前,蛇见黑熊精说起自己尚有一件心事未了,又想起西游传说,担心其误入歧途。
闻言,黑熊精深深看了白衣秀士一眼,脸上露出十分真心的笑容:
“多谢老弟提醒。”
……
与此同时,一个年轻和尚正牵着一匹马狼狈地行走在深山老林之中。
他五官端正,额头饱满,一副慈悲祥和之相。
和尚身边一个仆从也没有,他的衣服也已经有些破烂,像是前不久才遭遇过袭击。
他一边擦拭着额前汗水,一边艰难地穿行在丛林之间,脚步始终不停。
不知走了多久,和尚耳边突然传来一阵兴奋的叫喊:
“师父,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