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这里只提到了丐籍,那么对于青楼女子呢?”
刘泉愣了一眼,也曾听过皇帝还是皇子未娶妻时在柳巷的逸闻,“赎身者亦除贱籍,可与普通百姓通婚。”
“臣认为言之有理,可付施行。”
“那么刘侍郎是与王介之一样的意思,将这些世袭的贱籍子弟开豁为民?”
“再加一条,不再限制后嗣参加科举。”
“是。”
“贱籍世袭,良贱不得通婚,其身份永无改变的机会,即便先辈有过,但其后世何其无辜,是否可以将入贱籍之人的明文限制适当放松,又或者剔除贱籍,至少可以剔除一大部分正当行业。”
“越州有惰民,为太.祖时留下的罪人之后,衣不能同常人而穿,其业如是,通判言道,自于越州出生起那些人便已存在,多年来丑秽不堪,辱贱已极,官家自幼生于东京长于东京,是国朝最繁华之地,不曾见过,亦不能体会,这是王通判的原话。”
“他有事为何不直接呈奏章给朕?”皇帝突然想到什么,叹道:“州官进天子言需要经宰相批阅...刘卿觉得王介之此议,当如何?”
“除却夫妻之法对朝官州官之法也做修订,为官者必先明法,知法犯法者在原罪上罪加一等,州县父母官故入枉法有民击登闻鼓经核查证实者,判不赦之死罪。”
“将下牢中对囚犯所施酷吏之法悉数取消。”
“其三其四徐如旧法制未做更改,其五,丈夫将妻子进行转卖,若其卖妻为婢,原情即和离异,夫自嫁者,依律两离;卖之充贱,更合此条。”
“新法所定,妻为齐,正妻于家中地位当与主君相同,若贪图钱财将正妻进行贱卖者,听坐。”
数十篇新的刑法被修订成厚厚一本书,“依照太.祖所定《刑统》修订新法,除在原有十二篇修改的基础上新增了四篇。”修订刑法时刑部侍郎多次请过皇帝的意思,此新增四篇中也多为皇帝示意。
“依《刑统》定夫妻之法,其一,夫妻不和,夫妻关系不相安谐而和离者,不坐;乾元法修之,以夫过错者皆只得和离且不得以休妻名义,亦不得强留女方于家中,婚时所携嫁妆由妇人尽数取回,旧制,若夫为过错大者,则夫家当出资以赔,此制未变,只新增一条,夫家不应者,由官府出面强制执行。”
乾元初年时工部侍郎征民夫二十六万,疏濬国朝初前代所留的纵向运河,并开凿以幽州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
“旧律,妻告夫,不问原由不问实事不管过错,妻子都要入狱三年,臣以为不合乎情理,遂新法修订,视事情原由,若非诬告乃实事则不再听坐入狱,即判和离。”
“《刑统》旧法:户绝资产十二条稍有变动。”
“越州通判认为历朝历代对于贱籍的规定太过苛刻,若人以正当手段为营生,不偷不抢不危害国家,也未做过诸如此类的事,冠上贱籍永不能如常人,是否不公?”
“出五服者不再连坐,对于籍贯也稍作了修改,入贱籍者其子嗣后代永不得参加科举,将其改为三代,另外,臣还有一事,是越州通判知道刑部与大理寺正在修改律令所以呈了建议到部门。”
皇帝听着刑部侍郎讲述新修的律法旋即睁开眼,“什么事?”
“后面一条是刑统原有的旧制,但是刑律的文字上只给了模棱两可的态度,也就是妇人想要要回嫁妆需要征得前夫同意,新法则明细,且若双方皆有过者,取部分嫁妆作为彩礼赔偿夫家,原是因国朝女子出嫁,母族所备嫁妆远高于彩礼。”
“其二,旧制:三年不娶,诸定婚无故三年不成婚者,听离,”刑部侍郎刘泉拿着旧的刑法与新的刑法对照,“听离亦是一种模棱两可的态度,依照大宋律定下婚书,收下聘礼则此婚姻已成,嫁夫与娶妇不同,依新法定,三年不娶者若女方要求且归还聘礼,即自动解除此门亲事两家再无瓜葛。”
乾元四年中《乾元刑律统律》修订完成,皇帝诏刑部侍郎将新法付大理寺刻板摹印,颁行天下。
乾元四年末,皇帝下令剔除贱籍,使其编户为民,令之下日,宣德楼前跪满各地曾为贱籍的百姓,声泪俱下的颤哭着对天子的感恩戴德。
乾元五年初诏翰林医官使领翰林医官编纂校订医书,设立医学院招收学生,推行医学,于各路设立书院,扩招国子监三舍学士,取消限制,由诸州学院教授及州官举荐品学兼优者可入外舍,并将法学、武学与太学并重,十一月,拜清河郡开国公吕维为昭文馆大学士进开封仪同三司,进陈国公。
乾元六年上元,皇帝赐名长女如华,封福庆公主;六年初,将明法科等同进士科作为常考科,出身同等,法科出身一经录取即授司法官;四月,吏部选官,以越州通判王文甫政绩卓著改官诏归,以京试入馆阁,领史馆修撰,赐绯。
同年七月,幽州至杭州运河修通,于幽州筑坝阻拦河水作为运河畅通的储备水源,八月引河水入运河,南北水运通行。
乾元七年,诏工部侍郎刘书柏回京以政绩进参知政事,拜金紫光禄大夫,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方之彦兼监修国史进特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章得兼集贤殿大学士进特进。
七年长夏,吴国长公主长女卫甄及笄,受封宜春县主。
一家米铺外挂着的长幡上用飞白写了一个大大的刘字,士庶争相买米。
“别急别急,仓库里的米多着呢,这都是从杭州运来的上等米。”自运河开通,京城的米价下跌,虽价格便宜,但买米的人也因此多了不少,米商也有薄利可赚。
京畿道至江南的运河上来往着一艘艘货船,西风吹着船帆顺流而下,年轻人立在船头,身上衣裳被风吹得紧紧贴住。
“令尊仕途顺畅,郎君也从商贾摇身一变变成了衙内,何不也去考个功名,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因过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刘怀瑾深吸了一口气感受着河面吹来的清风,“名与利都是虚浮的东西,人世间能让人舒心快意的只有自在,我可不想像我爹那样左右逢源,日日都要找膝盖。”
“衙内倒是洒脱。”
“我若真的洒脱就好了,名是虚浮,利也是,可哪有商人不重利呢。”
“衙内引进南方的米将京城的米价降了一半,乃至各地接连降价,此举不知救活了多少穷苦百姓,于他们而言是大善。”
书童拿着一件鹤氅从船舱内走出,轻轻披到刘怀瑾肩上,“今儿十五相公去了大内上朝,郎君出远门也不与相公打声招呼,可别是看了那求婚的帖子堆积成山这才吓得想要逃离出走。”
刘怀瑾旋即笑弯着腰,“莫要埋汰我,我出来可是做生意的。”
一辆马车拐进安州巷在刘宅门口停下,紫袍提着下摆跨进家门。
府中的家僮过来将幞头接过。
旋即有厮儿端着一摞帖子走近,“家主,这是今日媒人新送来得草帖子,皆是紫衣上等媒人怕与前几日一样都是仕宦之家,男方女方都有。”
刘书柏停下,侧头瞧了一眼,“二娘呢?”
“二姑娘在后院。”
刘书柏瞧了瞧左右,“大郎呢?”
“郎君去了杭州。”
“他是怕我随意将他许了人家跑到杭州清净去了吧。”
“郎君说...是去看看沿海地区的行情。”
“算了,让二娘到书房来。”
“是。”
刘书柏换了便服后坐在书桌前仔细的筛选着各家送来的草帖子。
“爹爹,您叫我?”
“来,你瞧瞧这些,其中还有不少清是流出身的年轻官员...”
“爹爹,女儿不是说过此生都不会再嫁了么,而且哥哥都还未娶亲。”
“你哥哥我是管不了,我原先在工部又忙于运河之事便没有时间管你...”
“爹爹说话不算话,把这些退了吧,女儿不会嫁的,女儿不想和母亲一样在后宅抑郁终生。”
“可你不能真的就这样自己一个人过一生吧?”
“一个人有什么不好,不用看人脸色,不用替人操心,也没有人指指点点。”
“爹爹并不是要强迫你,”刘书柏攥着一张帖子,“之前御史中丞与我说...”
“御史中丞?”刘氏挑起眉头,“我听说中丞新婚不久郡君章氏就替他生了个儿子,他跟爹爹说什么了?”
“你是不是对官家有意?”
刘氏愣住,旋即噗嗤笑道:“御史中丞娶亲的时候,两家都是高门,姜氏当时亲迎的排场让多少女子为之羡慕,一年后章氏生了儿子,姜家的满月酒也是人尽皆知,可如今我却替她感到心寒。”
“女儿还听说是御史中丞亲自登门向集贤相求娶的章氏,这章氏还是朝中新贵的同胞妹妹。”刘氏抽出一张章家递来的草帖子,上面写着女方的年令,笑道:“集贤相这颗树还真的是枝繁叶茂,不仅渗透到了朝中各个角落,还有一堆贵媳,贵婿,比昭文相还要厉害呢。”
作者有话要说:取名废,如华取自诗经(qaq,我想不到卫这个姓比较好听的名了。)
越州就是绍兴,山阴也是,都是别称。官家的外祖父山阴伯之所以封山阴就祖籍的地名。
提示提示,注:贱籍制度与奴隶制有关,在中国古代是雍正时期废除的(但并不彻底,后面仍旧遗留)
架空架空,只以北宋为主背景(没说文章所有一定要按宋来,里面有少部分也参考过唐明的制度。)
还有那个运河(隋炀帝的京杭大运河是横向运河,在他之前是没有的,所以用时七年之久也算非常非常神速,当然是劳民伤财)官家这个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疏通,并且曾加了几段纵向。
明成祖的功劳里最大之一就是迁都后至杭州的纵向运河,“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剧情需要所以缩短了一下时间(实际运河不论是疏通还是修建,工程都是很大很大的,死亡率也很高。)
三相序,昭文馆、史馆、集贤殿(院)迁移的次序从低到高。
其实都觉得唐风开放,但实际她只针对上层社会,等级差异很大,下层百姓(可以说奴隶制仍旧存在)家里的佣人可以买卖,宋刑统是依照唐律修改的,但是比唐律注重人权,在这种律法上直接剔除,佣人的劳动合同最多与主人家签订十年,特别是底层,我写这章的时候两个朝代的律法都做了对比。(此为学渣言论,学历史的诸位学霸请不要喷我,我还是非常喜欢大唐的,版图看着就舒服,嘤~)
阶级划分哪个朝代都有,只是我感觉清朝一下就又倒退回了奴隶制,因为古代边境地区本来就相对要落后一些…(qaq,别喷我。)感谢在2020-06-0918:30:33~2020-06-1006:24:19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50瓶;瑾、熊叔粉丝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乾元四年初,刑部与大理寺呈按照皇帝之意修定的乾元刑法。
阅读女庶王最新章节峡*谷\小\说*网xia\gu。^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