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胡彬、侯高胜、钟小艳以及其他涉案较严重领导干部,将在案件审理完毕后,根据不同管理层次,给予“双开”决定,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审判。
就在民主生活会结束后,省自贸办公开遴选公务员公告向全省发布。
9月底,省委常委会研究决定,丛治明同志拟任省直单位正厅级领导职务。熊荣同志拟任省直单位副厅级领导职务。
后经省人da常委会决定,免去徐三平省商务厅厅长职务。任命丛治明为省商务厅厅长。
不日,省政府印发通知,孙卫宗同志兼任秦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主任,熊荣同志任秦南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工作办公室专职副主任。
经省政协常委会决定,徐三平任省政协经济科技委员会副主任。
对徐三平来说,在平衡木上走了这么久,也算是有个不好不坏的结果了。
对于丛治明、熊荣来说,论功行赏得到了最大回报。
丛治明上任第一天,便召开了党组会,研究人事任免事项,这一天他等了太久。
对于一个忍气吞声多年的人来说,好不容易一朝掌权,再不挥霍,那就真见鬼了。
丛治明对中层干部进行了大范围的轮岗调整,所谓轮岗,有一条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暗线,曾经徐三平、何天纵重用的干部,全部边缘化。曾经紧跟丛治明的干部,都得到了进一步重用。还真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其中,李斌被推荐为二级巡视员人选。
费国庆调整为政策法规处处长。
后勤中心主任调任办公室主任,实现了从事业编到行政编的转变,也帮丛治明把这个厅机关中枢控制在了自己手中。
夏令被调至省商务服务中心任综合部部长,虽然依旧是副处级,但却是从公务员编制变成参公编制。可别小巧了这个变化,即便法律上明确,参公编制在工资待遇、晋升制度上与公务员编制无异。但参公就是参公,全称为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简单来说,一个干部的工作变化,如果涉及到了编制变化,那难度就上升了不止一个档次。
所以公务员编制为什么这么宝贵,因为是真的出去容易,回来难呐。在省厅,很多上了40岁的处级干部,组织上让他去下属事业单位当一把手,大部分都是不愿意去的。因为50岁前没办法回机关,就再也不允许回了,提拔厅级领导除外。而事业单位,无论是从稳定性,还是从退休待遇上,与机关是有很大差距的。
这样的调整,夏令当然很懊恼,但组织上做出了决定,是必须服从的,否则有职务的免职,有职级的降级,还要给处分。
说实话,就他参与何天纵的事情,没处理他就已经很宽容了,还有什么资格讨价还价呢。
得知夏令的下场,孙勤勤还唏嘘了一下,好好的一个青年才俊,本来是大有希望的,结果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林方政却有些理解他。说到底,还是男人的自尊心和好胜心作祟,总想赢过自己,总想能得到孙勤勤。在欲望的驱使下,方才做出赌徒的行为,把宝押到了何天纵身上。
而且,就孙勤勤的姿色和条件,那从来是众多男人垂涎的对象。只是,绝大部分在知道她已经有家室后,都会放下那不切实际的幻想。只有像夏令这样的极度自负之人,才会飞蛾扑火,不顾一切。
夏令作为局中人,当然不知道命运选中的主角是谁,以为自己才是那个能逆袭翻盘的主角罢了。
自贸专班的几人也都有安排,杨军任自贸制度改革处处长。白雪意外的没有在自贸办提副处长,而是接替了夏令的位置,任园管处副处长。可能对于丛治明来说,李正、白雪二人最好不要一同在自贸办较好。
遴选公告发布后,沙容建、李正、戚鸿光、石怜晴都积极踊跃的报了名,笔试将在国庆节上来后举行。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基础,但毕竟是面向全省公开考试,他们也不能提前掌握题目,竞争压力还是存在的。所以这段时间开始,他们都没日没夜的复习着自贸区各项知识,以最好状态迎接考试。
在这次党组会上,林方政也终于得到了安排。丛治明没有像徐、何那样征求他本人意见,直接任命他为自贸综合协调处处长(试用期一年)。
这一刻,林方政距离三十岁差三个月,很显然,在耽误了五个月后,他依旧成为了省商务厅最年轻的正处级干部。
至于丛治明为什么没有再征求他本人意见,一来林方政本身功劳不小,提拔正处实至名归,二来他并不需要像何天纵一样以此来谄媚孙卫宗,毕竟他已经是孙卫宗的人了。所以,他基本上是出于公心提拔的林方政,自然不用再征求谁的意见。
自贸办剩下的正副处长,要么从厅内提拔或非领导转领导职务,要么是从外面空降过来的。比方说综合协调处和片区发展处两个副处长,一个是省政府办公厅过来的,一个是从秦中市口岸办过来的。
至此,省自贸办的领导岗位全部到位,但因工作人员尚未遴选完成,专班依旧运行负责日常事务,等人员到位后再解散。
国庆节,大部分都在出行旅游或居家休息,林方政却没法闲着,与孙勤勤二人赴秦南大学上研究生课。
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的不同,其课程一般是集中安排在周未、国庆、五一等假期内。
说实话,非全日制的感觉与全日制差别还是蛮大的,全日制里面大家基本都是同龄人,也住校,整体校园氛围比较浓厚,青春气息满溢。但非全日制,那各个年龄段都有了,就林方政这个班来说,年纪最大的有40岁,年纪最小的也就24岁。职务也是各有参差,从科员到处级都有,不过就目前来看,林方政算是级别最高里面又最年轻的了。
同学关系也比较冷淡,大家都是通勤上下学,基本上除了上课时坐在一块的,其他人还是比较陌生的。再加上时不时有同学因工作家庭原因无法上课,就更不熟悉了。至少林方政上课一年了,班上至少还有一半同学对不上号。
这天,林方政刚进教室,一个比自己小三岁的男生就叫了一声:“林哥,来坐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