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郡治下共有十九县,除了集中分布在黄河沿岸、以及汾河谷地之外,其余很多地方都是山川林立、少有人烟的未开发之地。
河东郡离箕关最近的东垣县县城,也是在箕关西面大约有百里的地方。东垣县是东跨王屋山、西踞中条山、北依靠太行山、南邻黄河的三山一水之地。此地历史底蕴深厚,因为是帝舜的故里,所以在后世又被称之为舜乡。在周朝的时候这里被称为亘方、西汉时称垣县。而后世在此地发现的‘世纪曙猿’,更是推翻了人类起源于非洲的论断,并且把类人猿出现的时间向前推进了一千万年。
东垣县在到箕关之间这百里的范围内,其治下还管辖着壶丘亭、邵亭这两个亭聚。
壶丘亭又被称作阳壶城,此地的历史同样十分悠久,在六百多年前的周安王元年(前401年),这个被称作‘阳狐’的古城就已经存在了。后来在春秋战国时期,这个古城经历了数次大大小小战争的洗礼,至今仍然屹立在黄河的北岸。
而邵亭离箕关约有三四十里的距离,其位于一个群山之间的树木葱茏、聒静幽深之处,这里虽然没有东垣、阳壶那样悠久的历史底蕴,但是这里在天下未乱之前,是能影响到晋东南、豫西北的财货的集散之地。
后来随着黄巾余部在白波谷重新起义,大批白波军威逼雒阳;以及之后董卓迁都长安等等一系列的战乱洗礼。让这个曾经的繁荣富裕之地,如今剩下的百姓最多不过十之一二了。
近年来随着刘备、曹操势力的增大,关中的各路军阀也渐渐息了到中原争霸的念头,所以这个地方也逐渐变得少有人问津起来。但是这里的百姓并没有因此得到安宁,反而是生活变得更加艰苦了。
原来这亭聚里有个张姓的泼皮,在中平元年的时候随着太平教众做了黄巾,后来又跟随白波帅郭大再次起义。郭大败亡之后,他的新首领李乐在献帝东归的时候又被关羽所杀。
那时改名为李大的泼皮已经是个小头目了,他心里边反复的核计之后,觉得再去跟随什么人在这关中闯荡,不知道什么时候连小命都要没有了。于是跟着手下的部众商议了一番,遣散了那部分不愿意跟随自己的人,领着百十众回到了家乡,找了个山头过起了劫掠为生的日子。这可坑惨了他在邵亭的乡亲。
年前的时候李大的那房压寨夫人没了,这两人婚后感情还算是不错,他那个夫人知道李大坏事做得多了,怕他以后遭了报应,所以在临终前殷殷嘱咐李大不要再做这无本的买卖了。这李大在伤心难过之下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而且还立下的誓言。
但是到了最近李大却碰到了一个难题,就是他手下的这帮子兄弟从来就不事生产。当初他答应的嘴溜了,而且后来也是谨守誓言。可是山寨中有着弟兄百八十号人,要是再这么耗下去,山上的粮草不足他们就要饿死了。
这时间一长啊,他手下的喽啰们就一齐来找他了。此刻李大手下的二头目,他的拜把子兄弟冯吉利就对李大说了,“要是再这样靠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我们都要饿死了。照我看来啊,倒不如再做一次没本的买卖,多屯一些粮食,即使以后老大你要践行誓言,我们在找些其他的法子谋生也就不妨了。”
听他这么一说,李大心里边那个后悔啊,当时我怎么就鬼迷心窍听了那个婆娘的话了呢?闹得我现在跟着一帮兄弟们干挨饿。他面露难色的说道:“你的话虽然很有道理,可是我当初鬼迷心窍的立下誓言了,我怕一旦违誓到时性命不保啊!”
冯吉利一听,心里边腻歪极了。哦!你立下誓言了,就想着兄弟们跟你一起去喝西北风啊?你这辈子缺德事干得也不少,就从前就没见你怕过。他眼珠子转了转,然后就接着劝道:“为了以后能够践行老大你一心向善的誓言,只劫掠这最后一次应该是不妨事的。常言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为了以后能让兄弟们一心向善,上苍会原谅我们的。”
这李大本来就不是什么好东西,让他这么一劝啊,心思立时就活泛起来了。他左思右想了一阵子,感到还真是冯吉利说得这么个理。于是他对冯吉利说道:“既然如此,那我们只做这最后一次。而且啊,我们这次干就得来次大的,多屯积一些粮食好防荒啊。我看这次就去邵亭收足一年的粮食,这样方可一干。”
这下巧了,他话音刚落,才招上山来不久的一个小喽啰说道:“大当家的,往年啊,邵亭那边还是有余粮的,那些粮食…呃~”
这喽啰话还没说完,就让李大给抓着领子提溜到脸前,他恶狠狠的看着眼前的小喽啰:“说!往年那些粮食呢?”
“呃~都让沈老头集中给藏起来了,咳,咳咳~”
听他这么说,一把将这个小喽啰甩到一边,“这老东西!年年跟我哭穷竟然还留了这么一手!走,我们这就下山找他们去!”
冯吉利满心的鄙夷,我还以为你真心改好了呢。邵亭拢共就百多户人家,你这么一个抢法,这些老百姓的家底都要给你闹光了。到时候他们还吃什么去?这还是你的乡里乡亲呢,俗话说兔子不吃窝边草,你啊还真是够缺德的。
李大可不管别人想什么,他现在一门心思的下山去找那沈老头的茬,连自己立的誓言都给忘了。等他领着所有的小喽啰下了山之后,就让人把邵亭这百多户的人家全部都集中了起来。
看着眼前这年逾七旬的老人,李大阴阳怪气的厉声说道:“老不死的!没想到你竟然骗了我这么多年,说!你都把粮食给藏哪去啦?”
听李大这么问,沈老心中吃了一惊,等看到畏畏缩缩的躲在李大身后的那个喽啰他什么都明白了。这个年轻人是亭聚里吃百家饭长大的孤儿,因为好吃懒惰被教训了一顿,于是就跑到山上去做了贼寇。没想到他竟然丧良心到把这个最大的秘密都给说出去了,这样的话邵亭岂不是要有百姓饿死吗?心思到了这里,沈老拇指摩挲着手杖暗叹道,人心不古,人心不古啊!
这根王杖是沈老的父亲留给他的。当时天下还没有大乱,在那位老人在活到七十岁的时候,朝廷根据《王杖诏书令》授予了他一根王杖。那位耿直的老人,依靠朝廷授予的社会特权惩罚了好几个不法的乡民。可惜啊,如今天下大乱、礼乐崩坏,现在哪还会有人像以前那样尊老、敬老?
李大眼尖,看到沈老手中的王杖,就想到了他年轻的时候曾经被那位执杖老人教训过。于是他厉声呵斥道:“老东西,快把你手里的柺棍交出来,我这就把它给撅折喽!”
这些百姓看着他这样,知道李大是想要拿沈老杀鸡儆猴了。想到粮食被他们抢走的话,那今年恐怕是要过不下去了。有几个年轻力壮的立时就要出来反抗,他们刚动弹了一下,就被家人满脸哀求的给死死拉住了。
“怎么着!”李大杀气腾腾的看着这些人,他狠狠的吼道:“难道你们都想造反不成?”
嗬!这个以劫掠为生的贼寇,还真以为他自己是这里的皇帝了。看着老百姓们没有个敢出头的,这下子李大更来劲了,他提刀就向沈老那边走去,“我让你…”
“大当家的!”
李大一字一蹦的还没说完能,就听到身后的小喽啰一声惊呼。他不耐烦的回过头呵斥道:“怎么了!”
那小喽啰指着东边哆嗦道:“快~快看!”
李大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嘶!只见那边有一杆大纛旗迎风飘摆,诶哟!这杆旗可真是漂亮极了,用得是明晃晃的绿色锦缎,金色的缎子做出锯齿状的金边。在上面横书‘左将军’三个大字,纛旗上红月光里写了一个斗大的‘关’字。这杆旗子让那太阳光这么一照,真是有点儿金光缭绕瑞彩千条的,让人瞧着是眼花缭乱呐。
要是识文断字的人看了就知道,哦,这是左将军关云长来了。可李大是不务正业的泼皮出身啊,他又能认得几个字?虽然他曾经在白波军里面待过,知道能用上这种旗号的自己肯定是惹不起,但是却不知道这是让众黄巾闻风丧胆的关云长来了。
此时这些邵亭的乡民也发现了异状,他们都朝着东边那个方向看过去。这里能识文字断字的只有沈老了,他看了那旗号之后眼泪唰的就流了下来,这邵亭的苦日子终于是熬到头啦!
到了这个时候,乡民们也不在乎李大这些人了。敢打出这么好看晃眼旗号的肯定不是一般人啊,在这样的大人物面前,李大和自己这些人没有多大的区别,那都是一样的任人宰割啊。这时他们都在窃窃私语着,甚至有个别大胆的低声问道:“沈老,这又是哪方兵马的旗号啊?”
沈老还没来得及出声呢,打着旗号的那哨兵马就渐渐的近了,这时候他们已经能够看清旗子下面的那员大将,只见他胯下啸风赤兔马,手里提着青龙偃月刀,面如重枣,蚕眉凤目,五绺长髯。
嘶!那李大倒抽一口凉气,失声惊呼道:“关~关云长!”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com。妙书屋手机版阅读网址:.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