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忙碌着自己的事情,这种为了同一件事而努力的感觉很不错。
让人觉得心里暖暖的,很充实。
时间不紧不慢的走动着,很快一天就过去了。
傍晚时分,门童做好的饭菜。
他和南离先买好了药材,南离和秦潇儿此刻坐在饭桌上等着吃饭。
“我好饿啊,南离。”秦潇儿看着眼前的饭菜,人还没有来齐,不好意思先动筷子。
但她又饿的慌,叫嚷着。
南离瞥了她一眼,不接话。
“你说我们什么时候才能吃饭啊。”面前的饭菜源源不断的传来香味,引诱着她动手。
吃一点也不会被看出来的,秦潇儿拿起自己的筷子伸向菜肴。
刚要碰到就被南离拦截了回去:“再等一小会人就来了。”
以前也没见南离这么刻板守规矩的,他今天怎么就偏偏阻拦自己。
“哼,你变了。”秦潇儿又要开始了,南离太懂这种熟悉的感觉了。
他赶紧阻拦:“你打住,实在饿的慌,你就去叫她们来吃饭了,别折磨我。”
天真的南离将自己的心里话说了出来。
折磨?她折磨他?
谁不知道她秦潇儿是最善解人意的了,南离居然用上了折磨这两个字。
“好啊你,现在觉得我没规矩,还折磨人了?”秦潇儿屈指给了南离一个脑崩。
她今天就要教教南离什么是规矩,她秦潇儿就是最大的规矩。
被打的南离不痛但很委屈:“行了,是我错了好吧,我去叫人,你等着。”
说着他就要开溜,扛不住胡闹的秦潇儿。
正要出去,人就陆续的进来了。
南离讪讪然的回到自己的位子上,两人都若无其事的假装什么都没发生过。
几人添了饭,孟晓月没有自己吃,她端着饭菜说道:“我先去给我母亲送再过来。”
“行,去吧。”本来想做这件事的虞鸢开口。
既然孟晓月有这么孝心,那就让孩子去做也没什么不妥的。
桌上的人都夸孟晓月懂事,她给孟雨宁送了热饭热菜。
还想留在那边给孟雨宁喂饭,坐在床上的孟雨宁连连拒绝:“我的手没伤着,自己可以的,晓月也去吃饭吧。”
“晓月啊,好好的吃饭才能和虞鸢姐姐一样长得高。”孟雨宁久违的看着自家女儿欢喜的不行,自从和女儿分开后她时时刻刻在担忧孟晓月的安慰情况,现在看着在餐桌上和女儿一起吃饭开心不已。
听到她这么说,孟晓月了然的点头:“那我去吃饭了,有什么需要,母亲只管叫女儿就行,女儿长大了,可以照顾母亲的。”
对于女儿的言论,孟雨宁是既欢喜又心疼的。
她捏捏女儿的脸:“晓月真乖。”
回到饭桌上的孟晓月安安静静的吃饭,大家吃的差不多了,纷纷离桌,门童揽下了后续清洗的活。
大家又都散去,忙碌着自己手头上的事情。
虞鸢觉得吃的有些饱,在院落中散步消食。
她很喜欢医馆里的院落,种着树养着花,晾晒着各种药材。
夏日纳凉赏月,冬日看雪,周围满是药香,定是很有意趣的事。
她站定在一颗树下,活动着脖子,近日总是低着头看书本纸张,脖子有点疼。
正歪着脖子,看到了拄着拐杖的孟雨宁。
她腿上还有伤呢,怎么这么急着就要自己走啊。
虞鸢赶紧上前去搀扶:“你这样也太不顾及自己的身体了。”
她作为医者,看到了就免不了的要说上几句。
孟雨宁却牛头不对马嘴的说道:“我叫孟晓月去找秦姑娘玩了。”
“你能陪我到屋里坐坐吗?”孟雨宁的重心放在拐杖上,看向虞鸢。
她的眼神里仿佛就写着几个大字,我有事和你说。
虞鸢自然是点头同意的:“行,但你以后不能再这样了。”
她猜想这件事不能让孟晓月知道,所以不叫孟晓月来找自己,只能她自己来。
还将孟晓月给打发走,去找秦潇儿。
“嗯嗯,我以后会好好养伤的。”作为一个病者被大夫教训,孟雨宁很听话的应答下来。
到底所为何事?虞鸢抱着满肚子的疑问,搀扶着孟雨宁,将她送回了房间。
她想不明白究竟是有什么大事,要和她说。
孟雨宁好似也还在纠结,两人进来后,她就没有开口。
“我不想梦晓月去江南。”
瘟疫可不是什么轻易能招惹的东西,梦晓月回去之后,万一有个什么,她是想都不敢想的。
原来是要说这个。
虞鸢是明白她作为母亲的心的。
“你有和梦晓月说过这件事吗?”虞鸢反问道。
她还记得早上问她是不是下定决心要回去的时候,梦晓月可是点了头的,这表示她也想回去。
“还没有。”孟雨宁有些为难:“我知道孩子也想回去,但是江南太危险了,我不敢保证她的安全,不想她回去跟着受苦。”
“留在镇上对她而言,是更好的选择。”孟雨宁一口气将心里话全都说了出来。
她期盼的看着虞鸢,希望得到她的帮助。
大人们总喜欢用自己觉得对的事情,去给予孩子自认为对的爱。
就没想过问问孩子,到底是怎么想的,愿不愿意要这样的爱。
也许大人大多数时候是对的,但是对于孩子来说,却并不是最好接受的结果。
要是之前,虞鸢站在一个母亲的角度上,她会觉得孟雨宁做的是对的,毫不犹豫的同意。
就像她们之前想把孟晓月留在镇上一样。
但现在她也陷入了纠结,因为上次孟晓月就因为这件事跑掉过。
虞鸢思来想去决定还是把这件事告诉孟雨宁。
“我们之前也想过,我们回去江南,请人照顾孟晓月,帮助她找道你,但是我们和孩子说了之后,她就跑掉了。”十分的直白,不加任何的委婉和修饰。
就是要让孟雨宁想明白自己到底要怎么做。
“还是把她留在这里吧。”孟雨宁坚持。
虞鸢也不再多说什么,她是孩子的母亲,有资格决定孩子的去留,而且母亲说的话,孩子更容易接受:“好的。”
“至于离家出走这件事,我来劝她。”孟雨宁很有信心,她的话孟晓月会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