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张罗的第一次诸侯聚会,在没有灯光音效和惊人战况的展示之下召开,按说这次聚会按部就班的推举齐桓公为小组长,将宋侯御说纳入体制内,成为编制内诸侯,已经可以说取得了圆满成功。【百度搜索Www..Com会员登入无弹窗广告】()可是管仲在会议上居然提出了鲁、卫、郑、曹这几个国家,故意违抗王命,需要讨伐这一命题。
这就非常出乎人意料之外了。
原来衣裳之会还能加罪于别人?
紧接着齐桓公进一步提出来,我们齐国还是没那么多兵车,希望能够和各位诸侯一起进行此事。
这更奇怪了,没那么多兵车你提什么打仗?
不过齐桓公在这次聚会中表现出来的诚意和气度令这几位诸侯比较佩服,而且人家当面提出来了,要反驳也不好意思。所以陈、蔡、邾三位诸侯都表示赞同与配合。
唯独宋侯沉默不语。
这次衣裳之会,虽然说齐桓公是有自己的私心,但是毕竟主要是为了给宋桓公争取到周嫠王的认同,博得一个体制内的身份。这可是周嫠王、周天子的认同啊!
不过在齐桓公提出建议的时候,宋桓公居然保持沉默,那至少说明一点,他对此不以为然,而且很有自己的看法。
果然晚上宋桓公回到馆驿,便对戴叔皮说道,“齐桓公妄自尊大,越次主会。现在还想调兵遣将,掀起风波,看来将来我们国家肯定得疲于奔命了。”
原来沉默果然代表不同意见,只不过宋桓公这种不认同恐怕更多是出于嫉妒。齐桓公的确妄自尊大,正因为他妄自尊大,才能想着为你宋桓公出头,辛辛苦苦的修建祭台,装修使馆,派遣使者征求周嫠王的认可。他要是本本分分的不趟这趟浑水,那不是很好?还有越次主会,你齐桓公怎么能因为你出头帮忙了就主会呢?别人推荐你就当小组长啊?你就应该推辞,然后让我宋桓公当,那才是正确的。
这世间总有很多人,一切事情都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但是这往往都是不可告人的想法,要真说出去,还真贻笑大方了。
戴叔皮也很认同宋桓公的看法,他认为这次聚会,大家心根本就不齐。如果齐桓公强要出头,假如胜利了,那齐国称霸,对我们宋国有什么好处?来参加会议的四国,只有我们宋国最大,如果我们不参加,其他三国肯定也就散了。(本章节由网友上传&nb)再说咱们这次来,本来就是为了我们的王位,现在大事已定,还等着干嘛?不如干脆离开算了。
宋桓公觉得戴叔皮说的实在太有道理了,本来我们宋国和你们齐国也没多深的关系,你们自己要开会给我们办事,现在事情办完了,我们还等着吃烙饼吗?
这一夜星辰闪烁之时,宋桓公不避劳苦,居然不辞而别了。
第二天齐桓公睁开眼,睡眼惺忪的,就听见来人回报,宋桓公人去楼空,已经走了。
齐桓公大怒。
有这么没良心的人吗?我这么辛苦为你张罗,你一言不发倒走了?哎呀你个没良心的啊!
齐桓公一怒之下,准备命令仲孙湫,追击宋桓公。
旁边闪出管仲,进言道,“主公不必如此动怒。这件事情说来简单,可以请王师追击他,自然师出有名。现在有比这个更紧急的事情。”
齐桓公一听也不由得担心起来,急忙问管仲,是什么更紧急的事情?
管仲说道,“宋国远,鲁国近。如果我们不先拿下鲁国,宋国怎么能服气呢?”
齐桓公问道,那我们讨伐鲁国,有什么具体对策吗?
说起来上一次长勺之战,真的给齐桓公留下了阴影了。差点把一个贤良君主变成了小混混。
管仲对这次对鲁国的战争胸有成竹。按照管仲的想法,倒不必和鲁国发生正面冲突。
首先,从地缘上看,鲁国东北方有一个小国:遂。遂国小弱,整个国家才四个姓氏。如果我们齐国大军进发遂国,重兵之下,遂国必定朝夕可下。遂国被拿下,鲁国肯定会感到恐惧。
这时候我们可以派一个使者前往鲁国,就当面指责鲁国违抗王命,不参加聚会。什么词儿严重说什么,务必上纲上线,让鲁侯心惊。
最后,还需要您写一封书信。
齐桓公惊讶的问道,“仲父要寡人写信谴责鲁侯吗?”
管仲笑着摇了摇头道,“当面指责就行了,您这封信写给齐侯的母亲。”
齐桓公明白了,这是写给自己的姑姑文姜的信。
管仲指点齐桓公,这封信就是要和文姜拉关系,让她给齐侯施加压力。鲁庄公的母亲当然希望他和姥姥家也就是齐国搞好关系,那还能不尽力?
到时候鲁庄公外部迫于压力,内有母亲威逼,不愁他不亲自请成。
等到鲁庄公前来求和,您就可以答应他。然后移兵宋国,这就是所谓破竹之势。
果然管仲的眼光、谋略非比寻常,一般人哪儿能想到综合运用地缘、政治、亲情各种资源获取胜利呢?用兵反而是最其次的了。
齐桓公这时候才觉得气定神闲,有了管仲,果然一切不必操心。
于是齐国大军兵临遂国。
倒霉的遂侯,先是听说有衣裳之会这么档子事儿,不知道怎么地齐国居然开始打我们遂国了呢?
没等遂侯想明白原因,齐国大军已经一鼓拿下遂国。
齐桓公趾高气扬,命令大军陈兵济水。
齐国大军兵临济水的消息很快传到了鲁国,鲁庄公大吃一惊,这可如何是好?赶紧召开工作会议。
公子庆父第一个发言说道,“齐国两次兵临我国,都没占到什么便宜,这次请主公派我前去迎敌,保证万无一失。”
公子庆父话音未落,旁边闪出一人反对。鲁庄公仔细一看,原来是施伯。
在鲁庄公少数几次政治胜利中,施伯的建议至关重要。所以此刻鲁庄公请施伯发表自己的意见。
施伯正色进言道,“主公不如求和。”
什么,求和?
鲁国刚在长勺把齐兵杀的落花流水,这时候居然求和?就因为齐兵拿下了那个小的不得了的齐国?
顿时大殿之上一片喧哗混乱。
鲁庄公示意群臣安静,听施伯的详细看法。
根据施伯的分析,鲁国这次之所以不能和齐国打,有三个原因:首先,管夷吾是天下奇才,现在经过管夷吾的治理,齐国已经不再是当时的那个齐国了。可以说从量变发生了质变。和管夷吾对阵?恐怕鲁国还没有这样的人才。其次,这次北杏之地的聚会,齐桓公那是禀报了周嫠王,是政府正式召开的会议。人家请您您不去,还想和人家打仗?说出大天去也是我们没有道理。最后,齐桓公登上宝座虽然我们没有出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我们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在乾时被齐桓公打了个稀里哗啦。但是毕竟我们最后听从了齐桓公的要求,杀了齐桓公的心腹大患公子纠,送还了管夷吾。而且您还为齐桓公主婚。您要是现在打齐国,您早干嘛去了?那不是把过去的功劳不要了,还为将来埋下了祸根吗?您以为那齐桓公是个软柿子,随便捏呢?
所以,我们只能求和。
假如我们求和,齐桓公肯定不战而退。这对于国家和百姓都有好处。
鲁庄公尚在沉吟,旁边曹刿也表示赞同。
这时候有报,齐桓公的国书到了。
这封信写得倒是很有感情,齐桓公先申明自己与鲁庄公情同兄弟,然后问鲁庄公,北杏之会,为什么您没有参加?
鲁庄公正在看信,旁边有宫人来报,文姜夫人有请。
文姜见了鲁庄公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数落。
你这孩子脑子是怎么想的呢?齐国鲁国世为甥舅,假如齐国不高兴了,那你得去巴结他呀,怎么能故意惹他生气呢?
鲁庄公这会儿汗都下来了。
这是怎么话儿说的,这几日风水不好,如何就是与我为难呢?
鲁庄公倒没二话,形势逼迫,老妈数落,这表哥小白果然不是个软柿子。
鲁庄公写信向齐桓公说明情况,先说明自己实在是有病,所以没去开会,实在是自己的不对。还是请您先退回,我们之后一定前往结盟。
齐桓公这次看信真是看得开心,全凭了管仲的计谋,一切如他所料,如我所愿。
齐国大军退兵至柯。
鲁庄公又开始寻觅能出使齐国的使臣,将军曹沫请求前往。鲁庄公倒是非常意外道,“曹将军三次败于齐军之手,这次主动要求出使齐国,不怕齐国耻笑你吗?”
曹沫回答道,“正是因为我感到羞耻,所以才自请前往齐国。”
鲁庄公更加奇怪了,于是问曹沫准备如何去做?
曹沫回答道,“君当其君,臣当其臣。”
鲁庄公感叹道,“寡人越境前往求和,实在是耻辱。寡人听从你的请求。”
等到了柯地,齐桓公已经预先驻土为坛等候在先了。鲁庄公先派使者谢罪请盟,齐桓公于是又定下会盟之期。
亲临东周12_亲临东周全文免费阅读_第十二章谁是软柿子?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