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救险行动(下)
1645年5月12日清晨,经过一夜的航行,“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已经快要驶出长江安徽段进入江苏段,两船正已最高16节的航速向应天府驶去,“石队长,您看,前面有情况!”一名队员提醒到。Www..Com()
石头通过望远镜看到前面十几里处有数艘挂着满清旗号的清军战船,石头立刻命令道:“全体准备,前面发现鞑子,进入战斗状态。”
于是,全船的士兵都立刻放下手中的事,忙碌起来,准备着蒸汽船的首场水战。
石头又命令两艘船上的轮机长将航速降低到8节,以方便船上的火炮瞄准清军战船。由于已经只有十几里距离了,射程太近了,船头的远程炮已经不能射了。所以,石头命大夫调整船的位置和方向,将船身一侧朝向清军战船,准备用船身侧炮攻击清军。
当与清军战船只有十里不到的距离时,石头一声令下,“轰轰”,“轰轰”“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的船身一侧火炮向清军战船开火。
被火炮击中的清军战船,瞬间燃起了熊熊大火,虽然清军战船上的士兵也发现了“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且他们也准备好了火炮,想等“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靠近后开火(清军船上火炮只能射三里远),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在九里远时,这两艘怪船上的火炮竟然能击中自己,而且击中自己的炮弹威力比他们自己的炮弹威力大出很多。
“大人,快下令跳江逃命吧,这怪船上火炮威力太大了,我们这船怕是要沉了。”
“是啊,大人,快下令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清军战船上主将,听着边上将士的救命声和催促声,又看看那船身都是火炮且火炮威力巨大的怪船,心中很是无奈,但最后不得不下令全体弃船跳江逃命。
看着数艘清军战船被击沉,通往应天府的水路已经安全,石头马上命令轮机长将航速从8节提升到最高的16节,全速向应天府驶去。()
5月12日中午时分,“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出现在了长江应天府的江面上。此时,应天府已经被清军围困了数日,“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的出现,引起了清军的注意,也同样被应天府望江楼上的眺望兵注意到了。
不等清军战船反应过来,“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已经摆好架势,船身侧炮对准了清军的战船,石头一声令下,两船三十六门火炮齐射,“轰轰”地炮弹爆炸声在十数艘清军战船上炸响。
不久,清军战船上火光冲天,“啊”,“救命啊”呼喊声不绝于耳。有的士兵率先跳江逃命,也有的士兵还想去救火,谁知这火越用水浇火势越大,救火的清军士兵自己也被烧到,最后被活活烧死。这炮弹中的炸药吴兴特地改进过成分,一定要用后世的泡沫灭火法或黄沙灭火法才能救得了火,用水灭火是越灭火越大,这世的人还根本不知道这个道理。吴兴只将这方法告诉了石头,船上自然也是备了黄沙以防万一,很多队员不明白为何此行还要带黄沙,石头就说是教主的命令,大家也不再追问。
望江楼上的南明眺望兵看到了这场大水战,心中也是很为惊奇,“这是谁家的炮船,如此厉害,竟然将鞑子的战船全都给消灭了。”眺望兵自言自语道。慢慢地等江上清军战船沉了十来艘,火势也下去后,终于看清了。
“明……大明……那两艘大船上挂着大明的旗号,是我们大明的。”眺望兵兴奋地叫嚷起来。
望江楼下的传令兵立刻将这一突发情况报告到应天府皇宫。皇宫内,南明弘光帝朱由崧慌张地走来走去,边上多位文官也紧张地不知所措。
突然,一名斥候跑了进来,“报……皇上,长江江面上刚才有两艘大船与满清鞑子的十数艘战船发生激战,最后竟然将鞑子的战船全部击沉。”
听到这,朝堂上众人都瞠目结舌,一名文官问道:“击沉了几艘鞑子战船?”
“鞑子的十数艘战船都被击沉了。”
“鞑子的船都沉了?”弘光帝朱由崧急切地问到。
“是的,陛下,鞑子的船都沉了。”斥候再次回到。
“不会有假?”一名文官此时问到。
“千真万确。”斥候再次肯定到。
“可有查明是哪里来的船?船上挂了啥旗号?”弘光帝又问到。
“回陛下,眺望兵看清了,是我们大明的船。”斥候一字一句地回到。
听到大明的船后,弘光帝不竟一惊,感动地流出了泪,再次问道:“大明的战船吗?”
“回陛下,是我们大明的战船,船上挂着明字旗号。”斥候再次回禀。
“快派人去江边,向船上的人呼救。”弘光帝急道。
一名文官纠正道:“陛下,是派人去探明情况,不能称呼救。”
“是…是…是探明情况,朕一时口误……快去啊!”弘光帝改正到。于是,斥候立刻向江边跑去。
在清军战船全都被击沉后,石头命令轮机长将“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靠向应天府一侧的码头。在离码头二里处,石头命轮机长熄火抛锚,派了一艘小船上岸去打探情况。
小船刚靠岸,就有南明的军士围了上来,一名自称是南明主将的王大人先是问了下“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这两艘大船的来历。当得知是从渝城而来时,很是吃惊,但从刚才的水战来看,也就不再吃惊了。
随后,李副队长将此来的目的告诉了王大人,并希望王大人转告应天府的弘光帝和各位老爷,逃命的时间不多了,并告诉他们在来的路上看到大批江北鞑子已经快集结完毕向应天府而来。
听到这消息,王大人不敢怠慢,立刻带着李副队长进宫面见弘光帝。
应天皇宫,很是宏伟,但李副并无心观赏。很快进了大殿,李副并未说明自己是明教之人,而是伪说是渝城曾英大人派来救援的。弘光帝听后很是高兴,还想摆宴款待,但当听到鞑子马上又有大批人马赶到时,就不再犹豫,立刻命人收拾行囊,把金银细软和珠宝都打包,准备坐船逃跑。
当马士英随弘光帝来到码头后,发觉情况有点不对,船上兵士穿着不像明军,但已经为时已晚,李副拿出手枪——吴兴新造的但只能开一枪,“坪”地一枪将马士英击毙。
随后,李副大声喊道:“我们是明教救险队的,此来确是受曾大人之命,马贼恶贯满盈,挟持天子,如今我已将此贼除去,鞑子即将大军杀到,大家还不赶紧逃命?”
此时,埋伏在码头的其他队员也立刻冲了上来,李副又对弘光帝软硬兼施。最后,一大群文官劝说弘光帝带着大批金银珠宝上了“大明探路者号”。当“大明探路者号”离开码头后,“大明远行者号”再次靠岸,将应天地面上的地主老爷们接上了船,但船票可不便宜——五万两银子一位,小孩也算一个位子,不能对折或免票。而且不收应天府的银票,只收现银或金子珠宝,广州钱庄的银票也只能折半计收,古董字画都只能最多算一千两,很多稀释珍宝字画都当废纸一般,原先值十万两银子的北宋名画,现在只能折一千两白银,但还是有人愿意将这些名贵古董字画折银抵船票,毕竟命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大明探路者号”和“大明远行者号”满载了黄金十万两,白银一百五十万两和大批珠宝古董字画及二百多名南明官员和富商后起航向渝城而去。很多官商为了上船,连老婆孩子也不要了,够买二张船票的也只带了自己的长子或唯一的儿子,女人在此时不再是官商们首先想起的人。金银珠宝才是他们的最爱,很多官商,捧着大箱的珠宝,只买了自己和儿子的船票,却不愿再多给自己老婆买一张票,想着到了渝城有钱再找个女人还不容易,再贵也不可能要五万两银子吧!
明末资本王朝59_明末资本王朝全文免费阅读_第59章救险行动(下)更新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