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满面狰狞,瞪着眼睛恨不得要将他生吞活剥。
“逆子!你这个逆子!那是你舅舅家!你竟然把他们抄家流放!”
明珠嗤笑一声,“舅舅?他们抢朕手中权利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他是我舅舅?他们联合百官对我施压让朕一个堂堂天子颜面无存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他是我舅舅?就冲你把持朝政、纵容王家以下犯上,欺朕年幼,意图颠覆我大周社稷,我没有诛王家九族,已经是格外开恩了!”
太后看着眼前的儿子,已然没有了过去软弱无能、只能对宫人发泄心中怨气的暴虐的影子,这样的周询让她陌生又恐惧。她清楚的知道,他们母子之间并没有多少情分,如果他现在想要做什么,她根本无法阻止。
她斗了半辈子,斗赢了后宫嫔妃,斗赢了中宫皇后,斗赢了先帝,把自己儿子送上皇位……她赢了一辈子,没想到到头来输给了自己的儿子。这样的结果让她难以承受。
“不,不,你不能这么做,哀家是你的母后,你若不孝,会遭天下人诟病!”
“呵,”明珠轻笑一声,“母后觉得朕会在意这些虚名?即便在乎,这个宫里现在是朕说了算,朕想让他传出去什么,它就只能传出去什么。”
他压低了声音,凑近太后耳边,“若是朕说太后染了恶疾,突然殡天,底下也不会有人说个不字。”
太后瞪大眼睛,手指哆嗦的指着他,“你,你,你要弑母?!”
明珠又是低低一笑,“没那么严重,母后放心,只要您安安静静的,别出什么幺蛾子,儿子还是乐意与您演一出母慈子孝的好戏。”
他一边说,一边转身往外走,“即日起,太后一心礼佛,为天下百姓祈福。朕感念太后一片真心,特将福寿宫改做佛堂,专做太后礼佛之所。”
“对了,”他走到门口,又忽然停下,看着满地的瓷器碎片道,“太后年纪大了,手端不稳瓷碗,以后太后宫里便用木器吧。另外,宫中开源节流,删减用度,朕做前朝表率,太后做后宫表率,以后宫中吃穿用度,不得铺张浪费!”
太后宫里已经都换成了明珠的人,因此他话音刚落,身后就传来整齐划一的应答声:“遵旨。”
太后听到之后,气的眼前发黑,胸口一闷,直接昏过去了。
明珠从太后宫里出来,打算回御书房批阅奏折,然半路被钟离宫的陈妃拦下了,陈妃抱着一个十个多月大的孩子,哭哭啼啼的跪在他御撵前,“陛下,臣妾父兄冤枉,那些罪状都是崔、王两家在陷害他们。还望陛下看在大皇子的面子上,绕过他们吧。父亲和祖母年纪大了,经不住流放之苦,会要了他们的命的,陛下……”
美人哀哀戚戚的哭诉,然而明珠却完全不为所动,他冷冷道,“以你父亲那些罪名,诛陈家九族都不够,朕看在你和孩子的面子上,从轻发落,只判他们流放边疆,你觉得是判重了?”
陈妃被他吓住了,讷讷着,“陛下……”
明珠没看她,收回目光的时候,扫了一眼她怀里的大皇子。粉雕玉琢的小婴儿,白白嫩嫩的跟个包子似的,此刻闭着眼睛睡的香甜,外界的一切纷扰都影响不了它。
还别说,系统出品的就是不一般。明明就是一团数据,竟然做的如此逼真,触之有实体,温度、呼吸一样不缺,会哭会笑,会吵会闹,婴儿会的一切它都会。
不过明珠只买到了他们两岁,因为再大点,开了智,需要的积分就更多了。他又没打算真把他们当做继承人,能诱惑崔、陈两家人,让他的计划顺利实施就行了。现在目标达成,这两个孩子也就失去作用了。
刚走几步,又碰到了抱着二皇子的崔妃,也是来为父兄求情的。
明珠依然是那番说辞,其实他也为这些女人感到悲哀。古代的女子一辈子的荣辱都只能寄托在娘家身上。有娘家撑腰,便能过的体面些,有底气些,不然就在夫家抬不起头来。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男尊女卑的社会大环境,让她们只能依附于男人身边,无法自立起来。
明珠会去改变这个现状,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变的了的。只能慢慢来。
不过原主的后宫也是一件麻烦事,这么多女人该怎么安置?虽然他没有真正的儿子,但他也没打算跟这些女人发生关系,再去生一个孩子。因为继承人的话,他已经有了。
原主不还有几个女儿嘛,又不是只有儿子能继承皇位。明珠相信,在他的教导下,绝对能把闺女培养成合格的皇帝。
大周此时已经基本安稳下来了,除了闽南王与平西王,这两个叛变的还没有除掉,其他地方已经基本太平,当然,地方上还有许多官员尸位素餐,但这些都可以慢慢来。不可能一下子大换血,把所有人清洗一遍,而且他手中也没有那么多人可用。
先给百姓一些时间修养生息,至于其他账都可以以后慢慢算。
朝纲稳固后,明珠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三位公主接出来,亲自教养。当然,对外的说法是他想跟孩子们享受天伦之乐。因皇子们未来要继承大统,不可玩物丧志,因此只能跟小闺女们亲近亲近了。
把公主们培养成继承人,在这个时代还是一件惊世骇俗的事情,因此需要一步一步来,温水煮青蛙,慢慢的去转变天下人的想法。不然一下子就提出来,他怕世人接受不了,引起强烈反抗。
相处了一段时间后,明珠自然而然的提出,皇家子嗣,不论男女,都要入尚学读书。
这样的提议没有人反对,毕竟寻常的世家贵女,也会读书习字,陛下的女儿身为皇家公主,读书有什么奇怪的?倒有几个人说入尚学是不是不太合适?
毕竟尚学历来都是储君皇子们读书之所,从来没有公主入学的先例。
但陛下说了,他膝下子嗣稀少,太医说他的身体不适合生养,估计这辈子也就这五个孩子了。历来的尚学都是热热闹闹,轮到他这如此冷清,让公主们去读书,也是给皇子们做个伴,增添点人气。
这么一说,还有谁会反对?
于是公主们到了三岁的时候,都进了尚学启蒙。
同时,明珠在大周推行科举制度,所有读书人士均可参加,通过考核者,可入朝为官。
此举一出,天下皆惊。手机用户浏览m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更多完本小说关注微信公众号xbqgxs新进入首页很多精彩小说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