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各个坟上去给祖先拜年,给祖先把这新的一年的花销要用的钱都送去,祝福他们在那一个世界过得好,也请他们保佑家人平平安安,吃饱穿暖,还要在祖先的坟前吃饭喝酒,像他们仍然生时那样谈天说地,高高兴兴,笑咪咯呵的,只是眼中时常还有有不明的情绪。
去上坟山的清一色全是大老爷们儿,因为男人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大事一定要靠男人来拿主意。女人要赶早起来准备好吃食,收拾好家里,可以走访左邻右舍。
这一天,是不能见“生”的。饭食只能吃前一天剩下的,地不能扫。索性凌晨前全收拾了一遍,倒也看不出来。
大年初二,走访亲戚。他们这个村子与别的村子也相通的,只是山路难行,要走好多时间,所以平常都不得空闲走走蹿蹿,好多人媳妇儿只能趁这个时候回娘家看看,孝顺孝顺父母亲人,所以,这天开始,村里就比较空了,妇女走了,小孩走了,有的男的也走了。
大年初三,山的另一边有“斗牛”比赛的,这是农村农民自己组织的,也不要门票,一个大大的斗牛场,大人小孩都可以去看,不过要注意安全,斗牛场四周的看台上还有设赌场,小赌怡情,也有卖吃食,不过是哄哄小孩子。杜楹跟着去了。
第一次真正的见识斗牛。两头被灌醉的牛翻角斗,眼睛里喷着火,血红血红的。两头牛绕着牛场周围一直拼死的打斗……
打赢的牛会在牛角上挂红,即红色的毛线或者红色的布匹,这个牛的主人还会获得一定得奖励。输了也有一定的补偿!
杜楹很认真的看着比赛,为每一场上台的那两头牛都喝彩,她不希望哪个输,可也知晓必须是有输赢的,这个可耍不了赖的,都是喝醉的。人酒后都吐真言,何况是牛呢?平时虽然也有吃到酒,不过这么大分量的自然是头一回。
人打拳喝酒了就叫“醉拳”,那这两个醉牛打的呢?就叫“醉牛角”吧,杜楹这么告诉自己。
夜色降临的时候,杜楹才跟着阿茎回了他外婆家。很客气的一家人,给杜楹劝饭劝肉,趁人不注意就放人碗里了,你又不能够不吃,吃得越多人家就越喜欢你。
杜楹让阿茎告诉他们自己只是他的朋友,别的一概别说。杜楹被劝的饭菜阿茎都趁人不注意悄悄拨进自己的碗里,其实只是瞒着杜楹,阿茎悄悄的告诉了外婆们杜楹的事,以及她自来都吃点点饭的事情,当然她是游员的事没说。
支教陇雁村想念
吃完晚饭,杜楹就跟阿茎说了声自己想出门走走,一个人走走,没让阿茎跟着。杜楹来到了山的另一边的一个阿婆家,老人家眼睛不好使,媳妇儿难产,是她挖野菜把孙子养大的,孙子是方圆好几个村里唯一一个考上大学,还是重点大学,记得拿到成绩单那天,他说“终于可以离开这里了”,于是就去一去没回来过,再没回来过,连亲爸爸死都回来过,老太太哭儿子想孙子,眼睛就坏了。天天坐在门口等啊盼的!
孙子只有每月一张汇款单,再没别的!
杜楹听阿茎说这个故事的时候,杜楹一句话没说,脸上依旧是那份淡淡的忧伤。阿茎是动了情的,眼睛都有湿润,边说边别开脸擦眼睛。
夜已经深了,杜楹远远望着那个破旧的屋,没有一点灯光,依稀可以辨清老太太坐在家门口的样子,杜楹就这么望着,漆黑的夜里,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就好像那时候盯着天空一样,不过那是大年夜,自己爬到天台上,仰着头看天空,无论下雨下雪,下刀子也没停过。
他们是大年初二早上出发,晚上才到的。初三看完斗牛,初四早上就要回去。
杜楹难得来一次,村里早早叮嘱了要阿茎看完斗牛就把杜楹带回去。
回去杜楹就假称自己有点累,饭没有吃就蒙着头睡觉了。
在路上的时候,看见了那些两小无猜,想起了自己的两小无猜,又惦念他是不是过得好?这些年他是怎么过的?
没有一次过年的时候杜楹不是在想他在哪里,在谁身边,在做什么,高兴还是不高兴,有没有一点点的也想自己,知不知道自己年过得好不好,这个算不算新年。可刚过去的那一年,过年的时候杜楹忘了,没有想他,没有任何关于他的。
下一年,或者下下一年……自己能否和他一起过年,然后,感受下他的年味儿
d看小说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