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安塞县境内,远远一行十余人的人马正向东而行着。
虽然昨夜雪住了,但西北风依然呼呼,特别是行进在这广袤少人烟的黄土高塬上,更显得寒风砭骨。
雪住了其实并不好,北风吹了一夜,地面都已经结了冻。如果是城里,行的人多,会踩出一条化冰雪于泥水的烂路来,倒也好走得多。而这野外无人的坡塬上,只有他们一行人行走在上面。
马儿都不好骑了,不时脚下打滑发出嘶鸣,看着一步小心就会滑到旁边的深涧中去。大家只好下了马,拉着马匹往前走......
本来从他们昨晚歇宿的那个村子到肤施县城,距离是六十多里,要是平时骑马只要三个多小时。可今天这六十里,竟然从早上直走到下午五点多。
.
这一天张学良和杨虎城不时收到各处发来的电报,“渭南遭到轰炸”、“三原县遭到轰炸”、“大荔县遭到轰炸”、“潼关要塞遭受轰炸!”
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人一商量,如此密集的轰炸这是正式开战了,轰炸过后必有地面进攻部队。前面已经安排好了,张、杨的部队防守东西两面,北面交给红军。南面有天然的屏障秦岭山脉,再说往南翻过秦岭山去便是四川,是军阀刘湘掌控。既使刘湘向着政府,也不会拿自己的“本钱”翻山越岭学诸葛亮出祁山的;更何况张、杨这边已经暗中联系好了刘湘。
所以两人的计策是,坚持原先定的计划——固守关隘,决不退让。
.
到五点多,宋美龄叫了哥哥宋子文和姐夫孔祥熙到官邸来商议。
宋美龄要哥哥陪她去西安。宋子文和孔祥熙都劝她不要去,他们两人不管谁去都可以。
宋美龄意志坚决。
两人都知道这个小妹的倔脾气,见劝说无效,也就答应了。
.
五时多,周恩.来一行十八人到了肤施城南门外。
远远望去,见肤施城土城墙上有背着长枪的守兵正转来转去。他们这一行人太显眼,身上还带着枪,想蒙混过关怕是不易。
周恩.来便派张子华和童小鹏两人步行去打探情况,只盼是还未撤走的东北军。但远远看城墙上一个守兵一身黑,便知是穿得一身黑棉衣,这十之**不是东北军了。
张子华和童小鹏两人步行来到城门前,抬头往上一看,只见城墙上三个守兵背着枪正在那儿来回的走动。其中一人穿一身黑棉衣棉裤,腰里扎条布带;另一人穿着棉衣,外面是灰罩衣;还有一人上身穿蓝色旧东北军军服,下身却穿灰色缅裆裤。一望而知便是民团的兵。
三人都在袖子里抄着手,其中一个嘴里还叼着烟卷,抽得时候手也不拿出来。
民团的兵还这么尽职,不停地来回巡视着?
哪是啊!天冷,站在这城墙高处更招风,干站在那儿守城瞭望能将人冻死,还不如来回走动着好。
肤施城里的东北军已经撤走了,城里剩了三股民团,一股是原肤施城的,另两股分别是在保安和安塞被红军占领后撤过来的。共有五百多人。
张子华和童小鹏一看这情况,便回来报告了周恩.来。
周恩.来并没有失望。笑笑说:“看远远一团黑,就知道十有**是民团。”
张子华问道:“伍先生,那现在怎么办?”
现在在肤施,是属于敌占区,所以称谓上都加了注意,不敢周副主.席的叫。
这时见西边不远有一个老农正慢慢向过走来,周恩.来说:“别急,让我先问问情况。”
周恩.来翻身下了马。
肤施城外因为有行人来回走过,已踩出一条泥泞小道来。周恩.来往西走两步,站到了雪地上。
那老农勾着头,后背一捆柴草,踩着一双“死狗”鞋往过走来。
“死狗”鞋本名“踢死狗”。这边人穷,一双布鞋子鞋帮烂都不算烂,补丁一补还是好鞋,要穿到鞋底实在磨透了才算鞋子烂了,格外珍惜。所以就备有两块厚木块,木块一面刻了槽子防滑,当底;两边钻上几个眼穿麻绳。碰到下雨下雪天泥泞地了,就用麻绳当鞋带将木块绑在鞋底出门。谑笑说这“鞋子”一脚上去可以踢死狗,所以就戏称为“踢死狗”。时间长了就叫成“死狗”鞋了。另外陕北这边将人耍赖或走路疲沓也叫“死狗”,而穿上这种木鞋本来就走不快,所以更觉这“死狗”鞋的名字妥贴。
陕北塬上荒瘠,也没有什么树木,那老农砍得就是一些荆棘和塬畔上的酸枣枯枝。
那老农走近了,周恩.来叫了一声:“老伯,问您件事儿?”
老农站住脚抬起了头来,满脸的皱纹如沟壑,打量了一下周恩.来:“什嘛事儿,你说?”
“请问一下肤施城里下午有没有飞机来过?”
老农说:“饿(我)下晌出门前,见东关上头有一个飞机在上面绕来绕去,后来飞走咧!”
周恩.来一听心里很是失望。知道是路不好来得晚了些,张学良派得飞机未见到标记又飞走了。
他微笑着道:“老伯,谢谢你了!”
老农说:“什嘛大点儿的事儿,不用谢!”
就又“扑踏”“扑踏”地往城门方向走去了。
冬天黑得早,此时暮色已笼罩。
周恩.来转身对众人说:“咱们晚来了一步,飞机已经飞走了。晚上赶不成路,咱们刚来时六里外有一个村子,咱们今晚就借宿在那里吧,明天早早起来我们到甘泉县去,那里驻有一部东北军,可以让他们派车子送我们到西安去。”
童小鹏说道:“可是伍先生,这冰天雪地的坐汽车很危险的啊!”
周恩.来笑着说:“十万火急,再危险也得去啊!再说这大卡车绑了铁链子怎么也比骑马安全啊。”
他走过来,翻身上了马,一扯马缰调转了马头,说道:“走吧!”
带着众人又沿来路向西走去。
六里路并不长,可只能这样慢慢走着就觉得远了。开始雪还映着暮色,陕北冬季这阴雪天,不到六点钟就黑尽了。
天上没有一丝光亮,伸手不见五指。
周恩.来的副官邱南章身上带着一件宝贵家当——一只铁皮手电筒。中.共中央在保安仅有的三只手电筒之一。在邱南章的外衣里用绳子斜挎着。
这时候该用上这“宝贝”了。邱南章脱了外衣,将电筒摘下,又穿上外衣将电筒挂在了外面。打开,在前面带着路。
估摸着再走一里多路就到那村子了。
这时忽然见前面远远出现了几支灯笼,每只灯笼之间间隔几十米,入夜没有几个人这样赶路的——要有,既使不认识也可以搭伙儿,有照应还省蜡,不会分开这样走。所以凭经验这应该是一支队伍。
众人停了下来。
怎么办?
周恩.来的脑子里快速地做着决断。这时候要熄了电筒向旁边躲避是很难的,天黑、还有马匹。
周恩.来吩咐道:“电筒亮着,相机行事!”
他又叫了一声“小苗”,那个姓苗的警卫应声来到了前面。这个苗警卫会一些陕北话,周恩.来让他先来应付。
很快那边打前笼就来到了距他们约三十米处,也停了下来。
周恩.来见从前面的灯笼停,到后面的灯笼停,竟然毫无声息,心里不禁赞叹这支队伍的素质不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