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方面,李宗仁、白祟禧、陈济棠暗邀在港的李济深、蔡廷锴、王亚樵等人来桂商谈反蒋事宜。
王亚樵自来港后,衣食无忧,又有英方保护,过得优哉游哉。除了偶尔香港警方遇到什么难破的大案进行协助外,再没用什么事情劳他费神,可以说是这几十年来最悠闲的一段时光。
悠闲的时光却让王亚樵过得“堕落”了——三五日一筵,邀请朋友或与手下聚会,放杯纵饮,十有**最后会酩酊大醉;也常留连于烟柳街巷,纵情声色。连小妾王亚瑛都有些看不惯了,常规劝他要寻求长远生计,不能这样沉迷于酒色。
待听得两广方面邀请商量反蒋大计,王亚樵精神大振,跟李济深等人商议后,回来便宣布:从今日起戒酒——每日不过三杯。
他之前并不是颓废了,也不是就想要过这样的生活。若想过这样的生活,之前有许多次机会他都可以名利双收,保他一世无忧过这样的生活。王亚樵心中是有大志向,既使蜗居香港,也从没有放弃为国为民做一番轰轰烈烈大事的志向——宝剑要么龙吟虎啸、漫天飞红;要么醉卧鞘中、梦他千年。闲来用做砍柴是不肯的——谋点儿有利的生意,积财富家,这些事情王亚樵从来连想都没想过。
李济深、王亚樵等人对于参与两广方面反蒋大计热情高涨、十分积极。
蔡廷锴却不愿参与。原因是在福建举事的时候,原本与之说好联合出兵的两广方面却按兵不动。广西李、白二人虽事后找借口说“已欲集兵,耐何公等内部时出叛将,溃败太速,吾等难以说服将领相援”有些牵强,但广西与福建相隔它省,确实也能说得过去。蔡廷锴最恨得就是广东陈济棠这边,两省相接,陈济棠却按兵不动,最可气的是在福建方面最后大举溃败之时,却越界过来收编十九路军溃散人马,扩充已部。当蔡廷锴手下政治部主任徐名鸿见到陈济棠,责问他为何背信弃义不与援救时,陈济棠恼羞成怒,竟派人当场将徐名鸿押出去枪毙了。
虽然李济深、王亚樵几人劝蔡廷锴放下个人恩怨,以反蒋抗日大局为重,但蔡廷锴仍愤恨难平,说自己将打算出洋游历,所到各国均会宣传日寇侵华罪行、抨击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以尽自己绵薄之力。
.
没过多久,蔡廷锴便携带家人出国去了。
.
李济深、王亚樵、蒋光鼐几人秘密赴桂,受到了李、白二人的热情欢迎,陈济棠也派了代表来桂参加商议。
两广方面已经提前商量好了方针,告诉了李济深、王亚樵几人他们的主张——鉴于福建方面失败的教训,先不提反蒋,对外只宣讲民族大义抗日方针。俟实力壮大、再多争取些同盟后,蒋如果还是一意孤行,实行妥协政策,到时再旗帜鲜明地提出反蒋,举兵亦可。
王亚樵一听率先跳出来反对,说既要招揽同盟,又藏头藏尾的不敢反蒋,怎么能争取到同盟?吸引得来志同道合者前来加入?
李济深忙劝王亚樵不要心急,说,九光老弟勿急,咱们反蒋并非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他妥协抗日、出卖民族利益的政策。如果蒋能痛改前非,能够团结一致对外抗日,我们又何必反对他呢?
王亚樵心想。任潮(李济深字任潮)先生的想法是好的,可惜还未看透蒋为人的为人,我是已认清了他的本质。
他知道这种分岐用争辩双方都是无法说服对方的。于是便说,好,那大方针就按你们的想法来,到时需要我带兵浴血拼杀的,我定当义不容辞。目前情况下,我还是做我的老本行,遇到机会就想办法行刺除掉蒋介石。
他的这话倒让李、白二人眼前一亮——王亚樵“荆柯”之名天下闻名,如果真能行刺得了蒋,到时各地有士之识群集呼吁,如果能使展堂(胡汉民)先生登领袖之位,到时各地膺服一致对外,不是可以加快进程吗?
想到这里,李宗仁说,九光兄的想法我很赞同,待我回头与伯南兄商量一下,估计他也会支持你的想法,到时九光兄刺蒋计划所需的经费由我们两广方面负担,九光兄以为如何。
这一下说到了王亚樵的心上,他自然高兴。说,好,就要这样精诚合作,这事情我出人、你们出钱,咱们各发挥所长。哈哈哈!
.
陈济棠所派的特使回广州后汇报了赴桂参加商谈的情况,并转达了李宗仁的话。
大方针是按既定计划来的。对于王亚樵所提之事陈济棠也很感兴趣。
陈济棠此人从小私塾出身,十六岁参加乡试榜列第三。少年时颇爱读史书,胸中也立了一番大志向。受大哥影响,也笃信星相命理之类学说。
与众人不同,陈济棠心中所佩之人为少有人立为偶像的司马懿。陈济棠一心仿效司马懿野心藏于胸坚不外露,于外待人至诚的做人之道。所以蔡廷锴虽痛恨他,但在许多人心目中,还是对陈济棠赞誉有加的。
陈济棠知道天下天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道理,一个王朝的覆灭后自会出现短暂的乱世,终究还是要天下归一家一统,现在这种局面是不会长久的。审时度势,目前他军事政治上要做的便是结盟实力强大的桂系,如同刘邦与项羽结盟反秦一样,先一起推蒋打下江山再说,至于说到最后两强争权,那到最后再说吧。王亚樵要刺蒋的想法让他很心动,如果这个“当代荆柯”能够刺蒋成功,无疑会加快这种乱而火拼从而合一的步伐——他虽为人效司马懿,但可不想象司马懿那样只造福于后代,自己终生未尝皇帝宝座的滋味。
.
得到了两广方面的支持,并给了第一笔经费以后,王亚樵回到香港马上召集手下几个得力干将议事。
王亚樵现在只有政治上的主张,并无党派上的分岐,所以他的这些骨干里也有人接受了**思想。反倒是这两个接受了**思想的手下并不主张行刺蒋的计划,认为改变中国目前现状的并不是除掉某个人或扶植某个人的事情,而是要用新的政党、新的理念来改变的事情。但绝大数王亚樵的手下是赞同除蒋的计划的。认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说“九哥若是派我去行计,必甘当烈士,义不容辞。”王亚樵很是感动。
然而现在蒋介石对自身的防范很严密,讨论来讨论去总是在冒险上打转,总不成一个有把握的方案。王亚樵当然不予采纳——他知道刺蒋之事是十之九死的事情,不管牺牲掉哪个好兄弟,他的心里都是不舍、痛苦的。如果是有把握的计划,这种牺牲倒还值得,象这样这些带有赌运气冒险的计划,他当然是不同意的。
王亚樵拿起桌上的香烟,取出来一支,又伸手去取不知被谁扔到报纸上的火柴,眼睛瞟见了那份《大公报》,脑海里突然灵光一闪。
“咱们可以办份报纸。”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