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云仍在坚持战斗,一个回合下来,身边吏士越来越少,打了那么长时间,他心里非常明白。81 :已经无法向县城突围,只能尽可能把弟兄们带出来。
但是,他不甘心,当他回望县城方向的时候,一双虎目含着泪光。
多日过去,金军在京东的猛烈攻势,仍旧没有得到有效的遏制,应该说京东西路已无力阻挡金军南下。
兀术并没有把有限的精力放在攻城略地上,他率主力不断南下,金军后续部队也纷纷南下,全力保障后方安全。
王德、刘锜、吴革等人已经无能为力,金军两万偏师横行无忌,随着后续部队不断过河,京东宋军禁军处于劣势,而宋军必须要把兵力集结,才有可能遏制金军展。
其实,京东西路已经被行在放弃,两府已经把目光投向徐州和江淮,殿前司拱圣军都指挥使高平驻泊寿州,手下有马步军两万人。
岳飞也奉命率骁骑军东进,并不是向京东进,而是越过陈州,直接进入淮上,不是一般地快。
但是,金军南下势头极为迅猛,宋军很难形成有礼地抵抗,一切都太突然了,郦琼把祸闯大了。
在形势危机下,王秀也二话不说,直接接任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面对日益严峻的形势,两府在枢密院节堂会商,他新任副相亦在其列。
当他在侍卫司官员的指引,进了节堂门庭,第一眼看到大厅正中,放着一个以檀木制成的巨大地形沙盘,上面是大宋沿河与江淮州郡地形图。
他没有任何的奇怪,军事沙盘早就有了运用,不然还要它职方司干个鸟目光从沙盘上移开,飞快地扫了眼,只见唐格、李纲、秦桧、谭世绩、朱胜非,枢密副都参军使刘光世。御史中丞范宗尹、都承旨辛炳在场。
众人自然有一阵子客套,李纲待他们坐定,清了清嗓子,道:“诸位,今日奉官家圣喻,请诸位商议国策,还望王大人赐教。”说着话。不自然地看了眼王秀。
唐格和秦桧都没有率先说话,他们明白今天是王秀和李纲的舞台。他们不过是走个过场。
王秀接过李纲的话,诙谐地道:“李大人言重,你我共同辅助天子,理应挺身而出,何来赐教”说的委婉又像打趣,却实在挖苦李纲,又道:“请刘太尉说说最新战况。”
“各位相公请移步。”刘光世在两府主要大臣面前,自然卖弄十二分精神,他拿着细竹节走到沙盘旁。
待众人来到旁边。才在沙盘上指指点点,朗声道:“各位大人,这是行军司根据最新塘报推演的形势图,沙盘上两军方位为京东乃是三天之上,京西有五天左右。最新的塘报显明虏人左监军兀术,拥有精锐六万人,在叛军引导下南下。兵锋直抵徐州北部。”
“我军王子华部遭到重创,在郓州和济州北部死守,刘信叔、关万成等人率军死守淄青,拖住部分虏人兵力。从虏人后续过河兵马旗号判断,他们在京东已经汇集十万左右马步军,兵力仍在不断增加。”
“京西和京畿面临虏人压力。看是形势危机,但虏人实则为策应兀术的佯攻,毕竟洛阳之战印象深刻,他们没有万全之策,绝不敢深入京西。”
“你的意思是,行军司判断兀术不遗余地进攻行在你怎么能判断,他们意图不在京西”王秀冷不防冒了句。明眼都知道的破事还用分析。
“兀术所部有本族人四万余,已经接近全族半数兵力,他们在河东一代,都是汉军和奚族人,绝对无法实现突破。”刘光世信誓旦旦地道。
王秀点了点头,他相信金军不太可能用兵京西,却还是要考虑进去,毕竟兵无常势,谁也不能精准预测战场展。一旦兀术在江淮取得重要性突破,势必引起京西兵南调,那时你敢说金军不南下京西
“虏人来势汹汹,真正对朝廷形成威胁的是兀术,必须把它遏制在淮北。”李纲无不忧虑地道,从各方面情报汇总,金军负责牵制、佯攻、主动的兵马已经接近三十万。
连宣和、靖康年间,女真人也没有动用那么大的兵力,很显然他们正在笑话燕山、河东、河北的人力资源,对于大宋行朝并非是好事。
“徐州若失,淮北则无兵可守也”辛炳很干脆来了句。
王秀当然不容徐州有事,尤其是利国监,绝对不容有失。为此,封元率未整编的万余将士负责守卫,他也相信封元有能力守住徐州重要关防,重点是利国监。
刘光世哪里知道王秀心思,沉声道:“一旦徐州失守,虏人可直驱淮上,淮上驻扎兵马是殿前司拱圣军,还有新增援的骁骑军,两军难以防守淮水沿线。不过,徐州有上万马步军,虏人很可能绕过去南下,真正的战场恰恰就在淮上。”
“那水军呢为何水军没有从大江转入淮水”李纲表情严肃、目光凌厉地盯着刘光世。
刘光世偷看眼正细看沙盘的王秀,摇头苦笑道:“相公说的是,末将失职,未能向朝廷陈述厉害。”
话是这么说,但在场的人都明白,李纲没有怪罪刘光世的意思,他的矛头是直指王秀而来,刘光世也是老滑头,绝对没有得罪王秀胆量。
这些年,侍卫水军逐渐展成以海船舟师为主的大军,越地脱离本土江河防御职责,再加上随军将校眼界日益宽广,思维不再局限6地防御。
有些水军将校甚至声称守江不守淮,侍卫水军的海船战队,侍卫大宋朝廷开疆扩土用的,而不是单纯防御来自北方的威胁。更有些激进的将校称,侍卫水军的调派,必须有总理南海各国事务大印才行,枢密院根本调遣不动侍卫水军的海船部队。
秦桧见王秀眉头紧缩,似乎在沉思,不知他是作何想法,试探着道:“兀术深入腹地,能否全身而退尚不可知,何况拱圣军和骁骑军严阵以待,李大人宽心无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