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黄帝后裔(1 / 1)

周部落的起源

说起周部落,我们主要提及的最早的史实便是牧野大战。可是,在这之前,我们要讲的便是周部落的起源,很不幸,周部落的历史已经被神化了,那么我们要讲的便是拨开神话迷雾的周部落的历史。

周为姬姓族,我说出这一点,是为什么呢?姓姬的古代先贤只有黄帝一家,那么我们就可以推测,他们是黄帝的后代。那么周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的是哪一位先王呢?陶唐氏。

说起这个陶唐氏,我提一个名字大家都会知道:伊祁放勋尧,这就是他的真正的谥号。尧帝和黄帝是什么关系呢?高祖玄孙关系,也就是说黄帝的大儿子玄嚣的孙子是帝喾,帝喾的儿子就是尧,这也就是说周族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

周的始祖名叫弃,是尧帝的儿子,曾被尧封为农师,在尧时期可以说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尧帝的女婿舜继位后,立刻将他任命为后稷。据《诗经·生民》篇记载:“厥初生民,时维姜嫄。生民如何?克禋克祀,以弗无子。履帝武敏歆,攸介攸止,载震载夙。载生载育,时维后稷。”

这样的记载有许多神话的因素,是周国人后来的神话记载。这里面说出了周朝人的来历:周朝的始祖母姜嫄,踏在了作为神物的帝迹之拇上面而心动有孕,生下了弃。舜帝时期的弃已经有了新的名字:后稷。

所以后面的传说中有的说这个“帝迹”是帝喾留下的,所以这更加证明了周族与黄帝时期的高辛氏有一定的关系。

为什么这个新生儿会起“弃”这么一个奇怪的名字呢?因为他曾经三次被抛弃。他第一次是被抛弃在陋巷中,但是路过的牛羊都不踩他;第二次是被抛弃在树林里,却被前来伐木的人抱回;第三次被抛弃在寒冰之上,一群大鸟张开翅膀覆盖他。

《诗经·生民》所记载的这种仪式,可能与原始社会的宗教礼仪有关。弃精于农作,他耕作过的土地上的谷物“实方实苞,实种实褎。实发实秀,实坚实好。实颖实栗,即有邰家室。”这就很能够说明,其已经成为了人民口中称赞的对象了。

在古人的印象中,后稷的农穑是大有功於民的伟业,《尚书·吕行》就把他和伯夷、大禹并列,说是“稷将播种,农殖嘉谷”。

同时后稷还是一个授时观象的能手,相传他善于观测星辰已掌握农时。反观周国的历史,周国历任首领都称为后稷,可见周族的兴盛得力于农业。那么周朝兴起于哪里呢?说来也巧,周族兴起于大禹发迹之地,史书上记载为“禹迹”,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境内的汾河下游地区。

后稷的弟弟名叫台玺,台玺在后稷死后在位三年病死,台玺之子名叫叔均,是牛力代替人力的创造者,但是天不假年,早早病死。所以不窋横空出世。

后稷的儿子名叫不窋,一听这个名字,就知道这个族长是什么职业发家的。不窋是以开挖窑洞著称的。《国语·周语》上篇说他“自窜于戎狄之间”,说明他带领周族有所迁徙。不窋勤恳创业,为周族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不窋的后继者有很多,但是只有鞠活到了即位的年龄,鞠在位十年其长子公刘即位,这就是后来的又一英主,他率族人迁居到南岗,古代称南岗为豳,这就是现在的宁县城西庙嘴坪。

到了豳,他率领族人到远处采集建筑材料,在此地建造馆舍住处,还利用祖先的遗传功能办事,在《诗经·公刘》中记载他:“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度其隰原,彻田为粮”,考察地势,发展农业生产。

到了这个地方,公刘举行了盛大的宴会,《诗经·公刘》中记载“食之饮之,君之宗之”,可以看出公刘时期还建立了一定的组织。这个时期常被周族人称为“周道之兴自此始”。

公刘死后,王位依次传给了庆节、皇仆、差弗、毁隃、公非。但是这五位君主守成有余而创业不足,公非之子名叫高圉,周族势力有了稳定的发展。《国语·鲁语》上篇说:“高圉、大王,能帅稷者也,周人报焉。”

高圉之子亚圉也是一位好的君主,但是他所处的时代,已经到了商朝的晚期了,亚圉天不假年,在位只有十二年便病死,他也没有为后人留下过多的财富。

亚圉的儿子名曰公叔祖类,他的功绩只是在亚圉的基础上再次守成,他在位很长,但是作为不大,待到他的儿子也就是周朝的太王古公亶父在位的时期,周族的盛期就来了。

从古书上我们可以看出古公亶父的功绩可以和周族的先王高圉并列,并且,高圉还因他而受到周朝的报祭,可以说周朝因为他而更加强大,他是公叔祖类的儿子,姓姬名亶,父是对他的尊称。

《诗经》记载:“后稷之孙,实维大王。居岐之阳,实始翦商。”迁周族于岐山之阳的周原和开始灭商的事业,是古公亶父两项功劳。为了避免戎狄的威胁,古公亶父率周族离开豳,“度漆、沮,逾梁山,止于岐下”。《诗经·绵》说古公亶父是“率西水浒”而迁往岐下的,可见其迁徙方向是沿着水边西行的,从今天的晋西南至岐山正是沿渭水北岸西行的路线。

到了岐下后,古公亶父卜居于周原,在这里进行了大规模的建造,不仅有民众居室,而且有宗庙和附属的皋门、应门、冢门等建筑。《诗经·绵》里有记:“缩版以载,作庙翼翼”的说法,当时的建筑都是采取版筑法来建造的。

周原在今天的陕西岐山、扶风一带,这个地区历年发现的都是周族文化的遗址,不仅如此,还发现了大型宫殿和居住建筑的基址,址内发现有甲骨文记载的史料,足可以和相关文献引证。

周朝从此蒸蒸日上,周族祭拜大多从周太王古公亶父开始,可以说没有古公亶父,也就别谈什么周朝的兴起了。

古公亶父临终前到底有几个儿子呢?我们这里有资料可循:《史记·周本纪》载:古公有长子曰太伯,次(子)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历,季历娶太任,皆贤妇人,生(姬)昌,有圣瑞。古公曰:“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周文王姬昌)乎?”长子太伯、(次子)虞仲知古公欲立季历以传(姬)昌,乃二人亡如荆蛮,文身断发,以让季历。

后来,古公亶父的大儿子太伯仍留在豳,随后赶到了晋南地区建立了虞国,尽量保持了周族的老根据地的地位;次子虞仲到岐山西北的地区开拓新的势力范围,季历作为嫡子,留居周原准备继位。

古公亶父死后,季历即位。这时的大商朝已经进入了武乙末期,武乙是最能作的国王,俗话说“NOZUONODIE‘,武乙最终被雷劈死了。

季历看准时机,担任了顾命大臣一职。但是由于文丁发动了政变,所以被囚禁了三个月,放出之后,任西伯侯,全军的总司令,他自以为朝廷已经完全信任他了,而且那时候两国关系因为要反对晋境的戎狄势力,还是很好的。

季历曾经讨伐西落鬼戎,擒得二十狄王,周国还讨伐了燕京之戎、余无之戎、始呼之戎、翳徒之戎等。但是,正如我们第二十讲中所讲述的,在讨伐完第四个戎狄的时候,季历被封为牧师,并被封为二等王(因此他又被称为王季)。这时本应该隐退的季历又坚持打完了最后一仗,但这一仗使得国王觉得他功高盖主,回国后立即被杀。

季历死后,周民立即做了二手准备。他们立季历的儿子为西伯侯,这就是周文王(追封),在周文王未称王之前,我们还是用他的本名姬昌来为大家讲述那周国抗商的历史。

其实在周国得知了季历死了的消息的时候,姬昌就开始反思。他最终总结出的原因就是商朝觉得周国发展太快,这样很可能王座不保,所以才杀死了季历。一上台,姬昌就将一大半的钱粮都进贡到了商朝,但是,商朝也很傻的接受了。

帝乙二十六年六月,随着帝乙的的去世,商朝就已将面临着灭亡之大势了,可是商朝在位的便是那个玩世不恭的亡国之君纣王帝辛,这个纣王可以说兼有夏桀和顺治皇帝的缺点,那就是“不爱江山爱美人”,这是作为商朝国王最不应该有的。

纣王还开展征伐战役,并且征发民夫来造自己的鹿台,可以说这个时候面临的不只是外患,还有内忧。四大伯侯也是各怀鬼胎,这就更加增加了群臣离心离德的倾向。

纣王宠信的是崇侯虎,这个伯侯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的进谏使得周朝差一点就夭折了。他反对的是其他三大伯侯。那么四大伯侯是谁呢?东伯侯姜桓楚、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崇黑虎)

这四大伯侯在正史上是存在的,而且崇侯虎是第一个告密者,而且我们有理由相信,正是他的告密使得他在最先被“周国伐商军”剿灭之列。

我们现在再来看一看周文王伐商究竟为哪般,许仲琳先生写的《封神演义》中曾经写到了一个事件,那就是“文王被囚的过程中,伯邑考被杀”,那么是不是因为儿子的死,周文王才决心发兵的呢?周文王的被囚又是谁所陷害?商纣王真的是事实在在的昏君么?

商朝这五百年的国祚,竟在五十年间被推翻,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闻哪。那么正史所说的“羑里之祸”到底多少年呢,从哪里开始呢?历史上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呢?那些伯侯们又是如何自取灭亡的?

我们下一讲不会讲到牧野之战,我们下一讲只不过是梳理一下正史的环节,如果可以,我会将这上面的每一点都回答出来,我相信,这种先秦的历史,只有不断的探寻才会有美好的明日。

下讲:两代灭商

谢谢

最新小说: 锦衣佞臣 大秦:仙国帝君 梦幻西游:最强龙宫 亿万神豪:从无限返利开始 大宋小王爷 大唐:神级选择 大唐:开局娶长乐,她却逃婚了 独宠贵妃 网游CF:我成了生化幽灵 怀了天下第一的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