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章 恰克(1 / 1)

一群连地图都没有的雏,下定了决心攻打恰克图。

无知代表着无畏。

身为游击队和骑兵队核心的几人中,见识最广的恐怕要数莫然了,两世记忆,不说博古通今,却也算得上万法皆有涉及。

从历史地理,到工业艺术,生活在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二十余年积蓄下的知识,论起博广,绝对压倒这个时代的九成人物。可问题是,那些知识的来源太过杂乱,广而不深,而且重点还多在国内和趣味性较强的领域,对于具体的事物,怕是所知寥寥。

欧列格不谈,这是个系统指挥官,所处的时空和这里都不同,在这种事上的用途不大;王虎典型的就是一个武夫,略同医术,说起其他的,就在家乡的那点见闻,和瞎子差不了太多;金和顺算得上众人中专业水平最高的了,可他仅仅在语言上如此,其他的不说也罢;李幺儿精明机灵,除此之外,连金和顺都不如;至于阿布拉姆,那货纯粹是个大狗熊,除了打架,没什么优点。

[顶点小说][]说起恰克图,不得不提到它所处的地理位置。从恰克图经色楞格河下游北上,可以抵达俄国在远东重要城市上乌丁斯克;而南下的话,沿着鄂尔坤、哈拉诸河能够直达蒙古库伦。

恰克图便是中俄边界,沟通两国重镇的商贸重镇。

就是这种特殊的水利优势,再加上两国经贸的往来,恰克图在两百多年的时间里,吞吐着东西方的商货。从湖广运出的茶砖和丝绸,经这里直达莫斯科;远东的皮毛、糖类也运销中原江南各地。

在清朝拥有特殊地位的山西八大商把持着这里的几乎所有商路,每年从这里进出的银两,比起南国港城广州也不输丝毫。

后来,尤其是战争以后的数十年间,中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沉重打击了在恰克图行商的晋商帮;庚子之变后,清政府彻底沦为列强的扶持人,那些把清廷当做主人供奉的晋商遭遇了史无前例的打击。

俄商背靠帝俄政府,仅恰克图一地,积欠榆次常家的款银就高达数十万之巨。

晋商的衰弱无法挽回了。

挑选了二百三十个健全的骑兵,配备了一批还算完整的哥萨克大氅和圆帽,马刀、战马补足,骑枪弹药充盈,这几乎将此战的缴获和前些时候的积蓄全部扒空。为了这次长途行军,金和顺身上的那件穿了近一个月的黑色大氅也贡献了出来。

骑兵对冲这样的战斗模式,最大的优点就是战马损失较少,被杀的二百多个哥萨克,除了跑丢尚未寻回的四五十匹战马,其他的基本完好,也算免得骑兵队马匹不足的窘况。

两百三十二骑,乘着风,驾着马,飞奔而去。

铁蹄铮铮,人马如龙。

带着百余伤员的希望,骁骑慷慨而去。

为了最大限度的成功,莫然亲自带队,让欧列格和阿布拉姆随行,伤员们全部押后。

骑马对身体的考验很大,尤其是这样的长途奔袭,若是稍加疏忽,伤口迸裂都是小事,风邪入体足以要了人命。为此,所有的伤员都被留下了。惟有莫然的身体因为某些原因,康复的格外快,枪弹穿过肩膀,弹孔已经开始慢慢愈合了,倒是少了诸多顾忌。

战马在飞驰,寒风钻进每个人的脖子里、袖筒里,刺,莫然悔的只想抽自己耳刮子,以袁世凯和北洋政府的性子,若是不在蒙古驻军,就奇了怪了。想来那千人的骑兵队应该有不少都是北洋军,剩下的俄军肯定不多,不然以俄国在欧洲的战事惨状,恐怕早就把他们调走了。

恰克图北不到半里是前营子,那里有座俄国海关,还有俄国的恰克图边区专员公署,是俄国在此的统治机构。

打不下恰克图,那就先拿下前营子,那里除了一些海关警外,没有丝毫驻军,应该不会失败。只是想到恰克图驻扎的俄军,莫然却也不敢有丝毫大意。

莫然把功勋点消耗大半,紧急征召了一批征召兵,全部交给欧列格,让他在前营子外设立防线,抵挡可能增援的俄军。

两百三十名骑兵,武装到了手脚,打下一个文官衙门,想来是没什么问题的。

一面粗糙的镰刀锤子旗迎风烈烈,弯曲的木杆有些碍眼,不过当那苏维埃的旗号打出的时候,谁还敢轻视它。

ps:就一更了。没办法,在邮政的努力之下,签约至今渺无音信,扰心闹得写不出来。

最新小说: 钢铁先驱 退婚后,高冷女帝后悔了 公子凶猛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史上最强太子爷 明末最强钉子户 穿越,开局卖唐诗 大唐第一世 三国:鬼背郭嘉,虎牢关手撕吕布 开局被女土匪看中,我占山为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