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
蒯良迟疑了,这个问题对他来说,真的有点不好回答。
对以蒯良蔡瑁等人为首的荆州世家来说,通过李易的所作所为知道他绝对是个非常有本事的人,而且李易身后也没太多的家族牵绊,跟他们的利益冲突很少,再加上李易还年轻,潜力无限,一个这样的人做荆州之主,肯定比温吞性子的刘表要强,最起码在天下隐隐呈现乱局的时候,能保证荆州不吃亏。
但是,这些人,哪怕是最为觉得李易厉害的蒯良,眼光也都有局限。
虽然汉室风雨飘摇,但此时天下间铁了心造反的人,也就那么几个,其余的人纵然心不向汉室,但下意识的也不会认为老刘家要倒,所以,即便是蒯良,目前对李易的期望非要说一个具体的话,大概也就是齐桓晋文那样的一方霸主。
别笑话蒯良的心小,这已经很厉害了,而且也很务实,只比后来三国鼎立的格局稍微小了那么一点,相反,倘若蒯良这时候跑来很李易说,觉得李易能当皇帝,要跟随他,李易肯定是表面笑嘻嘻,心里觉得这家伙的脑子里有坑。
就像李易身边那些亲近之人,在李易拿出传国玉玺之前,就算贾诩也不敢百分百判定李易的想法。
所以,荆州的这些人虽然也看重名声,却远远不像李易本人那么在意,在他们看来,李易的名声差不多,够用就可以了,关键还是看真本事,所以,李易将荆州拿到手的具体过程并不重要,名声在这个过程中损失了一点也不是什么大碍,反正之后稳定下来,经营几年,让百姓衣食无忧,名声自然就又恢复了。
那些人的这种想法并没有错,但李易可受不了,他目标是全天下,名声这东西是绝对不能丢的,身上的污点能少一些就少一些,他可不想图一时痛快,在将来留下无数诟病。
曹操就是个榜样,如果曹操早年就有造反的心思,或者知道自己的最终成就,他还会在徐州杀的尸横遍野
李易这个早就见心明性的穿越者,自然不会选择以那么粗糙的方式入手荆州,他宁愿绕弯,宁愿付出代价,甚至承担风险,也要以一个高大上形象接下荆州大印。
蒯良一时想不出合适的回答,又对上李易那似笑非笑,后面仿佛掩藏着黑洞一样的表情,让他感觉心中莫名焦躁,还有些难耐,就跟隔靴搔痒似的,那感觉真的很不好。
纠结了好一阵子,蒯良这才欠身拱手,用带着几分歉意的语气说道“是良思虑不周,我等若是直接迎襄侯入襄阳,确实会对襄侯名声有所损害。”
蒯良隐约察觉到李易似乎还有别的想法后,自然也没有死鸭子嘴硬,在名声方面辩解什么,不过,说完刚才的话后,他还是补充道“良原本想法,是在此之后,联合荆州世家,联名上书,请天子(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