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敏言情小说网 > 玄幻魔法 > 人人都读得懂的《易经》 > 第 三 章 坤卦 —— 地道柔刚

第 三 章 坤卦 —— 地道柔刚(1 / 1)

第一节俯察地理,看到了什么

开启洞悉地道之旅,全身心融入大地之中,深入探寻与发现大地的美质与特性,有哪些令人心怡和向往的美德可以增益您的情操呢?

让我们共同追随古圣先贤的脚步俯察地理,看看我们双脚立足的大地,看看大地有哪些特征或特质,对我们增益美德与身心健康有什么帮助,那就一起开启洞悉地道之旅吧。

洞悉地道,需要学习研究坤卦。

首先,在讲解坤卦之前,从文字语义层面,了解一下何为坤。坤是会意字,由土和申两部分组成,土表示土地,申表示西南方,土与申合起来表示与“乾”代表的“天”相对的“地”。《左传?庄公二十二年》:“坤,土也。”《说卦》:“坤也者,地也。”“坤,顺也”—即言以地为象,以顺为义。地为“定体之名”,坤为“体用之称”,地以顺为义,承载万物生生不息。

其次,说一说什么是坤卦。《说文》:“坤,地也,易之卦也。”本义坤下坤坤为地

八卦之一,象征地。

一阴一阳之谓道。仅有“阳”或仅有“阴”都构不成完美和谐的统一体。

阴阳矛盾对立统一,相辅相成,才构成完美和谐的客观存在。

坤卦卦象为“坤上坤下,坤,坤为地”。

坤就是地,“坤上坤下”说的是大地连绵不绝,并不是地上有地或地下有地。

学习体悟《易经》各卦,要走出字面与卦画符号机械理解的误区,包括后文要讲的艮卦、震卦、坎卦等,理解时都要注意。

这个视觉与思维误区如果不突破,就会在卦画符号误区里徘徊流连,很难深入真正的卦象,领悟深刻的易理。

我们在《易经》中看到的卦画()(),是西伯侯姬昌获得宝贵开示,便于记录使用的抽象符号,仅仅是抽象直观的卦画符号,并不是卦象本身。

如果您将卦画符号看成是卦象,那么,步步是坎,爻爻都是拦路虎,看上去就让人脑袋疼。

如果透过卦画符号与我一道去看展现在大自然中的各种物象,将体验到从来不曾体验过的通天彻地的感悟。

这种感悟,透彻灵魂,贯通古今,通向未来!

这一点,您一定要有清醒的认识,否则,对这门学问的理解与掌握会被所谓的“易学大师”引入歧途。

真正的卦象是什么?是我们肉眼能够看见的天、地、日、月、山、水、风、雨、雷、电等,以及它们位置不同的种种组合的景象。

打个通俗直观的比方,我们常常看到世界地图,并不是每天变化无穷的地球地貌的真实景象。用四色原理所描摹的地图,只是抽象的表达符号,并不是真实的地貌,天长日久,如果您相信那就是真实的地貌,就大错特错了!会不得要领,甚至产生某种错误的认识,离《易经》的精髓和真谛就会越来越远。

地球,是按照一定规律运行,生生不息,蓬勃繁茂的生命共同体,为我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舞台。

看到如此生机勃勃的大地物象,人们会心胸开阔,情怀豁达,心头不免生出沉甸甸的责任感、使命感,自然也会激发出奉献精神。

我们不妨再向前迈进一步,全身心融入大地之中,深入探寻与发现大地的美与特性,探索令人心怡和向往的美德可以增益人的情操。

《彖》曰: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

含弘光大,品物咸亨。牝马地类,行地无疆,柔顺利贞。君子攸行,先迷失道,后顺得常。西南得朋,乃与类行;东北丧朋,乃终有庆。安贞之吉,应地无疆。

彖辞要义是,美德至极啊!广阔无垠的大地是生成万物的根源,万物都依靠它成长,它柔顺而秉承天道自然的法则。地体深厚,蕴藏着宽阔、广大、恢弘、光明的特质,雄浑厚重,坚实有力,具有纯正、柔顺、承载之德,使万物都能顺利地成长。大地深厚且载育着万物,它的功德广阔无穷。它含育一切使之发扬光大,万物亨通畅达普遍受到滋养。与天相对,大地居于依从、附属地位,与阳刚劲健的天相比,大地最明显的美德是依从、驯顺、辅助天生成和化育万物。牝马是阴柔巽顺之物,与大地同属具有“顺”的属性的事物。牝马属于地上走兽、具有在辽阔无垠大地上无限驰骋的能力,它的性情柔顺祥和,应合了大地广阔无垠的柔顺之德,有利于守持正固。大地因具有柔顺的美德而吉祥如意。同样,牝马柔顺依从也吉祥如意!因此,人们以大地、牝马所获得启示为鉴,在任何行动中秉持安顺且守持正固的态度将是吉祥的。具有像大地那样美德的君子可以像平稳流动的水那样淡定从容地去做任何事情是有利的,不容易伤害别人,也不容易被别人伤害。地形地貌复杂,在大地上行走由于对地理形势不明,争先居首容易迷路,顺随大流能够从迷失的路途回归到正路上来。做事也是相同的道理,对一般人来说,如果遇事争先居首就会迷失方向,如果跟在人后顺随大势就能找到正道。往西南方向可以与同类同行。往东北方向将失去同类则有害无益,但最终也仍有喜庆福祥。安顺守持正固的吉祥,正应合大地的美德永葆无疆。

为加深理解,相关字词义再训诂解释一下:为什么“至哉坤元”?朱熹曰:“至,极也。”《周易正义》:“至,谓至极也。言地能生养至极。与天同也。但天亦至极,包笼于地;非但至极,又大于地:故《乾》言‘大哉’,《坤》言‘至哉’。”高亨曰:“坤为地,为顺,地能生养万物;能顺承天道;体厚能载万物,面广能包容万物,万物得以皆美。是地之德又元善又亨美。”

何谓“坤厚载物”?林希元《易经存疑》曰:“惟其厚,故能无不持载。故君子以其厚德,以承载天下之物多矣。”《国语·晋语六》:“吾闻之,唯厚德者能受多福,无福而服者众,必自伤也。”厚德载物,雅量容人。大地的厚实和顺,地能承载万物生生不息,君子应效法大地的美德,增厚美德,胸怀包容万物,能够处理好各种事务,造福民众。

何谓“含弘光大,品物咸亨”?“弘”是解开其深刻奥义的关键字。

《尔雅?释诂》:“大也”,邢昺疏:“含容之大也。”《周易集解》引崔憬曰:“含育万物为‘弘’,光华万物为‘大’;动植物各遂其性,故曰‘品物咸亨’也。”大地含育一切使之发扬光大,万物亨通畅达普遍受到滋养。

牝的本义指雌性的鸟兽。牝马指雌马。

何谓“君子攸行”?《说文》解释为:“攸,行水也,从攴,从人,水省。”段玉裁注“水之安行为攸”。攸是会意字,由攵、人和水字省略的一竖来表示水行。攸本意为水平稳地流动。攸往,是《易经》中常用的词,从行为状态看,是淡定、从容、平稳、不慌不忙的那种行为,做事能够进入或保持这种“攸往”的状态,主要源自对所要做的事熟悉掌握情况,心中充满自信,因此,做事的时候才能淡定从容,波澜不惊,得心应手。坤德在于“柔顺”“居后”,“抢先”必“迷”,“随后”则“利”。面对世界层出不穷的纷繁变化,淡定从容应对各种事情,充满自信,是多么宝贵的精神品质啊!

“常”指恒常不变的规律。

“朋,比也。”(《广雅?释诂三》)“朋,朋党也。”(《广韵?登韵》)“凡言朋者非唯人为其党,性行相同亦为其党。”(孔颖达疏)“西南得朋”与“东北丧朋”为什么不一样?坤居西北亥位,阴气逆行,沿西南方向前行遇“阳”渐盛,若沿东北方向前行则失阳渐尽,而阴得阳为朋,故西南行“得朋”,东北行“丧朋”。虽往东北方向丧阳失朋,但行至终极,必将旋转为“西南”向,则也出现得朋之庆,故曰“乃终有庆”。这是揭示阴阳循环消长之理,正合坤卦揭示的地道—承载与比辅之道。

第二节

地道柔刚,厚德载物广蓄博养

地道柔刚与厚德载物:坤象征大地,君子应如何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而培育社会公德呢?

包容与宽忍,让生命精彩纷呈!

坤卦核心启示为象辞所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朱熹评说坤地:“高下相因只是顺,若厚,又是一个道理。然惟其厚,所以上下只管相因去,只见得他顺。若是薄底(的)物,高下只管相因,则倾陷了,不能如此之无穷矣。惟其高下相因无穷,所以为至顺也。君子体之,惟至厚为能载物。天行甚健,故君子法之以自强不息;地势至顺,故君子体之以厚德载物。”就是说坤象征大地,君子应效法大地,胸怀宽广,包容万物,处理好各种事务。

地道柔刚,厚德载物。那么,需要把握哪些方面呢?

一、看地道柔刚

坤卦卦辞是“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卦辞要义是,坤卦象征大地,运用坤卦所阐述的道理去办事,原始、亨通,利于像雌(牝)马那样恪守驯顺雌柔的贞操,发扬承载比附奉献的美德。君子可以像平稳流动的水那样淡定从容地去做任何事情,如果遇事争先居首就会迷失方向,如果跟在人后顺随大势就能找到正道,追寻到主人,有所归附,是有利的。往西南方向可以得到朋友的帮助,是因为与同类同行。往东北方向,地广人稀,烟火稀少,去那样的生活,则将失去同类。处在这样的地位,安心守持贞正之道是吉利的。

“牝马之贞”是大地美德的核心,是千万年来解开坤卦的金钥匙,也是读懂坤卦,善用坤卦的精髓所在。秉持“牝马之贞”做人做事顺风顺水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无“牝马之贞”则阻碍重重凶祸四起。牝马为雌马,黄寿祺、张善文《周易译注》:“‘牝马’柔顺而能行地,故取为‘坤’德之象。”《周易集解》引干宝曰:“行天者莫若龙,行地者莫若马;故《乾》以龙繇,《坤》以马象也。坤阴类,故称‘利牝马之贞’矣。”用老百姓的大白话来说其实更直白:雌马性情柔弱温顺承顺公马,能够生育很多小马驹儿,驯顺地能拉车、犁地、驱驰战场做各种各样的艰苦劳动,具有奉献精神,就像承载万物生生不息的大地一样具有柔顺的美德,他们的美好德行就在于“柔顺”与“正固”。这是现实社会强调团结、和谐、凝聚力的核心与关键所在。

本卦给人以宝贵的启示,安顺且守持正固的行动将是吉祥的,因为应合了大地广阔无极的柔顺之德。坤卦从坤地抽象出一个坤顺的特质。

坤为阴形积累集中的形象,如广阔深厚的土地,如特别柔软的事物。坤土是一种最能够顺从四时变化的事物。冬日就变硬,夏日就变软。所以将坤卦的特质确定为柔顺。君子应该效仿这种品德而行动,善用柔的法则,谨言慎行,坚持中庸的原则,跟在人后顺随大势就能找到正道,巽顺配合,做事就会取得好效果。

二、看厚德载物

“天”富有萌生万物的能量,创生万物,“大地”辅助配合,负载完成生命的诞生和成长。“阴阳为朋”,阴阳相互作用,是万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源泉。阴阳相依相存,相辅相成。如果没有生命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村,只有光明炽热的太阳高悬在天空上,地球上的各种生命都无从谈起,恐怕宇宙中可能是死寂的虚无。因为有了地球,有了大地,才有了万物蓬勃且欣欣向荣的生物链。大地深厚且载育着万物,它的功德广阔无穷。它蕴藏着宽阔、广大、恢宏、光明的特质,雄浑厚重,坚实有力,具有纯正、柔顺、承载的美德,使万物都能顺利地成长。坤象征大地,大地有胸怀宽广、包容万物、容纳百川的品德,泽荫普及万物无边无际。

天地间有形的东西,有比大地更厚道的吗?

没有!

生命脱离大地能够生存吗?

不能!

所以君子处世要效法“坤”的特质和美德,取法于地,自尊自重,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无论是对聪明、愚笨的人,还是对卑劣不肖的人,都要给予一定的包容和宽忍。

包容与宽忍,让生命精彩纷呈!

三、看培育社会公德

任何国家都是由国家机器和基层组织、国家统治者和民众组成的。

统治者与民众,公众事务管理、服务者与被管理、服务对象构成统一体。社会稳定靠社会管理制度和公序良俗维系。社会维护公序良俗需要每个公民有良好的德行和操守为支撑点。从类比天与地的主辅关系看,在社会公共关系格局中,民众处于依从、附属的地位,公民是社会组织系统的最基本细胞,必须培养美好的道德情操,才能构成高素质的群体。民强则国强,民善则国善。没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国家何以立足?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

“爱国守法”—是公民对国家的最首要的道德义务。公民应当热爱国家、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法律确定的最基本的政治秩序和社会秩序。民族英雄戚继光,堪称爱国者楷模,激励了一代代民族英雄为保卫国家、保卫中华民族英勇奋斗!

“明礼诚信”—公民应讲文明、讲礼貌、讲诚实、讲信用。在经济活动中要诚信,杜绝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在日常生活中也要信守诺言,忠诚待人。商鞅变法,徙木立信,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竖立起了诚信的标杆!

战国时期法家著名人物商鞅在秦国进行政治改革,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郡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使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变法初期,商鞅起草了一个法令,但是怕老百姓不信任他,不按照新法令去做,他就先叫人在都城的南门竖了一根三丈高的木头,下命令说:“谁能把这根木头扛到北门去,就赏十镒金。”不一会儿,南门口围了一大堆人,大家议论纷纷。有的说:“这根木头谁都拿得动,哪儿用得着十镒赏金?”有的说:“这大概是左庶长成心开玩笑吧?”大伙儿你瞧我,我瞧你,就是没有一个敢上去扛木头的。商鞅知道老百姓还不相信他下的命令,就把赏金提到五十镒。没有想到赏金越高,看热闹的人越觉得不近情理,仍旧没人敢去扛。正在大伙儿议论纷纷的时候,人群中有一个人跑出来,说:“我来试试。”他说着,真的把木头扛起来就走,一直搬到北门。商鞅立刻派人传出话来,赏给扛木头的人五十镒金,一分也没少。这件事立即传了开去,一下子轰动了秦国。老百姓说:“左庶长的命令不含糊。”诚信具有无穷大的威力。

“团结友善”—公民之间应该彼此团结,相互友爱,建立起一种和睦亲爱的关系。团结是力量的源泉。能否团结、友善,关系到一个人的前途和幸福,也关系到民族的兴旺、国家的兴衰。

“勤俭自强”—公民应自强不息,健康向上,勤奋创造财富,厉行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和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

“敬业奉献”—公民应爱职爱岗爱事业,精益求精,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有益的贡献。钱学森学业有成冲破重重封锁回到祖国母亲怀抱,为建设与振兴新中国航天工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和才华,书写了民族的骄傲!

公民道德基本规范是对公民自身的约束和要求,在“利他”境界中实现“利己”和“互利”,和谐共生。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遵守。

第三节

为臣之道,要像牝马一样柔顺坚贞何谓臣道?东汉刘向《说苑?臣术》有“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之说。领导明白这些理,利于甄选好下属;员工明白这些理,利于当个好成员。

“大地”配合、辅助“天”创生、长养万物,万物欣欣向荣;雌(牝)马驰骋在辽阔的大地,性情柔顺、温和,配合、服从意识强,繁殖大量马驹,畜兴业旺;子女孝顺妻妾贤淑,家兴业兴;臣子巽顺和谐,君臣关系融洽国家兴旺繁荣。以雌(牝)马为比,兴发出臣属、妻妾承载比辅之道。其关键所在是柔顺贞正的美德有利于增强凝聚力。如果具备,则是吉祥有利的。

何谓臣道?刘向在《说苑?臣术》中曰:“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

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何谓六正?一曰: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昭然独见存亡之机,得失之要,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乎显荣之处,如此者,圣臣也。二曰:虚心尽意,日进善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如此者,良臣也。三曰: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厉主意,如此者,忠臣也。四曰: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绝其源,转祸以为福,使君终以无忧,如此者,智臣也。五曰:守文奉法,任官职事,不受赠遗,辞禄让赐,饮食节俭,如此者,贞臣也。六曰:家国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如此者,直臣也。是谓六正。何谓六邪?一曰:安官食禄,不务公事,与代浮沉,左右观望,如此者,具臣也。二曰: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可,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如此者,谀臣也。三曰:内实险诐(zhu),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美、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如此者,奸臣也。四曰: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朝廷之乱,如此者,谗臣也。五曰:专权擅势,以轻为重,私门成党,以富其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如此者,贼臣也。六曰:谄主以佞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使白黑无别,是非无间,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故上安而下治。生则见乐,死则见思,此人臣之术也。”

也就是说,臣子的品行,有六正六邪之表现。能做到六正的臣子是光荣的臣子,有六邪行为的臣子则是做臣子的耻辱。何谓六正?一等正臣是圣臣—他们有先见之明,能够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预见到得失存亡的利害之别,臣子为君主着想而使君主免于祸患,永葆江山稳固,这样的臣子是圣臣。二等正臣是良臣—他们虚心进谏,能够劝告君主实行礼义,帮助君主成就善事,避免君主犯错误,这样的臣子是良臣。

三等正臣是忠臣—他们废寝忘食,兢兢业业,能够不断地为朝廷举荐贤才,不断用古代圣贤的楷模来勉励君主,励精图治,这样的臣子是忠臣。四等正臣是智臣—他们明察秋毫,防微杜渐,能够断绝祸患产生的根源,转危为安,使君主高枕无忧,这样的臣子是智臣。五等正臣是贞臣—奉公守法,不收贿赂,能够谦让节制,这样的臣子是贞臣。六等正臣是直臣—国家混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当面指出君主的过错,这样的臣子是直臣。以上就是所说的“六正”。那么“六邪”是什么呢?一等邪臣是具臣—他们贪得无厌,不务正业,苟且偷生,没有立场,这样的臣子是具臣。二等邪臣是谀臣—他们认为君主说的话都是好的,君主的行为都是对的,只会趋炎附势,助长君主的逸乐,不顾严重后果,这样的臣子是谀臣。三等邪臣是奸臣—他们内心阴险,外表拘谨,八面玲珑,嫉贤妒能,要想提拔谁,就只说优点,隐瞒过失,要想排挤谁,就夸大他的缺点,掩盖他的优点,致使君王赏罚不明,下达的命令又不被执行,这样的臣子是奸臣。四等邪臣是谗臣—他们凭着自己的机巧辩才,掩过饰非,对内离间骨肉之情,对外制造朝廷混乱,这样的臣子是谗臣。五等邪臣是贼臣—他们专权霸道,不可一世,私结友党,聚敛财富,伪造君主的诏令,以显贵自居,这样的臣子是贼臣。六等邪臣是亡国之臣—他们用邪道歪门迷惑君主,陷君主于不仁不义之境,蒙蔽君主,使他不辨是非曲直,臭名昭彰,这样的臣子是亡国之臣。这就是所说的“六邪”。如果臣子做到“六正”,避免“六邪”,那么朝廷就会安宁,天下也会太平。作为臣子生时为百姓造福,死后被人追忆思念,这就是为臣之道。

第四节

恪守中庸之道,广蓄美德

坤卦六爻有哪些奥妙?“履霜,坚冰至”“不习无不利”“含章可贞”“括囊无咎”“黄裳元吉”“龙战于野”分别讲了哪些理?

坤卦六爻全面深刻概括、揭示、展现了大地所代表的柔顺美德,以及用这一美德指导社会实践与日常生活的益处。

这些理已经渗透到我们的血液中,我们的工作、生活时刻都离不开它们。

践行这些理,有利于构建和睦家庭,有利于构建和谐邻里,有利于构建和谐团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群体或团队,因凝聚与亲和而团结和谐且坚强有力!

如果从六个角度或六个环节或六个方面去观察和欣赏客观实在瓷瓷实实的大地,会发现它是那么:厚重朴实!

驯顺柔美!

坚实有力!

令人信赖!

大地,是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有安全感的依靠。

难怪日常生活中说事情靠谱,常常会说:“这下心可落了地!”

如果能用大地所富有的美德修养自己,您绝对是一个宽厚驯顺配合意识极强、人缘特好的人!

想融入团队,团队欢迎您!

想得到上级的信任和重用,上级信赖您!

想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人民热爱您!

走到哪里都受到喜爱和欢迎,有什么不好呢?

如果以前您在家里唯我独尊,我行我素,不顾忌家人的感受,导致鸡飞狗跳,今天用柔美的德行展现给家人,您会发现,家会泛起温馨的浪花,家会涌动爱的涟漪,在爱的港湾中会涌流起绵延潮汐!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不也是这样吗?

因柔顺和美而温暖心灵,让您唤起回响,与众不同!

我们不妨“水煮”坤卦六爻(六爻表述的内容有一定的逻辑性,也有一定的跳跃性,学习时要注意系统思维),看看有哪些精神佳肴呢?

我们来看看您习以为常的大地,在熟视无睹的麻木中,在得意忘形的快乐中,在行色匆匆的赶路中,您是不是常常忽视以下这样的景象,看看西伯侯与其四儿子周公在后来的日子里开示了什么道理—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初六:履霜,坚冰至。

象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履:走……上,踩,践踏。驯:驯是形声字,马为形,川为声。一说,川兼表顺义。驯的本义指马顺服。释义为驯服、顺服。孔颖达在《周易正义》中说:“驯,犹狎顺也,若鸟兽顺狎然。言顺其阴柔之道,习而不已,乃至坚冰也。”

第一种景象:秋天的大地。在中国的北方,在一年四季的轮回中,深秋时节,您会遇到这样的景象,脚踏秋霜,天气变冷,这预示着什么?预示着冰雪即将到来,说明阴气开始凝聚,按照这种趋势和规律发展下去,必然迎来冰雪季节。此之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正如朱熹所云:“其端甚微,其势必盛。”这是气候变化的必然规律。这种必然规律是由什么决定的呢?根本原因在于,观察大地上水的变化,您自己就会判断。水是地上最柔顺的物质,其特性为阴润柔顺,恰恰是这种柔顺之物,当秋天来临之时,既能让我们准确判断出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同时又展现了其本身的特质,那就是在外力的作用下,水由极柔之物转化为坚刚之物。

由此引申,任何事物都存在必然的发展规律,都有它特有的美质!

关键是我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履霜坚冰微知著”的功夫。要有见善动心的善举。

善于从眼前的简单物象、细节或细微征兆中预见到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并针对趋势中将要发生的种种可能,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防患于未然,妥善处理好各种问题。此乃见微知著、由表及里的功夫。需要“识远绸缪高素养”—见识广远,善于未雨绸缪,有很高的素养,能够根据已知的情况、现象或条件,准确判断事物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采取必要的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种种局面。

基于这样的功能说《易经》是预测学没有错,掌握了《易经》所阐述的道理,对事物按规律发展的趋势进行预测和判断,具有可行性也能够做得到。

《易经》是哲学,也是科学,预见性强,具有伟大的积极作用。

有很多所谓“易学大师”却将这门学问忽悠成能够占卜、算命、看风水,那就太离谱了!

现代社会诞生了许多新行业、新事物,人们想象的稀奇古怪的问题具有无穷的个性。如果周文王在殷商王朝与西周王朝建立的风云际会之时能够给未来的人们算得一清二楚,那我们还要科学家干什么呀?大家都混吃等死就算了吧!

二、胸怀宽广,包容万物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象曰: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不习无不利,地道光也。

习(習)是什么意思?《说文》解释:“习,数飞也。从羽从白。

凡习之属皆从习。”在甲骨文中是会意字,由羽和日组成,表示鸟儿在日光下飞翔。习的本义指小鸟反复练习飞翔。有熟悉、通晓、学习等义。

第二种景象:视觉上看平原。大地具备宽直、方正、广大等特性和优秀的品格,这是承载和包容的基础,对这些特性和品格即使不熟悉也不会有什么不利(不习无不利),因为地德体厚广大,能够承载包容万物。从中受启发和借鉴,人(当然指臣属、民众、妻等)也应该效仿地道,具有这样宽广伟岸的胸怀和光明的美德,使其发扬光大(地道光也)。此可谓“直方广大无不利,地广德厚发热光”。

为加深理解,谈一谈我在三江大地深悟此爻的感受:辽阔的三江平原,向前后左右哪个方向望去,都是平直广阔,望不到边际,春夏季节绿油油的稻田或金秋时节的金灿灿的稻浪连向天际,置身在广阔无垠的稻田中,才会真实感受到大地那“直方大”宽广伟岸的胸怀,正是这宽广伟岸的胸怀承载着万物生生不息。

三、顺承辅助

六三: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象曰:含章可贞,以时发也;或从王事,知光大也。

第三种景象:春天或夏天的大地。大地地德体厚广大,能够承载包容万物,因具有顺承和辅助的美德能够蕴蓄天的阳刚之德,顺应时令变化使得万物生长繁茂丰盈华彩灿然(含章),原因在于大地深厚广博可以吸纳乾天的阳刚而守持正固(可贞)。君子或臣民有深厚道德修养像大地那样内蕴美质,内蕴文章胸怀才华,才智(知)广大,把握时机而施展才干,能够具有顺承和辅助的美德听从君王的召唤为君王做事,即使没有卓著的成就,也会有良好的结果。这是因为将大地的顺承和辅助的美德发扬光大到极致。因为内蕴美德的人值得信赖与托付。

何谓含章可贞?《说文》解释:“章,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古代汉语词典》说:“章是象形字,在篆文中这个字变形为会意字,由音和十两部分组成。章的本义指花纹、文采。”孔颖达疏:“章,美也。”含章指包含美质。宋代司马光在《体要疏》中说:“夫岂皆习见成俗以为当然,其亦有含章怀宝,待唱而发者也。”

何谓无成有终?无成指没有成就。高亨在《周易大传今注》中说:“事有好结果为终。”即使没有卓著的成就,也会有良好的结果。

四、谨慎行事

六四:括囊,无咎,无誉。

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第四种景象:秋天收获季节的大地。在丰收的季节里,常常会见到装满谷物的口袋扎紧袋口(括囊),堆放在农田或场院,防止收获的粮食散失或遗落。这种景象给人的启示是,人若能像扎住袋口那样缄默不言,谨慎行事,不求赞誉,就不会招致灾祸(“无咎无誉”“慎不害也”)。

孔颖达疏:“括,结也;囊,所以贮物,以譬心藏知也。闭其知而不用,故曰括囊。”秋收粮食装入口袋,结扎袋口。比喻缄口不言。大地默默承载万物,日夜不停运转,生长出无尽的物质财富。

人们信赖大地,依靠它,将一切交给它。

大地默默承载,从不自我炫耀!

大地乐于奉献,从不索取回报!

大地恒久如一地敞开胸怀奉献一切!

大地这样令人钦敬的美德,人类有吗?为什么不向它学习呢?人类应该学习、修养大地这种沉稳雄浑的美德,不图虚名奢望,扎实、沉稳做人做事。这样虽得不到称赞,但能免遭祸患。大地从来默不作声,但金色秋天总是奉献出累累硕果!学习、借鉴大地这些美德,谨慎言语,慎重行动,可以避免灾祸。

如何做到谨言慎行呢?关键是把握住自己的立场,管好自己的言论与行为。按照“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的要求,常怀律己之心,常润修身之德,自觉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中庸》中说:“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君子就是在别人眼睛看不到的地方生活,也要谨慎小心;在别人听不到的地方生活,也要警惕注意;隐秘的事情,没有不被人发现的;细微的事情,没有不被显露出来的。所以,君子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谨慎警惕。

要注意把握好四个方面:一要慎微,就是要在小节方面保持高度警惕;二要慎独,人在缺少组织监督的情况下,往往容易放松要求,抱有侥幸心理,动邪念、犯错误,能否慎独,最能反映一个人的灵魂,这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和思想品德的试金石;三要慎始,端正动机,不该做的事,不越雷池半步;四要慎终,坚持一贯,持之以恒,做事不偏离正确方向与轨道。

括囊无咎亦无誉,谨言慎行避祸殃。

这个道理,您懂的。

五、甘于奉献,不居功

六五:黄裳,元吉。

象曰:黄裳元吉,文在中也。

《左传?昭公十二年》:“裳,下之饰也。”遮蔽下体的衣裙,象征谦下。《广雅·释诂》:“文,饰也。”王夫之曰:“衣著于外,裳藏于内,故曰在中。”《书?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孙星衍疏:“五色,东方谓之青,南方谓之赤,西方谓之白,北方谓之黑,天谓之玄,地谓之黄,玄出于黑,故六者有黄无玄为五也。”黄居“五色”

之中,象征中道。

黄寿祺、张善文在《周易译注》中写道:“文在中:文,谓‘温文’,与‘威武’相对,亦喻‘坤’德。《正义》:‘既有中和,又奉臣职,通达文理,故云文在其中。言不用威武也。’”中和,不显眼。

第五种景象:穿着黄色裙裳垦荒种田。(古代由游牧向农耕过渡,人不去攻击动物了,但动物没有停止对人的攻击,人在垦荒种田时穿着黄色服装接近泥土的颜色,不会过分鲜艳,不会引起远处较大的动物的注意与袭击,有利于安全。)泥土呈“黄”色,为中色,是大地的本色。大地默默承载万物,发挥着巨大作用,但并不引人注意,原因在于大地有极大的包容性、亲和性、顺承性,甘于付出与奉献,不居功,不自伐,不索取,是“中和之道”的典型代表,大为吉祥(黄裳元吉)。

因此,以周人为代表的古人喜欢黄色,认为穿不显眼的黄色衣裙吉祥。

不过分表现自己,用中和的接近泥土颜色的黄色做一个不引人注意的下装,保持谦逊之德而获得大吉大利。坤卦之德贵在雌柔,宜守中道,无论是等级社会、利益集团、群众团体还是家庭,作为臣属、职员、妻子或家庭成员都要遵守坤德,当好配角,做好附属性的基础工作。有坚定可靠的基础或后方,社会才能和谐稳定,集团才能合作共赢,团体才能团结富有活力,家庭才能和睦快乐。

《文言传》说:“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孔子极赞“黄裳”之德,认为君子应该效法代表大地的坤的美德。您是否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在午后暖阳中,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或徜徉于成熟在望的乡村稻田间(有幸流连在三江大地收获在望的稻田中您会感受得更为真切),暖暖的阳光照射在浅米黄色建筑物墙体上,或成熟的稻田泛起一层层金色的波浪,金色的波浪又涌动成金色的海洋,您心中总是有暖暖惬意或舒缓的感觉,多舒服呀!

“黄裳元吉”给我们讲的道理,就是恪守温厚、亲和的“中和”之道,大吉大利。

这回知道了吧,为什么有的人人缘特好,人际关系特棒,无论干什么事都特顺。在大部分人眼睛直勾勾向“钱”看的今天,不谈钱,总会有人愿意帮助您!

这是秘籍!

也许有的人可能会说:“您说的不对!我就不听您讲的理!现代奥林匹克精神鼓励更高、更快、更强!我要竞争!我要拼搏!我要超越!

我—怎么甘心屈居人后呢?我要当领导!怎么能让别人领导我啊!”

人奋发向上没错,不过超越了本位,不考虑自身的体能、特长、条件而去找一个强大的对手搏击会怎样呢?

那就看看坤卦上六爻说了一些什么,看看那有多可怕!

六、各居其所,各安其分

上六: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象曰:龙战于野,其道穷也。

第六种景象:郊野争夺城邦之战。在古代,由野蛮向文明过渡,在郊野展开争夺城邦之战是家常便饭。要说明白龙战于野,得从什么是城说起。《说文》解释:“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成,成亦声。”士兵倚墙而恃,手持盾牌和戈守卫和保护居住着民众的地方为城。城外距离都城百里以内的生活为郊,郊之外或边邑、边鄙为野。周代天子统治的是“天下”,约等于现在说的“全国”。都城为天子居住生活的地方,王侯一般在分封的国中居住生活,大夫一般生活在诸侯给他们分封土地的邑中,民众一般生活在乡野之中。各个阶层的人满足现状,各居其所,各安其分,天下太平安定,是吉利的。如果诸侯、大夫、民众不安守顺承和辅助地位的本分,欲望膨胀过度突破极限,或王侯叛逆,或大夫造反,或民众揭竿而起,企图夺取天下,天子要组织军事力量守卫城郭,造反者要通过武装暴动夺取天下,当然要在郊野展开激烈的搏杀,流血漂橹不可避免,无论谁失败,结果都将十分惨烈。群雄角逐,成者为龙,为天子;败者为贼,为寇,为阶下囚。这场搏杀,将是人类历史上最惨烈的搏杀。日常生活中,暴风雨来临之时,狂风大作,沙尘飞扬,暴雨倾盆,天地间一片玄黄。古代夺取天下的军事战争往往狂沙飞扬天昏地暗。上下交战,死伤流血,浸染泥土,结果惨不忍睹,如果造反者的力量或权谋不足,必将陷入穷途末路之境。

晋朝八王之乱a用历史实践演绎了龙战于野的惨烈情状,堪称龙战于野的典型。

坤卦上六爻为阴盛之极的物象,阴盛之极而逼阳与之交战,有龙战于野之象。阴盛之极,群龙争首,可谓其血玄黄。不具备能力和条件,茫然参与争夺,结果惨烈,目不忍睹。八王之乱导致西晋灭亡的历史教训要注意汲取。

a八王之乱是发生于中国西晋时期的一场皇族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引发的内乱,因皇后贾南风干政弄权所引发。这次动乱共历时十六年,分为前后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元康元年(291年)三月到六月,持续三个月;第二阶段,从元康九年(299年)到光熙元年(306年),历时七年。其核心人物有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八王。西晋皇族中参与这场动乱的王不止八个,但八王为主要参与者,且《晋书》将八王汇为一列传,故史称这次动乱为“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是中国历史上最为严重的皇族内乱之一,当时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导致了西晋亡国及近三百年的动乱,使之后的中国进入五胡十六国(五胡乱华)时期。

七、发挥美德到极致

用六:利永贞。

象曰:用六永贞,以大终也。

怀才佐君利永贞,万事善终功不抢。

如何运用六爻指导工作和生活?需要注意将坤卦所揭示的美德发挥到极致,永远保持正直,则亨通顺利,做事会有圆满的结果。在成功面前不居功,将有好的结果。

纵观坤卦所开示的各种情形,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首先提出“中道”思想范畴,在需卦、小畜卦等多处提及,随处可见。用这一重要哲学思想指导处理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是儒家的重要法宝。这一思想,由孔子倡导、子思阐发,形成提高人的基本道德、精神修养以达到天人合一、太平和合神圣境界的一整套理论与方法,经儒家实践升华提炼为中庸之道,即君子之道,是儒家修行的精要。

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编著论述修养、人生、处世、出世的语录集《菜根谭》,乃旷古稀世的奇珍宝训,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菜根谭》云:“君子德行,其道中庸”—清能有容,仁能善断,明不伤察,直不过矫,是谓蜜饯不甜,海味不咸,才是懿德。在此,我们不妨对中庸之道有个基本的了解,这是解开坤卦奥妙的核心,也是解读《易经》诸卦之奥妙的关键之一。

所谓的中庸之道,人们常指“不偏不倚,折中调和的处世态度”,这种说法有失偏颇。《论语?雍也》:“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过去的学者没有对其精准解释到位,其精髓是:第一,中庸之道核心思想:正确认识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处理问题掌握好度,恰到好处为宜。《中庸》第一章:“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程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纯正的客观规律)。庸者,天下之定理,即恒定不变的义理。

第二,掌握运用中庸之道须把握三条主要原则:一是慎独自修而不妄,二是忠恕宽容广开视听,三是至诚尽性掌握规律。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监督、自我教育、自我完善,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达到至善、至仁、至诚、至道、至德、至圣、合外内之道的理想人物,共创“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和合”境界。

第三,中庸之道运用“五达道”调节五种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及朋友的交往。《中庸》第十二章详细论述了夫妇的人际关系,将夫妇关系提到了非常高的地位。其文云:“君子之遇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三章论述了父子、君臣、夫妻、兄弟、朋友之达道。通过正确处理这五种人际关系,达到太平和合的理想境界。

第四,中庸之道运用“三达德”调节人际关系: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智、仁、勇靠什么来培植呢?靠诚实、善良的品德意识来培植加固。所以《中庸》第二十章阐明道:“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困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无妄卦、困卦、蹇卦、艮卦、兑卦等从不同角度揭示了这方面的道理。

第五,中庸之道运用“九经”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境界。《中庸》云:“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体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易经》蛊卦、大畜卦强调“尚贤”的重要性;师卦与既济卦明确强调“小人勿用”;比卦揭示比辅亲民的道理;同人卦揭示怀柔远人的道理;屯卦、比卦、豫卦对怀柔诸侯的道理有所揭示。掌握和运用中庸之道,要有“戒慎恐惧”的功夫,要求君子能在人家看不到的生活中也常警戒谨慎,在人家还没听闻时也常唯恐有失,在言行上常要如履薄冰,经常自我警惕,治国者当以此自勉。蹇卦“山上有水,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震卦“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以上诸卦揭示强调的就是要加强“戒慎恐惧”功夫的修养。

讲到这里,我们来看看黄寿祺、张善文所著《周易译注》中关于坤卦洁静精微的总论与阐释—《周易》以坤卦继乾卦之后,寓有“天尊地卑”“地以承天”的意旨。全卦大义,在于揭示“阴”与“阳”既相对立、又相依存的关系。在这对矛盾中,“阴”处于附从的、次要的地位,依顺于“阳”而存在、发展。就卦象看,坤以“地”为象征形象,其义主“顺”。卦辞强调:利于“雌马”之“贞”,“后得主”以随人,获吉于“安贞”,均已明示“柔顺”之义。六爻进一步抒发“阴”在附从“阳”的前提下的发展变化规律:二处下守中,五居尊谦下,三、四或“奉君”或“退处”,皆呈“坤、顺”之德,而以二、五最为美善;至于初六“履霜”与上六“龙战”,两相对照,又深刻体现了阴气积微必著、盛极返阳的辩证思想。《系辞上》曰:“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一书发端于乾、坤两卦,正反映了作者对阴阳辩证关系的具有一定深度的认识;换言之,作者似乎流露出这样一种观点:阴阳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是宇宙间事物运动、发展、变化的源泉。

第五节

积善远恶、修养美德才会家和国兴《文言传》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道德经》云:“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菜根谭》云:“善根暗长,恶损潜消。”

这些理,我们耳朵都快听出茧子啦,真有这样神奇的作用吗?

《文言传》曰:“坤至柔而动也刚,至静而德方,后得主而有常,含万物而化光。坤道其顺乎,承天而时行。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经》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本义指梳理头发,此处指“沿,循”)也。“直”其正也。“方”其义也。君子敬以直内,义以方外,敬义立而德不孤。“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则不疑其所行也。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天地变化,草木蕃。天地闭,贤人隐。《易经》曰:“括囊,无咎无誉。”盖言谨也。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

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犹未离其类也,故称“血”焉。夫“玄黄”者,天地之杂也。天玄而地黄。

这段话是说:广袤无垠的大地极其驯顺温和,但它运行起来却是刚健无比;它极其娴静缄默,但它驯顺柔美的品德流布四方广泛受益。地道的特性是甘于居后而得到天道的主宰,能够正确处理好主宰与附属的关系,发挥顺承与辅助的作用,具有生养万物之德而有规律性(常)可遵循。它包容万物,承载万物生长,其生化作用广大无比。大地体现的美德多么驯顺柔美啊!顺承自然(天)之道而依循四时运行(时行),一年四季呈现出不同的景色。

积累善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吉祥;积累恶行的人家,必有不尽的灾祸。以下犯上,臣子弑杀国君,儿子弑杀父亲,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出现这种局面,有着逐渐演化的过程,是逐步发展的结果。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由于君王、儿子的父亲没有预判与防备之心,不曾早早辨别清楚真相。坤卦说:“脚踏在薄霜上,就预知到坚厚的冰层快要冻结成了。”比喻阴柔事物发展转化成险恶事件是一种循序渐进的趋向,要善于根据眼前细微的征兆预判事物发展的趋势或方向,防范可能出现的问题。

“直”体现着品性纯正端方的正直,“方”体现着行为遵循一定的法则。君子要善于以纯正端方的品性加强个人内在的自我修养,通过恭敬谨慎来矫正思想上的偏差;善于用法则与伦理来规范社会交往中的外在行为,以道义的法则来规范外在行为上的悖乱。如果人人以“直”与“方”的道德规范严格自律,胸怀虔敬、道义之心,就能使美德在社会上广泛流布而不孤立(德不孤)。这是做人拥有驯顺柔美德行的内在基本要求。君子效仿大地,拥有正直、方正、广博的胸怀和品格,如果通过修炼拥有了这些美好的品德,纵然不为人们所了解,也没有什么不利的,因为人们不会怀疑他的行为。

“阴”比喻臣子,虽有美好的德行,但宜深藏含隐,从而服务于君王,而不自居有功。这是地道的原则,也是妻道的原则,同样是臣道的原则。地道不能单独地完成生育万物的功业,地顺天的道理表明成功不归己有而要替天效劳、奉事至终。这是为什么呢?《周易集解》引宋衷曰:“臣子虽有才美,含藏以从其上,不敢有所成名也。地得终天功,臣得终军事,妇得终夫业,故曰‘而代有终也’。”

天地阴阳之气交合变化,催发草木滋生、繁衍、茂盛;天地阴阳之气阻隔不通,世道乖隔,贤人就会隐退。坤卦说:“扎紧了口袋,如缄口不言。免遭咎害,也不求赞誉。”意在谨慎。

君子的美好品德,好比黄色,中和、通达事理,身居正确、恰当的位置,才美蕴含在内心里,流畅在四肢,表现在行动上,扩大在事业中,这是最为美好的美质,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阴的势力对阳的势力产生怀疑,必然发生争斗冲突。因为阴极盛而嫌弃自己没有阳刚因素,所以把极致之“阴”一并称作“龙”。其实阴并未脱离其属类,所以又称为血,血即阴类。所谓玄黄,天玄地黄,是天地交相混合的色彩。这是一个比喻,说明处于主宰地位的君王或领导与处于附属依从关系的子民要摆正位置,处理好相互关系,否则,具有阳刚之性的统治者与具有阴柔之性的臣属子民一旦发生矛盾,下面怀疑上面、抵触上面,就会发生混乱的斗争。

争斗之端,起于疑惑之心。阴与阳配合,创造生命的奇迹。阴与阳若不相亲和,天下将陷于纷争。

泱泱中华称为中国,是讲究“中和之道”(即中庸之道)的国家,文明源远流长,民众有着正确的善恶观,这是团结凝聚民众的核心所在,体现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文言传》揭示的善恶观充满深刻的辩证思想:一是恶小不积身不灭,善小不积名不扬。《系辞下》曰:“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说的意思是,不做大量有益的事情就不能成为一个声誉卓著的人,不干坏事就不会成为毁灭自己的人。品行不好的人认为,一般的好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益处而不去做,认为一般的坏事对自己来说没有多大损害而不去改正。所以坏事做多了而无法回避责任,罪恶大了也无法得到宽恕。分析一些人所犯的错误,最初都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事开始,日积月累,由小到大,最后酿成了大错,遗恨终生。任何人都要引以为戒,在所谓的小事面前注意把握好自己,从一言一行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切实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

二是积善之家有余庆,不善之家有余殃。庆为“福”,殃为“灾祸”。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是以儒、释、道三家为主流。儒、释、道三家都非常重视因果。“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就是从因果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承受福报。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一个家庭的兴衰与道德素养培植有直接的关系,很多家庭出现的不幸与此有着必然的关系。好事做得多了善根就不断地增长,福报就越大越多,家庭就会和谐富足,精神和物质都会得到极大的丰收。坏事做得多了,日久天长,罪恶积盛,总有一天爆发,到那时为时已晚。善的世界是博大的,善的力量是无边的,善可以得到善的回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关于这个问题,《周易正义》有更精辟的阐释:“臣弑其君,子弑其父,非一朝一夕之故,其所由来者渐矣,由辩之不早辩也。《易》曰:‘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也。孔颖达疏:‘其所由来者渐矣’者,言弑君弑父,非一朝一夕率然而起,其祸患所从来者积渐久远矣。‘由辩之不早辩’者,臣子所以久包祸心,由君父欲辩明之事,不早分辩故也。此戒君父防臣子之恶。‘盖言顺’者,言此‘履霜,坚冰至’,盖言顺习阴恶之道,积微而不已,乃致此弑害。称‘盖’者是疑之辞。凡万事之起,皆从小至大,从微至著,故上文善恶并言,今独言弑君弑父有渐者,以阴主柔顺,积柔不已,乃终至祸乱,故特于坤之初六言之,欲戒其防柔弱之初,又阴为弑害,故寄此以明义。”

其实,关于福与祸辩证关系的认识,老子深刻认识到“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韩非子《解老第二十》对此进行了深刻揭示:“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思虑熟;思虑熟,则得事理。行端直,则无祸害;无祸害,则尽天年。得事理,则必成功。

尽天年,则全而寿。必成功,则富与贵。全寿富贵之谓福。而福本于有祸。故曰:‘祸兮福之所倚。’以成其功也。人有福,则富贵至;富贵至,则衣食美;衣食美,则骄心生;骄心生,则行邪僻而动弃理。行邪僻,则身夭死;动弃理,则无成功。夫内有死夭之难而外无成功之名者,大祸也。而祸本生于有福。故曰:‘福兮祸之所伏。’”

对此,我作了一首《福祸歌》:

福祸相倚而相因,自然中正无妄心;吝凶悔吉端动机,福祸从来由内心;柔正知足远灾祸,偏枉贪婪欲焚身;素朴淡定与人善,奉献少取结福音。

《菜根谭》云:“善根暗长,恶损潜消”—为善不见其益,如草里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恶小不积身不灭,善小不积名不扬”“积善之家有余庆,不善之家有余殃”揭示了善与恶的辩证关系与因果轮回关系,其核心是启示人们人心向好、人心向善,从细微处积累,积善远恶,才会家和国兴,增强凝聚力。

可以看出,道德修身,积善远恶,经世济民,是《易经》的主线。

两卦的解读揭示一阴一阳之谓道,阴阳交合衍生万物,历史发端于阴阳相互作用。人类文明也起源于阴阳交合作用。

现代哲学家冯友兰在《中国哲学简史》中说,所谓的“阳”,本义是阳光,或任何与阳光相连的事物。“阴”的本义则是指没有阳光的阴影或黑暗。后来,它们的含义逐渐发展成为宇宙中的两种相反相成的力量。

阳代表男性、主动、热、光明、干燥、坚硬等;阴则代表女性、被动、冷、阴暗、柔弱等。宇宙一切现象都是由矛盾对立统一着的阴阳两种因素、两种力量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乾元阳刚主生发创造,坤元雌柔厚德载物堪当负载,二者乃阴阳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共同创造衍生了万事万物。

定位是根本性的问题,是人生的大问题,也是做任何事业的大问题,其核心:一是位置,也叫定位,要适当;二是角度,从哪个点或面看问题与分析问题,要准确;三是立场,认准的合理目标,要坚定追求;四是原则,在大是大非面前,原则性要鲜明。

《易经》诸卦诸爻就是揭示这些方面的问题。人生成长,衍物干事,都要定位准确,把握好方向,秉持做人做事的根本原则,时刻加强美德修养,才能成就完美的人生,成就所追求的事业,奠定人类文明绵延不绝的根基。

坤卦警语箴言

坤卦地道柔而刚厚德载物广蓄养牝马柔顺坚贞固臣妻宜正亦端方恪守中道利永贞广蓄美德人敬仰履霜坚冰微知著识远绸缪高素养直方广大无不利地广德厚发热光内蕴美德守正道无成有终智慧广括囊无咎亦无誉谨言慎行避祸殃黄裳元吉守中道龙战于野血玄黄怀才佐君利永贞万事善终功不抢恶小不积身不灭善小不积名不扬积善之家有余庆不善之家有余殃乾元创造坤负载阴阳为朋变万方诺亚方舟乃神话万古历史起阴阳

最新小说: 遮天之女帝的绊脚石 主角霍海云晴 极品龙婿龙辰(龙辰楚婉柔) 龙血丹尊叶辰(叶辰沈雁凡) 无敌古仙医叶飞 五宝爹地甜宠妈陆南烟顾北寒 万古第一杀神苏玄 燃情辣妻携宝归来沈蔓歌叶南弦 当霸总一家穿越到古代后庄静初褚南玹 云晴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