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119(1 / 1)

宝宝们~购买60%以上, 或者睡上一觉就能看到正常章节啦!

一只大山猪才卖了四贯多呢!

然而,尽管有这么多钱,要想买足全村老老少少三百余口用的丝绵,还是远远不够的。

就在虞峰咬咬牙,打算将丝绵换成麻絮的时候,苏页再次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哗啦”一声脆响,几张薄薄的金叶子落到了柜台上。

不仅是虞峰, 就连掌柜眼睛都亮了起来——光看这色泽就知道是足金,即便用等量的半两钱来换, 实际都是比不上的。

苏页的表情一如既往的淡定,“丝绵和麻絮各来一半, 还有村里人惯爱买来做冬衣的布匹, 四贯钱再加这些金叶子, 能买多少买多少。”

“好嘞, 二位稍等!”掌柜喜滋滋地把金叶子收起来, 亲自吩咐伙计去准备了。

虞峰握着手上仅剩的一贯钱并二百文零的,既感激, 又纠结, “小页子, 怎么也不能让你花这个钱……”

苏页挑了挑眉,故意说道:“你要跟清算?”

“不、不是。”虞峰把头摇成波浪鼓。

苏页白了他一眼, “别在这杵着了, 推车去。”

“诶!”虞峰咧开嘴, 兴高采烈地去了。

看着汉子高大的背影, 苏页唇边印上一丝浅笑。

他并非是那种滥好心之人,此次把全部家当拿出来,实际是为了报答虞峰的救命与收留之恩。

虞峰没有推辞,也没有嫌他乱花钱,可见两个人对待金钱的观点是一致的,这倒让苏页心情十分愉悦。

这个时代还没有轧花机,丝绵和麻絮都是散的,掌柜送了他们两大块油布,把东西包好了装到平板车上,一下子就占满了。

虞峰推着平板车,笑呵呵地说道:“这两块布倒是不赖,阴天下雨地还能盖到棚顶上防漏水。”

想到即将而来的冬天,苏页就有些头疼,没有暖气、没有空调,他这个畏寒的体质可怎么熬?

从布坊出来,刚好看到一个卖肉的摊子。

苏页想起家里没油了,便说道:“买些肥肉吧,回去熬油。”

“好。”

摊上的肥瘦肉是分开卖的,另外还有下水、猪皮等物,卖得十分便宜。

苏页想起虞峰先前的话,心思一动,买了一大盆猪皮。

之后,两个人到铁匠铺里买了一口大铁锅,置办了些陶盆瓦罐,又买了些粟米、白面,外加火烛之物,刚刚到手的钱变花得只剩了二百文。

别管苏页说买什么,虞峰就只管掏钱,丝毫不带犹豫的。

就连卖火烛的大娘都说:“小伙一看就是个疼媳妇的!”

虞峰只是呵呵地笑,并不解释。

苏页脸都没有红一下,权当没听见似的。

他长得俊俏,又不再刻意做汉子打扮,和虞峰站在一起被人误会也是常有的,若是次次都解释,恐怕得把嘴皮子磨破了。

苏页丝毫不知道,他这种豁达的作派反而为他挡去了不少麻烦。

自从他从侯府跑出来之后,苏家一直在派人找他。

对方理所当然的认为苏夜阑流亡在外,定然不会暴露自己双儿的身份,于是便把关注点放在了独身一人的年轻汉子身上,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

苏氏族长死都想不到,苏页不仅恢复了双儿的身份,还改名换姓落了户籍。

即便有人打听过来,也只知道虞家村多了个外来人口,是虞峰内定的小媳妇。

身娇体贵的年轻男人?没有。

*

两个人回村之后,迎面碰上从外面挖里菜回来的苏花大娘等人。

女人们看着他们车上的盆盆罐罐,笑着调侃道:“到底得有个掌家的,这不,小日子眼看着就红红火火地过起来了!”

苏花大娘注意到那两个大包裹,好奇地问道:“这是啥?怪大的。”

“是丝绵和布匹。”

“丝绵?”女人们吃了一惊,“怎么买这么多?”

虞峰笑呵呵地说道:“村里人多,我和小页子商量着,怎么也得合上一人一件冬衣才成。”

苏花大娘一听,眼睛立马竖了起来,“你哪儿来那么多钱?竟然买这么多丝绵!”

“是、是小页子的……”虞峰也觉得有些丢脸,说得声音很小,“只有一半丝绵,剩下的都是麻絮。”

苏花大娘还想再骂,苏页适时站出来,说道:“东西已经买回来了,还得劳烦婶子大娘们忙上几日——我和虞峰都不会针线。”

苏花大娘的气势立马弱了下来,“村里人,塞些芦花、柳絮就过冬了,哪里用得着花这个钱?”

女人们纷纷应和。

“是虞峰的一点心意。”

“钱是小页子掏的!”

“下次可别乱花了,有钱留着过日子。”

苏花大娘嘟囔了一句,把偌大的油布包扯到怀里,身子一转,眼圈瞬间便红了。

女人们在旁边帮她抬着,泪花浅的,躲到旁边悄悄地抹起了眼泪。

苏页轻轻地叹了口气。

旁边伸过来一只温热的大手,手的主人带着一如既往的笑,“走吧,回家。”

苏页点了点头,嗯,回家。

***

趁着天气晴好,苏页一早就将石耳清洗干净,用竹箩剩着,晒到了棚子顶上。

回来之后翻了翻,再晒上一天,便能收起来了。

虞峰去村西的竹林里砍了几根粗壮的竹子,俩人商量着在草棚旁边搭个小竹棚,盘个灶台,放上大铁锅,再做些木架子之类的放锅碗瓢盆,便是正正经经的厨房。

虞峰上上下下忙活的工夫,苏页也没闲着。

棚子里正好有个小盘磨,大概是上一任主人留下来的,他让虞峰帮忙抬到外面,好好地洗涮一番,正好能用。

苏页一早就泡好了黄豆,原本是想炒着吃的,刚好买了猪皮,他便有了别的主意。

苏页第一次亲眼见到磨盘,起初不会用,虞峰示范了一回,他便渐渐地上手了。

黄澄澄的豆子从中间的小孔里放下去,握着磨盘上的木把摇一摇,出来的就是奶白色的浓浆。

旁边放着个红泥小炉,苏花大娘给的那口小铁锅架在上面,此时正咕噜咕噜冒着泡。

苏页将处理好的豆浆放到大碗里,隔水加热,同时撤了些柴,改成小火。

豆浆表面慢慢凝出一层膜,色泽差不多的时候,拿筷了一拎,晾到旁边的竹架上,静置一会儿便是一条劲道的腐竹。

苏页只在网上看到过攻略,第一次尝试着做,没想到还挺成功。

好看的双儿,即便是做饭的场景都赏心悦目。

虞峰干着活,时不时看他两眼,心里美得冒泡泡。

*

之前虞峰说要进山打猎的时候便是为了给村民们改善改善伙食。还有帮着抬猪的那些汉子们,也不能装聋作哑没有表示。

为了足够全村人吃,苏页和虞峰轮流着,熬腐竹熬到大半夜。

等到腐竹晾得差不多的时候,恰好大锅里的猪皮也炖软了,苏页便把腐竹、泡发的石耳一并放进去,卤了整整一锅。

一大清早,虞家村的人们便闻到浓浓的肉香,他们还以为是在做梦——这年头,即便是有钱人家也做不出这么香的肉味!

之后被虞峰叫到家里,看到那一锅“肉”,村民们显些把眼珠子瞪出来。

小孩子们高兴得像是过年一样,老人们也笑得满脸褶子。

女人们忙活着摆桌子、盛饭,一切都安排好了,她们才凑成一堆,小口小口夹着吃。

虞峰到临村给那些兄弟们送肉去了,不用苏页说,女人们便主动给他留了满满一盆。

苏页给人的感觉略高冷,来了村子好几日都没人敢主动跟他说话。

眼下实在忍不住心里的好气,有人鼓起勇气问道:“页小哥,这是啥肉?吃着甚是绵软!”

“不是肉,这个叫‘腐竹’,和猪皮、猪脚或者五花肉一起炖容易入味。”

苏页虽然不苛言笑,答得却十分细致,那个挑起话头的婶子悄悄地松了口气。

有人又问:“腐竹?是竹子上长的吗?”

“不是。”苏页露出浅浅的笑,“是用黄豆做的。”

大伙一听,狠狠地吃了一惊。

在他们的印象里,黄豆只能用热锅炒了吃,牙口不好的还吃不成,顶多当个零嘴,连正经粮食都不算,还能做出肉味来?

“这、这模样也不像啊!”有人夹起一块腐竹,左看右看,怎么都想不通。

苏页没有嘲笑他们,而是用略为清冷的声音,耐心地把腐竹的制作过程讲了一遍。

村民们听完,纷纷感叹道:“这样一来,就算没钱也能尝到肉味了!”

“可不是么,以后逢年过节咱们就做些腐竹来吃,不比吃肉差,还便宜!”

毫不夸张地说,这些村民有可能一辈子也吃不上一回猪肉。苏页的到来,就像是给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经过这件事,村民们对苏页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

有人说,“页小哥看着不爱理人,说起话来也是挺和气的嘛!”

“人家也不叫‘不爱理人’,到底是双儿,性子腼腆不爱说话罢了。”

“就是就是!以后再碰上了,咱们主动找他说话。”

于是,等到苏页再到田边挖野菜、采菌子的时候,总能碰到热情的大妈大婶。

虽然偶尔有些难以招架,总归是比较开心的——大妈们还会告诉他哪里野菜多呢!

谷杆歪歪斜斜地立在土里,穗子不知被谁撸去。杂草高过了庄稼好大一截,此时大多结了种子,来年不知道要长出多少子子孙孙来。

苏页看着面前的荒地,沉默不语。

虞峰拍着胸脯保证,“明日,不,今日我就把地收拾出来,咱们种上水萝卜、辣菜头,一准儿够吃一个冬天!”

苏页默默地点了点头,扭头看向地边上那个四处漏风的草棚。

虞峰忙道:“这个原本是看瓜人住的棚子,虽然看着破,用的都是好木头,外面刷着防虫的树胶,大娘她们也时常过来清理——我这就把它修好!”

最新小说: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 岂言不相思 望眼欲穿 天价萌妻 都市医仙 重生之心动 我自地狱来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