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敏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乱世农家女 > 第二十八章:书院面试

第二十八章:书院面试(1 / 1)

&12288;&12288;姐弟三人从镇上回到简陋却温馨的小茅屋,第一次这简陋居的有了家的归属感,每个人的心里都仿佛燃烧着一把希望的小火苗。

&12288;&12288;以后的日子,茯苓便每日和弟弟妹妹在家里浇浇菜,养养鸡,遛遛狗,隔几天做一次松花蛋拿去换点银子,或是抽时间去布庄谋划一番。

&12288;&12288;大部分时间便是变着花样的倒腾美食,有些做些绿豆糕,有时买些羊肉加些自家园子里的蔬菜在家里涮个火锅,还有的时候和弟弟妹妹一起带着小黄狗“好日子”一起去水库里钓钓龙虾,捉捉河蟹。

&12288;&12288;日子过得飞快,不知不觉中已然到了农历六月。

&12288;&12288;天气逐渐炎热起来,不过住在小茅屋里倒还不觉得炎热,只是偶尔会感觉到有些闷。

&12288;&12288;转眼到了弟弟妹妹去书院面试的日子。

&12288;&12288;六月初十这天是翰林书院一年一度的面试日。所有想要进入书院读书的学子须经过书院院长孙夫子亲自面试。

&12288;&12288;这天茯苓特意给弟弟妹妹打扮得格外精神,弟弟是一套深蓝色的长衫,妹妹刚是一袭浅蓝色的长裙,都是用崭新的细棉布做的,这样的装束和打扮,既不会太老气又不至于太张扬。希望可以博得夫子的好印象,起码不会在形象上扣分。

&12288;&12288;而大伯家的次子易文韬也在此次面试的众多学子之中,一同前来的还有茯苓的大伯。

&12288;&12288;翰林书院是镇上最好的书院,没有之一。院长孙立仁,前朝科举进士出身,德才兼备,曾在朝廷为官数年,因为人耿直不懂变通,故仕途不顺,便提前告老还乡。

&12288;&12288;翰林书院就是孙夫子还乡后一手创办的,院里的几个授课的先生也都是镇上知名的文人,个个举人出身,每年经由翰林书院考中童子试的秀才中,十之二三为翰林书院所出。

&12288;&12288;翰林书院选拔学子与别的书院不同,从不问你出身高贵低贱、是否有名师启蒙,也不让学子熟读熟背四书五经,他们选拔录取学生的标准首先是德,其次是才学。

&12288;&12288;书院还提倡学以致用,不提倡读死书,死读书。

&12288;&12288;每一个进入书院读书的学子,须得经过孙夫子亲自面试,哪怕是官宦子弟都无一例外,如果品行不过关,即便学问再好也不得录用。

&12288;&12288;书院里清一色的男孩子,院里除了读书以外,还提供食宿。本来书院是不收女子的,听闻孙夫子的小孙女孙碧柔也在学堂读书,想来孙夫子对女子读书也是不排斥的,便带小妹来试试运气。

&12288;&12288;一大早上还没开始面试,书院外面便被前来面试的学子们黑压压的围了个水泄不通。这么多人中只择优录取十名学子,可见竞争力之大。

&12288;&12288;据说这些学子都是由乡绅或是镇上知名文人做保举荐才有资格参加此次面试,而二弟和小妹的举荐人便是许老板。

&12288;&12288;而为何刚直不阿的孙夫子会对许老板一个粗通文墨的商人如此另眼相待,卖许老板这么大一个人情?说来话长了,这就要从许老板的爷爷说起了。

&12288;&12288;据说当年孙夫子年幼家贫,而孙夫子的的父亲曾在许老板家里做长工,许老板的祖父常常看见年幼的孙夫子偷偷趴窗口看夫子教许老板读书习字。

&12288;&12288;无奈许老板没有读书天分,而每日偷师的孙夫子却习得一手好字,出口成章。许老板的祖父爱惜人才,一直资助孙夫子参加乡试、会试,考中了秀才和举人,直至参加殿试中了举人。

&12288;&12288;后告老还乡的孙夫子感念当年许老先生的知遇之恩,故有意将许老先生的孙子,也就是许老板的儿子许青云安置在书院内并悉心教导。

&12288;&12288;想来这孙夫子也并非完全不懂变通的一个人,多半是太清高了罢。

&12288;&12288;上午第一场面试开始,端坐前方正中的孙夫子给在坐的各位前来面试的学子当场出了一道对联:“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2288;&12288;一时间各位学子冥思苦想下联,整个考场静得一根针掉在地上都听得见。

&12288;&12288;这时大伯家的易文韬第一个举手作答,只见他从容起身,微微颔首,吐字如珠的出对下联:“山色水色烟霞色,皆空。”

&12288;&12288;其余学子皆是一副醍醐灌顶状的恍然大悟神色。孙夫子也一副赞赏有加的表情。

&12288;&12288;这时只见二弟轻盈起身,抬首面向孙夫子和众位先生,语调不高却铿锵有力:“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2288;&12288;孙夫子和众们先生皆是一惊,都不禁为小小年纪有如此胸怀家国的学子情怀所折服,交口称赞。

&12288;&12288;第二场考试是考算术。

&12288;&12288;孙夫子出了一道算术题:3348÷93+15-17,最快得出答案的胜出。

&12288;&12288;座下众位学子皆从随身的包裹里掏出算盘,噼里啪啦的打了起来,整个书院皆是“叭叭”的算盘声。

&12288;&12288;正在众人埋头计算的当口,小妹第一个举起手来,吐字如兰的报出了“34“这个数字。

&12288;&12288;而二弟也在纸上画了两笔之后答曰:34。

&12288;&12288;众人皆瞠目:这两个孩童甚至没用算盘就得出了正确答案,而且比珠算还要快!

&12288;&12288;茯苓却是心中了解:二弟是用自己教的十进制算法用竖式算出来的,而小妹是用自己教的快速心算法。方法不同却是殊途同归。

&12288;&12288;第三场考试是要求每位学子在一柱香的时间里介绍自己,并说出至少一个录取自己的理由。

&12288;&12288;每个考生当然都竭尽所能的夸赞自己的特长与优势了,什么经天纬地栋梁之才啦,什么学富五车、国士无双啦,什么满腹经纶、经明行修啦,什么德才兼备、雄才大略呀,茯苓听得腻味的很。

&12288;&12288;轮到大伯家的易文韬时,没想到他倒是低调,没有长篇大论,只是简明扼要的表明了自己身为一个学子的求知心,和如今的时局中报效国家的赤子心。

&12288;&12288;说得茯苓都差点感动的热泪盈眶,要不是想到平日里他父母作恶时他冷漠袖手旁观的嘴脸,茯苓都差点信了他。

&12288;&12288;可见这人生如戏,全凭演技。

&12288;&12288;到二弟易靖廉的时候,只见他不卑不亢的走上前,面向孙夫子和众位先生,言辞诚恳:“古来对圣贤乃至德高望重之人无外乎一个评判标准:仁、义、礼、智、信。”

&12288;&12288;在学生看来,世界大同是为仁,祖国山河是为义,家国天下是为礼,刚柔相济是为智,一诺千金是为信”,而要做到这几点,不读书或是读死书都是做不到的。

&12288;&12288;这也是学生想来翰林书院读书的目的所在。如若书院允我在此读书,我便用我毕生来努力诠释这几个字的含义,学生虽无经天纬地之才,但却有读书明智誓死报国之心。

&12288;&12288;孙夫子和众位先生认出这便是初试时胸怀家国的那位学子。

&12288;&12288;轮到小妹上场时,但见平日小家碧玉状的紫苏这会儿却丝毫不怯场。

&12288;&12288;她小小的身子缓步上前,微微俯身向孙夫子和众先生施了一礼,朗声道:“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可在我看来,无才有德之人却并不多见,而无才无知之人却并不少。”

&12288;&12288;“读书可以明智亦可以明礼,可礼教规矩却偏要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不读书的女子或许可以做到明礼,那是本性和家教使然,却又如何无师自通以明智?”

&12288;&12288;“谁说巾帼非要让须眉,谁说女子不如男?国正当用人之际,又何分男女?”

&12288;&12288;小妹一番掷地有声的心声表述,让在座的各位先生不禁由最开始的微微震怒,到沉思之后的认同,最后到赞许和首肯。

&12288;&12288;孙夫子震惊与一个小小女娃便有如此气概和远大抱负,当即破例同意招收小妹易紫苏在书院与孙夫子的孙女孙碧柔一起读书,食宿就在书院的一隅雅室内。

&12288;&12288;而当日放榜出来入围的十名学子名单里,二弟易靖廉赫然在列。其中竟然也包括大伯家的易文韬。

&12288;&12288;边上围观的茯苓不禁为弟弟妹妹气定神闲的回答而倾倒,激动得热泪盈眶。在引以为傲的同时,也为两人即将离开自己独立生活而有些担心和失落。

&12288;&12288;弟弟妹妹两个人每月的束修和食宿加一起,每个月每人3两银子,两个人一共需要六两。虽然有布庄每月有五两银子的收入,加上茯苓去集市再每个月卖松花蛋和蔬菜的收入,维持两人的开支不成问题。

&12288;&12288;然而家里还会有其他的支出项目,比如换季的时候给弟弟妹妹添置衣裳,茅屋在这个冬季来临之前也要做大的修缮了,还有原先计划的在镇上买栋宅子的,现在看来也要暂且搁置了。

&12288;&12288;以后的日子须得开源节流才行。

&12288;&12288;书院开学的日子定在六月十五,还有十来天的时间,茯苓在给弟弟妹妹准备读书要用的一应文具和生活用品外,便尽可能多抽一些时间陪陪弟弟妹妹。

&12288;&12288;虽有些不舍,但茯苓明白,该放手时须得放手,每个人要走的路不同,这才是对自己所爱的人最好的成全。

&12288;&12288;

最新小说: 天价萌妻 我自地狱来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势不可挡 都市医仙 岂言不相思 望眼欲穿 重生之心动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