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敏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乱世农家女 > 第十三章:睿王的身世

第十三章:睿王的身世(1 / 1)

&12288;&12288;“一城繁华半城烟,多少世人醉里仙。驰道杨花满御沟,红妆漫绾上青楼。”

&12288;&12288;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普通百姓生活的困苦,梁人为了生计卖儿卖女、十室九空的画面,你很难想像这样歌舞升平、纸醉金迷的城池风貌说是的大梁的帝都长安。

&12288;&12288;远处一顶华贵的青丝软轿由远及近路过人声鼎沸、车水马龙的喧嚣街市,轿撵内一位眉目冷峻、面如冠玉的年轻公子挑起轿帘,不由的轻声叹息:“素来常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花’,如今不知将要亡国的又何止商女!”

&12288;&12288;帝都之内繁华依旧,殊不知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2288;&12288;早已不问政事的皇帝每天只知寄情于声色,却任用奸佞枉杀忠良,不顾百姓生活水深火热,不管内忧外患之下的国之大厦将倾。

&12288;&12288;梁帝魏岷,年近花甲,且不说后宫佳丽三千,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单是每隔半年就选出充实后宫的秀女,没有名分的待寝婢女更是数不胜数。

&12288;&12288;魏帝姬妾众多,膝下子嗣也自然不少,一共有九子七女,但皇后无所出,梁帝近几年的宠妃芸妃虽得宠,但也无子嗣,而各有子嗣的妃嫔之间又一直在争宠博弈,故储君之位一直空缺。

&12288;&12288;文德十一年的仲秋这天正午,虽是艳阳高照,但因酷暑已过,浅秋初至,故而在这北方的都城里却是个难得的好时节。

&12288;&12288;秋高气爽,碧草如茵的大梁皇宫。

&12288;&12288;潋翠阁内,一众歌伎轻歌曼舞,水袖招展,梁帝坐在大殿正中,紧绷的脸上看不出一丝喜悦。

&12288;&12288;今日是七皇子魏轩睿二十岁及冠的大日子,梁帝平素虽不喜七皇子,但碍于礼节,及冠宴还是要为他办的,左右中秋佳节也是要与各宫妃嫔和一众皇子、公主们聚聚的,索性也就放在一起。

&12288;&12288;虽在宴会之前申明是为七皇子准备的及冠礼,可是宴会中除了一些必走的宫廷礼节由礼官操办走场以外,坐落在最不起眼的角落里,自斟自饮的喝着闷酒的七皇子,倒像是一个与这里无关的人。

&12288;&12288;任凭其他皇子公主为博父皇一笑而使出浑身解数,我自岿然不动。

&12288;&12288;众人皆醉我独醒,众乐乐倒不如独乐乐,有时候自斟自饮却是别有一番风味。

&12288;&12288;争宠邀功的事,他从不屑于参于。

&12288;&12288;要说皇帝为何如此冷落和不待见七皇子,恐怕要从七皇子的母亲霓妃娘娘进宫之前说起。

&12288;&12288;二十年前:

&12288;&12288;入宫之前的霓妃娘娘乃文臣龙华阁大学士之女安之栋的掌上明珠,姓安名静秋,不仅容貌生的是倾国倾城,更为难得是她学富五车,不仅对文学、算术等大梁男子所精通的学识有很深的研究,更是精通吐番、波斯等多国语言文字,是大梁、北燕、西凉一致公认的第一才女,多少文人雅士、王公贵胄重礼虔诚求娶,无奈即便踏破了门槛,她也不为所动。

&12288;&12288;安家之女静秋,立誓要以德才取人,可前来求亲之人如过江之鲫,却无一人在她才华之上。

&12288;&12288;终于有一日,史官赵景的儿子赵均前来提亲,并在与安静秋的文试切磋中,略胜一筹。

&12288;&12288;赵均不仅诗书满腹又一表人才,且与安家同是书香门第,门当户对。

&12288;&12288;安大学士欣然应允了女儿安静秋和赵均的婚事,并与赵家商定后择吉日准备完婚。

&12288;&12288;一个落霞满天的傍晚,梁帝魏岷偶然邂逅了安静秋,当即惊为天人,并吟诗一首:

&12288;&12288;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

&12288;&12288;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12288;&12288;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12288;&12288;佳人难再得!

&12288;&12288;随后皇帝便魂不守舍的回了宫。

&12288;&12288;回宫后三日,“食不知味”,眼前尽是安家女儿“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清丽模样。

&12288;&12288;当时已年逾不惑的梁帝便做了一个决定,派皇宫的内卫冲进安大学士府以切磋诗词为由“请”走了安静秋,并于当晚就在宫中强行临幸了,想到那日初见佳人时的满天落霞,遂封为霓妃。

&12288;&12288;安静秋性情刚烈倔强,不甘就此受辱后在深宫之中虚度余生,本想一走了之,无奈又怕因己一人之过牵连安氏满门,只得委屈求全,强颜欢笑。

&12288;&12288;赵均闻讯后,气愤交加又束手无策,当即吐血晕倒后一病不起,三个月后忧思成疾,郁郁而终。

&12288;&12288;而霓妃每日在宫中郁郁寡欢,听闻自己的心上人病故的噩耗,悲痛万分,想追随其而去,无奈发现已经怀上了小皇子。

&12288;&12288;念及腹中尚未出世的孩子,霓妃强忍悲痛直至诞下七皇子。

&12288;&12288;七皇子从小就遗传了霓妃的好基因,仪表堂堂,机智过人,不似皇上那般相貌平庸。

&12288;&12288;七皇子的出世,加之皇帝对霓妃原先的宠爱,渐渐就变成了专宠,却也因此招来其他妃嫔的嫉恨。

&12288;&12288;一日霓妃在后花园独自赏花游玩时被打晕,醒来后发现已**于一名御前侍卫,却又恰巧被闻讯赶来的皇帝当场捉奸。

&12288;&12288;皇帝一怒之下当场砍了御前侍卫,并赐霓妃一丈白绫自裁。

&12288;&12288;霓妃自觉冤屈,可一回想生前种种,自知活着无意义,便毅然决然赴死。当时七皇子年仅五岁。

&12288;&12288;霓妃死后,七皇子在太傅左瑜的悉心教导下,15岁已然是个文武全才,论文采和治国韬略,一众皇子无出其右。论习武打仗、统兵谋略,文臣武将们也交口称赞。

&12288;&12288;且七皇子生的英姿飒爽,仪表不凡,梁帝对他也是青眼有加,并视其为储君不二人选。

&12288;&12288;宫中有子嗣的妃嫔为子争储,故意散播七皇子乃当初霓妃与侍卫私通所生,加之皇帝疑心病重,自觉七皇子与自己并无半分肖似,于是对七皇子的厌恶日甚。

&12288;&12288;而今即便是七皇子的及冠礼,梁帝也无心为他取封号,便取其名末字“睿”册封为睿王,封地则是炎城、白水坡、乌山一线等边塞苦寒之地。

&12288;&12288;梁帝此举一方面无疑是表明和宣示了七皇子再无争储机会,另一方面也不用担心他的势力会威胁到皇权。

&12288;&12288;北疆边塞如今朝不保夕,派其他任何一位皇子去魏帝都于心不忍,七皇子是最好的人选,万一被燕人所杀,也省得他亲自动手为百姓和后人诟病。

&12288;&12288;自北疆原守将文飞被下令斩杀后至今已近两年,再未派新的守将至北疆继任。

&12288;&12288;而如今边境防守空虚,故而北燕盗匪经常性光顾北疆边境的一些村镇,百姓怨声载道,苦不堪言。

&12288;&12288;派皇子去边塞,无疑也是对民心的一种安抚。

&12288;&12288;于是魏帝便下旨令他即日启程快马加鞭奔赴北疆赴任,没有皇帝召书和口谕不得擅自回京。

&12288;&12288;茯苓遇险那日是睿王上任半年后,盗匪作乱已稍有起色,从之前兵匪搜刮民脂民膏,军官强抢民女到现在的军纪严明,匪患减少,已是北疆两年内从未有过的。

&12288;&12288;百姓只闻睿王其名,却从未有幸亲眼所见其人。

&12288;&12288;那日从炎城追一伙盗匪,从乌池镇一直追至长乐村附近的青云山,因山间道路崎岖、地型复杂,盗匪不知所踪。却也因此阴差阳错救了茯苓和长乐村的村民们。

&12288;&12288;正是因为这次机缘巧合的舍命搭救,也才有了日后茯苓对睿王知恩图报的鼎立相助,也就助力和成就了睿王的雄心壮志,更是挽救了大梁百姓惨遭屠戮的命运,不过这是后话了。

&12288;&12288;

最新小说: 岂言不相思 我自地狱来 天歌·三生不负三世 天价萌妻 重生之心动 望眼欲穿 势不可挡 都市风云乔梁叶心仪 都市医仙 医妃倾天下元卿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