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天,天气晴好,天空明净的没有一丝云彩。
楚离率礼部尚书等七八位大臣骑马出京,在距离京都十里的迎客亭迎接北凉来贺寿的使臣。
本来算好的时辰,等上约莫半盏茶的工夫,北凉使臣就到了,可是等了足足两刻钟都不见有人来,楚离就没什么耐心了。
觉察到他的不耐烦,怕他掉头走人,礼部尚书忙道,“世子爷再等等,北凉使臣一会儿就到了。”
话音刚落,那边有声音传来,“我听到马蹄声了,跑的很急!”
礼部尚书就道,“肯定是北凉使臣到了。”
一边安抚楚离,一边让大家做好准备,不要懒懒散散的,叫北凉使臣们瞧了笑话。
大家严阵以待,不知道的还以为要打仗,不消一会儿,马蹄声越来越近。
习武之人,耳聪目明,远远的,楚离就看到有一队人骑马过来,很明显不是北凉使臣。
其实想也知道,北凉要是真那么急,就不用他们在这里一等半天了,人家还要一路欣赏大周美景,激发下吞并大周,将万里河山收归囊中的雄心壮志。
等人走近了,礼部尚书看清为首之人,眼睛睁大,“太……太子?”
可不就是太子,那一身象征太子身份的蟒袍,阳光下不能更扎眼了。
看到有人,骑马的队伍慢了下来,太子面无表情,可是他身后跟着的将军却大为吃惊,“只是剿匪归来而已,皇上竟派这么多大臣来迎接太子归来?”
来了好几位朝堂大臣,官阶比说话的将军还要高的都有,离京十里相迎,也不怕往自己脸上贴的金片太厚了!
礼部尚书下马道,“皇上派离王世子率臣等在此迎接北凉使臣。”
太子点点头,一夹马肚子就跑远了。
身后一群将军和官兵尾随,马蹄踏踏,掀起一阵灰尘。
顾涉也在迎接的队伍中,皇上怕礼部尚书劝不动楚离,所以把顾涉安排一起,顾涉是明澜的亲爹,楚离好歹要给自己的岳父几分薄面。
可是一群官兵骑马路过的时候,其中一人盯着他看了好几眼。
顾涉也注意到了,他身边的大臣问道,“是靖宁伯府旁支小辈?”
“不认得。”
顾涉摇头。
要是靖宁伯府旁支小辈,他肯定让他投在沐阳侯麾下,怎么会跑王将军军队中去呢。
顾涉没有多想,把这事抛诸脑后,他怎么也没想到,就这么一个小兵,差点给他惹上杀身之祸。
离京不过十里,而且是平坦的路,骑马很快就回京了,太子带了两位将军直奔御书房,向皇上禀告崇州情况。
彼时皇上正在批阅奏折,公公进来禀告道,“皇上,太子回来了,还有王将军麾下两名得力干将,在殿外等候召见。”
皇上愣了下,道,“让他们进来。”
这些天,崇州没有奏折送来,皇上也不知道崇州的情况。
他将手中奏折合上,太子昂首阔步的进来,他和两位将军跪下,给皇上见礼。
“平身。”
皇上声音醇厚,听不出喜怒。
太子起身,那两位将军还跪着,哽咽道,“皇上,王将军被人毒杀了。”
皇上不着痕迹的看了太子一眼,然后道,“这么大的事,怎么没有派人送奏折禀告于朕?!”
吴将军请罪道,“太后寿辰在即,太子怕送奏折进京,闹的人心惶惶,故将此事压下,等太后寿宴之后,再让人将王将军的尸骨送回京。”
王将军是赵家心腹,也同样是太后的心腹,在寿宴之前折损了这么一员大将军,太后怎么可能有心情过寿?
皇上点头道,“太子这样安排无不妥,此番剿匪有功,都有赏!”
太子和两位将军谢圣恩。
两位将军许久没有回京,想念家中妻儿,皇上让他们回去,留下太子问话。
太子连王将军都杀了,知道多少都禀告皇上,“崇州果然有问题,那些山匪训练有素,比军中将士还要军规严格,儿臣只暗查,没敢轻举妄动。”
不妄动是对的,皇上道,“王将军死了,两心腹将军都跟随你回了京,如今军务谁在管?”
太子回道,“是王将军麾下副将周成将军。”
周将军?
皇上仔细想了想,才想起这么一号人来,性子粗狂,孔武有力,似乎和离王还有两分私交?
不管怎么样,能断赵家和太后一臂,太子就立了大功。
有过则罚,有功当赏,太子能弃赵家,皇上倍感欣慰,自然不吝啬赏赐。
太子望着皇上,道,“父皇,母后她……。”
皇上眉头一沉,“你要给淑妃求情?”
太子心口一痛,那毕竟是他的母后,可是她做的那些事,实在不配母仪天下。
太子低敛了眉头道,“儿臣不敢。”
对于太子的识时务,皇上很满意,摆手道,“退下吧。”
太子恭敬的退出御书房,他本来是打算直接回东宫的,想了想,还是去了找了赵皇后……不对,应该是赵淑妃。
皇后已经从住了十几年的凤鸾宫搬到了长乐宫。
这宫殿是李贵妃帮赵皇后挑的,原本叫长春宫,李贵妃觉得这名字不好,请皇上更名叫长乐宫。
皇上准了。
长乐宫……
看到这几个字,长公主就会想起女儿的封号,长乐郡主。
长乐郡主可是因为清柔公主死的,没见一次,就会心痛一分,也更恨赵皇后和赵家。
这一招,不可谓不狠。
迈进长乐宫,看到赵淑妃一脸憔悴的模样,太子心疼,可很快就被那股恨意取代,“儿臣不过离京几天,母后怎么把后位给丢了?”
赵皇后拳头一紧,道,“这事不要再提!”
太子果然就不提了。
赵淑妃望着他,道,“王将军怎么死了?!”
消息还真灵通……
父皇都不知道,母妃在后宫里居然知道,真是讽刺。
太子摇头,“儿臣不知,将崇州山匪收编军中,儿臣将山匪打劫的家财和粮食原物奉还后,王将军打算离开崇州,儿臣摆酒替他践行,当时有不少将军在,喝的正高兴,王将军突然七窍流血……死了。”
想到那场景,太子浑身都哆嗦了一下,仿佛受惊不轻。
“儿臣怕有人行刺,安排好军中事务,就回京了,吴将军和刘将军率亲兵护送儿臣回京的。”
太子说的和赵淑妃知道的没有什么初入,赵淑妃道,“你这一趟去崇州,倒没什么不好,把山匪上缴的东西还给崇州百姓,收了民心,树了威望,对你稳固储君之位是好事。”
太子聆听教诲,但再也不会向以前那样放在心上,言听计从。
他很清楚,自己在赵家人心中的分量远远比不上赵翌,何况还有太后。
他靠不了任何人,他只能依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