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初建军制(1 / 1)

许家坞堡一役结束,李陵也算是为甄嬛报了灭门之恨。因为当初为了夺取甄家产业,带头排挤吞并甄家产业,并且下手最积极、最凶狠的便是许家了。其他家族虽说也有落井下石的行为,但是或多或少保留了一些底线,并未伤及到甄家族人,而许家不仅吞并甄家产业,还勾结黄巾追杀甄嬛及其兄长三人,若不是有欧阳和王洪二人保护,还有最后时刻甄嬛的二位兄长为她竖起了人肉盾牌,也许李陵也就见不到甄嬛了。因此,打扫战场、清点损益完毕,李陵便将许氏一门最后的一百余血脉的生杀大权交到了甄嬛手里,也希望他能在此事过后,彻底的解开心结,做回那无忧无虑的嬛儿。

最终的结果也没有出乎李陵的意料,心底也略微松了口气,他可不希望他的嬛儿被仇恨蒙蔽的双眼。甄嬛也没有让他失望,并没有将许氏的妇孺赶尽杀绝,也许心地善良的她根本也狠不下心去用同样的血腥手段去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她心里的仇恨到此时只剩下对许家这些失去亲人的妇孺们如今和自己一样悲惨遭遇的同情。只不过自己幸运的遇到了李儒大人,接着被带入了京师李府,还被李家视如己出,过上了更加优越的生活。此次又借助李家之力,荡平许家,最终大仇得报!而他们呢?他们会不会遇到像李儒那样的贵人?会不会存有报复之心?自己虽然不愿意再制造无谓的杀戮,但是更不愿意因为自己一时的善心让对自己有再造之恩的李家带来灾祸。

于是甄嬛找来蔡琰一同去和李陵商议,最终决定免去许氏族人的死罪,统统赐与“李”姓,妇人交由甄嬛和蔡琰她们去调教洗脑,以后做些农桑纺织之类的细活,至于那些冥顽不明的,再交由李陵处置。按照李陵的意思,对于那些顽固份子,干脆就直接干掉,或者当做奴隶卖掉,免得留下祸患。当然,关于要不要将他们充当军妓的想法也不是没有,裴元绍那家伙早就替自己选好目标了,更是直接向李陵提议建立常设的军妓机构。

说到军妓,自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管夷吾开办了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妓院(并且是国营妓院)之后,妓院的所有制从全民转为集体到多种经济成分并存。而到了汉代,似乎也有军妓一说。与李陵同名同姓的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他平生只打过一战,而这一战却是创造了我国封建历史上的一个军事奇迹,以五千步卒打得八万匈奴骑兵伤亡惨重,终因寡不敌众退入峡谷,又被数万匈奴大军截断退路。李陵率军战至武器折损、箭矢耗尽,士兵们就斩断车轮辐条当武器,甚至是赤手空拳对敌,连军吏们也只有短刀可用,最终成功突围南归的只有四百余人。而在进入峡谷之前,汉军之中似乎就出现了军妓的影子。

据《汉书·卷五十四·李广苏建传第二十四》记载:“陵且战且引,南行数日,抵山谷中。连战,士卒中矢伤,三创者载辇,两创者将车,一创者持兵战。陵曰:“吾士气少衰而鼓不起者,何也?军中岂有女子乎?”始军出时,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随军为卒妻妇,大匿车中。陵搜得,皆剑斩之。”

而这些女子究竟是什么人?文中交代乃“关东群盗妻子徙边者”,意思她们是一群因丈夫获罪而流放到边界上的女人。“随军为卒妻妇”,则是表明她们随军履行的就是做士卒妻子的职责。不过是人家罪犯的老婆,你一个外人拉来做妻子是何道理?这不就是强行征为“军妓”的行为吗?“大匿车中”则说明她们是被士卒们偷偷的藏匿在车内随军的。“陵搜得,皆剑斩之”说明行军之时携带军妓是违反规定的,更影响了士兵的战斗力。在李陵斩杀这些“军妓”之后,第二日再与匈奴对战,果然阵斩匈奴两千余人。

可见即使要设置“军妓”,也得从长计议,至少不能设置随军军妓,得让男人们把力气发泄到敌人身上去,可别浪费在女人身上,那就得不偿失了。至于驻地军妓,虽然李陵不反对,但是也不想亲自参与其中,即使对现在所处的这个世界和这个时代来说,只是一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情。可能心底还是担心嬛儿、蔡琰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吧,特别现在又多了个青楼出身的李馨儿,可别让她以为自己对女性同胞视如草芥那就惨了,在知道李馨儿一身不俗的武艺之后,再自己获得那满值属性之前,还得担心自己要受皮肉之苦呢。

甩开这些杂七杂八的思绪,又感叹了下西汉的那位李陵先祖,可惜他遇到的皇帝不是刘备,不然也不会在被俘一年后因武帝听信传言而遭受这灭门惨案,最终投降匈奴并迎娶了匈奴公主,让大汉又少了一个难得的将才——能以伍仟步卒敌八万匈奴骑兵,且杀敌数万。被匈奴单于看中即使不降也不加害,直到汉武帝灭了李陵满门后,单于还把女儿许配给他,封他为右校王,难道还不算是将才吗?也许说他是帅才其实也不为过吧。而自己现在正被人才紧缺的现状所困扰。目前武将倒是有了不少,可谋士却少得可怜,随军的仅仅贾诩一人。不过有一个好消息倒是让李陵的心情愉悦了不少。

原来在攻打许家坞堡一战,赵云方才学成下山,还怀揣着对战场的憧憬,眼瞅着众人冲锋陷阵,奋勇杀敌的英姿,心里也痒痒的,实在是羡慕得紧,恨不得也能马上披挂上阵,感受战场。可李陵摆明了把赵云当做是李家的贵客,压根就没有使唤他帮忙的打算,让赵云是无可奈何。

可这一战过后,又让赵云不仅见识到了李陵部队的战力,更是对李陵识人用人之明和对战局的洞察和把握能力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加上李陵治军之下并无滥杀和血腥暴力的倾向,虽然年纪是小了点,不过看起来似乎也算一个不错的明主。尤其是李陵在京师雒阳还有一个手掌兵权,高居九卿之位的老爹—李儒,以自己的一身本领,绝不会比典韦、许褚等人差到哪去,何愁不能像他们一样披甲执枪,上阵杀敌,建立一番男儿功业?就这样,年轻气盛又急于施展才华抱负的赵云终于动了投效李家的念头,开始私下里对那些跟他早已打成一片的王成刚、王洪等人含蓄地表达了下自己的意愿,希望能加入李府。作为穿越者,王成刚他们几个自然非常清楚一个赵云所带来的价值,立刻火急火燎地将跑到帅帐内将这一情况告知了李陵,得到如此振奋人心的消息,李陵自然合不拢嘴,只可惜手下没有一只骑兵让赵云统领,只得委屈其暂时统领骑步混编部队了。说到这里,李陵在战前已经开始构思自己的军队编制了。经过许家坞堡一战,收编了不少俘虏,也到了将自己帐下已初具规模的部队好好整编一番的时候了。

在典韦经过严格筛选过后,已将许家门客两百余名补充进了队伍,目前李陵帐下共有士卒一千三百余人。李陵决定将其整编为一军,其中李府三百精兵编为【近卫营】,统领由典韦担任,欧阳陈华任副统领;原宿卫营三百余人改编为【虎卫营】,统领由许褚出任,周仓任副统领;原三百余山贼精兵改编为【苍狼营】,由赵云任统领,廖化为副统领;许家的两百余门客中,由李可首先在其中精挑细选了相貌平凡、身手敏捷、头脑灵活的精锐共五十人,成立了一个特殊的组织,名唤【残兵】,由李可出任第一任首领,出于保密性质,暂时未设副统领;然后再从两百余山贼预备队中细心挑选出百十名相对而言的精锐,与剩下的门客凑足三百之数,组建【飞虎营】,由王成刚任统领、王洪任副统领;最后剩下一百余人仍为预备队,由裴元绍负责统领,并加紧操练,要达到到随时能作为正规军投入战斗的目标。

关于这个【残兵】组织,其实是李可提出来的想法,说白了就是古代的刺客组织,平时主要负责情报刺探和传递,特殊时期更是承担刺杀敌酋的高危任务。这些对于本就喜欢黑暗兵法、擅长偷袭的李可来说真是再适合不过了。前世就没少琢磨怎么训练刺客,怎么阴人,让他干这行简直就是如鱼得水。李陵见李可对这个兴趣如此强烈,又确实花了心思在研究,倒也是乐见其成,于是便有了这个【残兵】组织的成立,而李可也终于得偿所愿,成为了这个特殊组织的第一任首领。虽然这个时代并不缺乏刺客这个职业,像平原刺刘备、吴郡刺孙策、伍孚刺董卓、郭修刺费祎;还有袁绍令人刺吕布、吕布令人刺夏侯惇、曹操令人刺周不疑等等等等,不过这些刺客大多是游侠或者是军中善于刺杀之道的士兵,像【残兵】这样的专门组织还真是没有一个,李可此举倒也算是开了东汉末年的刺客组织的先河了,不知道在这三国乱世能掀起怎样的风暴。

至于贾诩,李陵也没让他闲着,他和贾诩一起探讨建设一个大型情报组织的构想,而李可的【残兵】,将在这个组织的领导之下。以这个组织的情报网为耳目,以【残兵】的武装力量为爪牙。这个组织名称李陵也早就想好了,就叫做【暗影】,至于暗影的成员,由李可负责培养和训练,然后由贾诩从中挑选出满意的人选加入【暗影】,具体事项就得由贾诩和李可两人去伤脑筋了。至于【残兵】那锋利的獠牙,除了由李陵直接领导之外,只服从于李可的命令,其他人等都不能插手,即使是【暗影】的首领贾诩,也不能直接对【残兵】下达命令,只需将任务告知李可就行了,剩下的事情交给【残兵】执行就好了。这个也是李陵在这个世界上最信任的自然还是自己的兄弟们,而那些最致命的武装力量,当然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而【暗影】的人员都有李可进行首道筛选,李陵自然也放的下心。

接下来就是医疗护理了,天朝的军医制度始于有脱离人民而独立的常备军出现的时候。当古代奴隶制度国家形成和随之出现常备军的时候,军队医疗保健和救护伤病员的组织措施就开始产生,并且在军队卫勤保障实践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只不过我国历史上对军事医学的情况记载较少,据现存所知的文献,直到东汉时期类似军医院组织的机构,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临时伤兵医院。一般是在战时设立,为在战斗中负伤的将士们提供及时的医疗保障。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军队中已有巫医和方技,当与敌人作战时,便征用当地富室房屋。凡重伤士兵都安顿到临时组成的伤兵医院疗养。由士大夫家派人照料,每日以酒肉补养伤员,并经常派遣官吏巡视。痊愈后即造册上报,以便重行归队。如自行残伤以逃避兵役,罪及家属。

边防驻军医院。为驻守边疆的战士们设置的边防医院。汉文帝时(公元前179~159)晁错曾建议招募人民移置边塞,并设置医药以救疾病。(见《西汉会要》及《汉书》)。1931年西北考察团在居延附近烽燧中,发现大批汉简与遗物。其中有关军医的很多,计有军用药函和“药盛橐”和残件。药函上有“显明坠药函”字样,为长方覆斗形,有系绳纹和安置泥封的地方,其中所盛当即行军必备药品。此外,在木简中还有军队患病名册(记录军士姓名、疾病治疗经过及结果)、疾病统计簿、医护人员记勤薄、军队负伤记录簿(当时称为折伤簿),已载有用药物、针、炙及膏药治伤,并记有“天凤元年”(公元前80)的字样,军中还有兽医。证明在西汉时,这些屯驻边防的部队中已有军医院的设立,并建立了“病书”、“折伤簿”等一系列制度。但其具体组织如何。在禁卫军和内地军中是否也同样实行,史书上没有记载。

传染病隔离医院。传染病隔离医院是为防治军队中严重的传染病而设。军队减员,除了作战受伤而损害战斗力外,自然以传染病的流行为最严重。我国历史上如东汉建武二十年(44年)马援征交趾,军吏瘅疫死者十之四、五;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赤壁之战失败,也是由于军队发生大疫。这些都是有名的例子。汉桓帝延熹五年(162年),皇甫规征陇右时,因为军队中发生流行病,死亡者竟然占全军人数的十分之三四。皇甫规便将传染病患者安置在临时指定的庵庐中,使之与健康的士卒隔离,并亲自巡视,给予医药。《后汉书》对此事曾有记载:“延熹四年冬(161年),三公举为中郎将。……明年(162年),规因发其骑共讨陇右。而道路隔绝,军中大疫,死者十三、四。规亲入庵庐,巡视军士,三军感悦。”此时设备虽然简陋,但它却是史书中记载在军队设立传染病隔离病院之始。

于是结合前人经验,李陵以张仲景和他的学徒们为班底,计划建立三个和医学有关的机构,打算在清理完无极县的地主豪强后便开始落实。第一个机构就是【医院】:不是我们现在所知的“医院”,而是为传授医学各方面的知识所设立的学院,由张仲景出任首任院长。平时亦由张仲景负责授课、诸如各类草药的识别和作用;简单的外科手术技巧;药方的调配以及如何对症下药等等等等。用以培养医疗人才。二是【医舍】:由医院培养出的人才通过“坐诊”和“巡诊”两种方式为普通百姓开展医疗服务的基础医疗机构,只收取一些药材成本费用和就诊费。跟是要求张仲景的徒弟们每日必须选取一人在此坐诊;三是【医馆】:比医舍条件更为优越的设施,主要负责一些疑难杂症和小型外科手术的处理;面向的人群也主要是政府、军队、和对普通百姓和李家军有作出贡献的平民百姓,一样只收取一定的成本费用。当然,还有土豪乡绅也是服务对象,只不过相应的诊金就要贵出很多很多。而拥有突出贡献的平民百姓和立过大功的将士、官员甚至可以免费获得最完善的服务。

不过,想法都是好的,只是以李陵目前的条件,也只能在无极县内先试行一下了,就算再抄几家豪强,那些钱财也得用来武装军队,毕竟武装力量才是乱世生存的保证。于是问题来了,别说要实现这些,需要大量的设备和人力物力了,更需要一套完善的功勋制度,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完成的。如果想要大规模落实的话,更是需要庞大的财力,李陵又哪来这么多银子啊?呃,不过李陵倒是有一个位列九卿的老爸——李儒。怎么说他为官多年,总会有些积蓄吧,何况现在李儒帐下的羽林和虎贲二军还是吃着朝廷的皇粮,从中克扣点饷银,申请置换或购买军备时偶尔中饱私囊一下,也会有可观的财富吧,像人家曹操的老爸曹嵩,那可就精通为官之道,在出任大司农、大鸿胪时,先后掌管国家的财政礼仪,那油水可是哗啦啦的。可人家仍不满足,又花了万两黄金捐了个太尉之职,蹭蹭蹭的直接位列三公。虽然不像袁家四世三公,可人家仅仅一世三公就已经捞够了让儿子曹操起兵的本钱,不过最后也因财而死(《后汉书·陶谦传》里是说陶谦部下因财而谋害曹嵩,《后汉书·应劭传》一说是陶谦因怨恨曹操数度攻打徐州,杀曹嵩泄愤。其余史料上没有记载具体情形,基本就是“陶谦害嵩”。所以归根结底说来,就是钱财和儿子害死了他)。

李陵也不管他三七二十一,立刻修书一封,让人送往雒阳,找他老子李儒要点钱花花,顺便再送几百套兵器铠甲来武装一下自己的新军。一边以“用朝廷的钱来武装自己,保护朝廷”的理由来说服自己,顿时也就心安理得了。现在的李陵已经完全顾不上什么“廉洁奉公”了,反而开始担心自己的便宜老爸李儒了,可千万别是个清官才好。又带了封信给陈宫,让田丰来无极县帮忙,解决目前人手缺乏的现状,又叫其多多物色和网罗一些人才,以应对今后愈加复杂的天下大势……

最新小说: 大宋无上帝皇 大唐:开局抢了李二的皇位! 三国:开局救下何太后 大秦:开局忽悠嬴政弃官从商 穿成美强惨的白莲师尊 三国:猛将横行 星际童话 宠妃重生后更能作了 国家安全 末世村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