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望气术,入目却不是以往的个人本命之气,而是一行血色的杀字,杀气氤氲中,竟有七个杀字飘荡,这竟然是七杀星均入命。
“七杀星”称之为“将星”,属火、金,南斗第六星,乃将星,遇帝为权。
在十四颗主星之中,个性最强,是一颗坚毅勇敢的星曜,象征威勇,化气为将星,主肃杀。
具有运筹帷幄的能力,拥有刚烈偏激、逞强好胜、冒险犯难的特性,人生大好大坏,成败难论。
七杀星南斗第六星,此星入命,重在自化,有制名偏官,有化为玉帛,命理学逢杀先论杀,论杀则在看七杀的强旺或衰弱,如果七杀旺而日主弱,此时就要先用制杀,以免七杀乘财运来攻害日主,若无制者,七杀不是命中的喜用神,此杀变成鬼,这时对日主是有威胁而无益处,暗藏风险,如抱虎而眠,随时会被它吞噬掉对生命健康最明显之妨害,幼时多灾多难,不夭则也必带疾延年,因此七杀也列入六凶之一。
拥有此星命格的代表人物比如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的白起,亦名公孙起。
世人称之:“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
在率兵伐韩的战事中,屡出奇兵,一战扬名,此后数十年,白起统率秦军南征北战,战无不胜;设疑兵麻痹魏、韩联军,迫使求和;以水淹之计,迫使楚国迁都;与赵军长平之战,白起以诈败之计诱敌深入,然后聚歼,堪称军事史上的经典之作,因长平之战,白起命秦军先后俘获和坑杀赵军降卒共四十五万人,故被称为“千古第一杀神”。
白起一生征战沙场达37年,攻取70余城,歼敌过百万,未尝败绩,然善始者未必能善终,白起性格耿直,屡抗秦王之命,终被赐死。
还有一人,名为廉颇;燕赵古称多豪杰之士,廉颇就是七杀坐命的赵国名将,因战功而封为大将军。
个性刚直,倔强傲性,虽然与敌人打仗时每战必胜,却因屡屡与同袍冲突,导致仕途不顺,最后郁郁以终;所以七杀的人一定常常感叹:“与敌人作战容易,与朋友相交反而困难。”
像他与蔺相如的冲突,结果倒是还好,两人结成刎颈之交,生死与共,保住赵国江山长达二十年。
但在蔺相如死后,缺少了运筹帷幄之人,长平之役中,他因为不屑向赵王详细报告,使赵王对他失去信任,因而中了秦国的反间计,以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廉颇而惨败,被也是七杀的秦国大将白起坑杀降兵四十万,赵国国力因之一蹶不振。
更糟的是,缺少了蔺相如的居间协调,他与同是七杀的赵国大将乐乘不合,互相攻击,结果两败俱伤,他只好投奔至魏国。
但因被魏国闲置,难以忍受没事可做,廉颇再回到赵国请求效力,可是权臣郭开故意毁谤他,回复赵王说廉颇食量虽然还是很大,但却屎尿不禁,已垂垂老矣,终不复用。
秦汉之时,也有星君入命;不过要说最有名的七杀星君,就当属季汉大将军关羽了;美髯公关羽字云长,刘、关、张桃园结义后,在三国鼎立前期几乎形影不离,关羽在群雄争霸过程中大放异彩,其家喻互晓的流传故事更是不胜枚举:
当年烈祖小沛兵败,率亲信落荒而逃,关羽身在下邳,外无援军内无粮草,为保护甘、糜二位兄嫂免遭欺凌,只好降汉不降曹,委身曹操麾下,随曹军到达许昌后,曹操为破解关羽权宜计策,曾以高爵、厚禄、美色诸事诱惑,关羽皆不为所动极力拒绝,深受曹操及诸将敬重及钦慕。
时官渡之战,袁绍前锋颜良率军进攻曹操,近逼白马,曹营连失数名上将,兵士更死伤无数,为报知遇之恩,关羽义不容辞出兵抗敌,阵前疾驰如飞,展现超凡武斗技艺,颜良惨遭冷艳锯劈杀身首异处,曹军乘机掩杀,大胜之;战后曹操表奏朝廷论功犒赏,敕封关羽为汉寿亭侯。
不久关羽接获刘备书信,立刻挂印封金,护送刘备家眷远离许都,期间智勇挥洒连闯五道关隘,六名守将不幸殒命,逼得曹操胆战心惊,不得不下令放行,成就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威名,也与烈祖完成手足相会,随即又于古城寻得张飞,三兄弟自此又形影不离,转战天涯。
后烈祖寄居新野、江夏,而后与孙权联军合盟,于赤壁力挫曹操,关羽奉命驻守华容道拦截曹军,流离失所的曹操,意欲闯关北返。
关羽今见曹操失利疲于奔命,回忆起当年纵虎归山恩情,心中挣扎不忍,最终为偿还昔日旧恩,不昔甘冒签下军令状的伏死风险,虽说成就一段义薄云天佳话,却让曹操龙归大海。
而后烈祖率领诸将平定巴蜀,将荆州托付关羽,所谓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十数年关羽镇守州治江陵,凭借威望将各方势力有效阻隔,终成三足鼎立雏型,令刘备无后顾之忧。
器宇轩昂的关羽,被冠上仁、义、礼、智、信五大高尚品德,但刚而自矜、刚愎自用的七杀星缺陷性格,亦埋下了隐患,孙权对关羽之威如芒刺在背,时常遥望有借无还的荆州兴叹,其后关将军向襄樊发动攻击,占领宛、洛等地后,将北方区域从中划开,除能实践先丞相所提出的战略外,更可蕴酿统一中原契机。
其后水淹于禁七路大军,曹仁进退无门,只好率三千死士困守樊城,曹操倍感威胁,忙派徐晃领兵搭救,亦由关中赶赴洛阳,亲自坐镇敦促救援行动,关羽此役锐不可挡威震华夏。曹操不寒而栗为求避开锋芒,甚至计划迁都河北,所幸司马懿陈述利害,建议遣使南下联吴,果然得知江东已密谋俟机攻取荆州战略,孙权为麻痹关羽,让都督吕蒙借病辞官,另择无名儒将陆逊接替。
之后就是关将军败走麦城,季汉大业受挫,但是关将军之忠义之名,却是永存。
而之后,季汉的七杀星君就是征西大将军魏延了,和其余七杀星君一样,皆是死于非命,有人为其扼腕叹息,有人为其击节叫好。
建兴十二年八月,位于北伐前线的诸葛亮突发疾病,他得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对整个北伐大军的进退作出了如下安排:
密与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作身殁之后退军节度,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
从后来事情的发展形势看,这个安排,正是引发魏延案的直接原因。
为什么?因为这个安排本身就很奇怪。
首先,这段话里用到了一个“密”字,“密”,意味着“秘密”、“暗中”,也就是说,诸葛亮病逝前曾秘密地与杨仪、费祎、姜维召开了一次榻前会议,并且不想让其他人知道,那是不让谁知道呢?
毫无疑问,除了渭水对岸的司马懿,这里还包括了自己人魏延。
魏延当时既是北伐军的先锋大将,又身为“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南郑侯、假节”,是军中地位仅次于诸葛亮的第二号人物,诸葛亮病重时作退军安排,为什么要瞒着魏延,不让他知道?
其次,从这次会议的内容看,则更让人疑窦丛生,这次会议涉及到了一个权力交接的问题。
诸葛亮在世时,作为蜀汉的一国丞相、实际领袖,他自然是北伐大军独一无二的统帅,但当他去世后,尚处在与魏军对峙的北伐大军,其临时指挥权应该交由谁来节制,这是一个必须要考虑的现实问题。
魏延的官位是征西大将军、前军师、南郑侯、假节,按说自然是他的,不过丞相选择的却不是他。
而之后发生的事就是一场悲剧了,魏延也被按上了反贼之名,然后被满门屠绝。
而魏延有没有反,其实很容易看清楚。
首先魏延没有否认诸葛亮的遗言,他纯粹就是认为诸葛亮是错的;所以除非诸葛亮遗命魏延做主帅北伐,否则魏延是不可能听诸葛亮的话的。
诸葛亮的遗命事关重大,必须为蜀汉将来作打算,为了大局考虑,不可能去满足魏延一个人。
诸葛亮对魏延跟杨仪都是十分欣赏的,但是也知道他们的缺点,所以最终继承衣钵的不是他们俩。
从大局来看,蜀国的情况很不妙了,夷陵之战后,诸葛亮好不容易训练出一支精兵(提步卒数万,长驱祁山,慨然有饮马河洛之志),为了保住这一点火种,诸葛亮硬是一点攻坚战都不敢打。
二次北伐,没有强攻陈仓;五出祁山,最终关头也没有去进攻司马懿的大营,司马懿不出来也只能跟他耗着。
因为丞相知道,蜀汉的国力经不起损失,只有通过野战歼灭有生力量,步步蚕食,可惜对面的是史上最有名的忍大师司马懿。
数次北伐之后,丞相心里也很清楚,要想赢,必须等天下三分有变;他几番北伐是想通过自己的能力试一试逆天改命的,虽然没成功,但是至少汉魏之间的差距没有进一步拉大。
自己死了,不代表汉就亡了,还能给蒋琬他们等一等天下有变的机会,而这个机会,便是这一只北伐精兵,但是北伐部队如果一起葬送了,那汉就真的一点机会都没有了。
所以诸葛亮的遗命只可能是撤退,不可能让魏延北伐。
那这时魏延呢?他还称不上一个军事大家,不如最有名的子午谷奇谋,这个奇谋的核心是趁虚打下长安城。
诚然,如果真的打下长安城,那魏延赫赫战功堪称如日中天,但是整个计划里是说的是夏侯懋逃跑,并不是歼敌,与丞相蚕食有生力量的战略冲突。
何况在没能解决野战军团的情况下,占领敌方大城市真的是明智的么?
季汉不通过运动战歼灭有生力量,一心占领长安,然后敌军支援到来,丞相退不退呢。
子午谷奇谋要想成功,那么,最终目标应该是潼关,而不是长安。
如果魏延能够虎口拔牙打下潼关,凭关隘据守,抵挡张郃骑兵支援,形成关门打狗的格局。
那么再由诸葛亮全歼郭淮军团,平定关中,那就可能还有得打,那么问题来了,魏延带5000人能打下潼关么?
丞相自然是清楚魏延的为人,也知道自己死了,魏延肯定会想继续北伐。
但是自己又不放心交给他怎么办。所以就有很多人觉得看不懂的遗言了。
首先,如果这个遗言只交代杨仪撤退,魏延断后。确实好理解,但是魏延不听怎么办,
如果丞相不交代随魏延去,那杨仪等人怎么敢把魏延扔这里自己跑?
他们也没这个魄力啊,只怕两边当场就打起来了。那诸葛亮不是在地下还要吐一次血。
所以说诸葛亮这么安排,其实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安排。
如果让魏延北伐,这只军队保不住,如果让杨仪撤退,那两边当场就会打起来。
所以诸葛亮才做了这样一个决定,魏延的部队由魏延负责。如果魏延拿着他手里的人去北伐,失败了或许可以搓一搓他的锐气,如果兵败身死了,那诸葛亮也没办法管的住了。
如果魏延打了一阵还是回来了,诸葛亮早就帮他想好了开罪办法,因为诸葛亮遗命他是断后的。
不管是回来晚,还是跟魏国交了手导致损兵折将,都是有正当理由的。
丞相不可谓不用心良苦,临终之前还要想一手这种兼顾各方的安排。谁知魏延选了一条不归路,可能连诸葛亮都没想到魏延建功立业的心如此急切吧,非要带着所有部队一起去。
而这其中,杨仪等人做了什么,就无人可知了,只说魏延谋反,其实是他们几人夺权的一个计谋,丞相已死,他们挟斩杀魏延之威,慑令四方,很可能就接掌季汉权利,当然最终杨仪也未曾成功。
此时,雒县旅店中,杨伊和严守、魏仇等人一番分析之后,此时默默落泪的魏仇,忽然站起身来,然后一拜道:“请公子为吾祖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