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白石碑,大宋国玺
骷髅和尚手里拿着一个铁函,里面藏着的正是那半块佛灵骨,两块佛灵骨最终珠连璧合。
佛灵骨里绘制着一张神秘的地图,红色的线条很精细,也很恐怖,这似乎就是宋少帝陵的位置。
吴三岁看着这骷髅地图,发现宋少帝陵并不在天后宫旁边,它的形状犹如一枚皇帝的印玺,隐没在大海里。
根据骷髅地图,宋少帝陵位于天后庙前面的海面上,而大宋国玺是宋少帝陵地宫入口的钥匙。
宋元大海战,宋军大败。丞相陆秀夫担心皇帝被俘受辱,背起幼帝赵昺,带着传国玉玺,走到奇石上,纵身一跳,葬身崖海之中。宋朝玉玺从此沉落崖门海底。
但遇上刮风下雨,玉玺又会偶然露出海面。
明代大儒陈白沙深感传国玉玺永沉崖海之悲哀,想用自已的爱国之心感动南海龙王,便天天到崖门海边拜祭,祈求龙王献出玉玺,归还朝廷。他每次拜祭都读一篇很长很长的祭文,读到自己泪流满面。
不久,南海龙王真的被感动了,便派一员虾将向陈白沙献玉玺。
这天,陈白沙又来拜祭龙王。他刚读完祭文,突然前面水中浮出一只很大的大龙虾,两只大钳捧着一颗光芒四射的玉玺直送到陈白沙面前。陈白沙慌忙跪下迎接。
龙虾看见陈白沙向它下跪,吓得“咚”一声跳回海中,把玉玺还给龙王,说:“启禀龙王,大儒陈白沙向我下跪,小的怎能承受如此大礼?我不敢献玉玺了。”
龙王听罢,喝道:“蠢货!气死我也!陈白沙跪的是玉玺,哪里是跪你这只大头虾?”
龙王气罢沉思道:“这些虾兵蟹将又蠢又笨,只可供人送酒,不能办事,这玉玺还是由我亲自送去吧。”
再说陈白沙日思夜想的玉玺得而复失,悔恨交加,唯有继续去祈求龙王。
这天他又来到海边拜祭龙王。龙王待陈白沙读完祭文后,浮出水面,双手把玉玺送到陈白沙面前。这回陈白沙汲取了教训,不下跪了,伸手就要取玉玺。龙王见陈白沙如此无礼,不禁龙颜大怒,气得“扑通”一声跳回大海,把玉玺放回龙宫的宝箱里。
从此以后,这传国玉玺就永沉海底了。
根据传说大宋国玺就在龙宫之中,事实上龙王只是传说中的神仙,所谓的“龙宫宝箱”极有可能就是一个宋朝的宝库。
崖山战败以后,陆秀夫曾把宋朝国库里的宝藏藏于一个神秘的地方,这宋朝国玺也在那座宝库里。
由于怕后人偷盗宝库,陆秀夫编造了“龙王献宝”的诡异故事,吴三岁只好先找到关于宋朝宝藏的古书记载。
《明史》是清朝人编撰的,因此对这件事情的描述很模糊,金明灭这个老考古学家也无法找到关于“龙王献宝”的记载。
吴三岁打听到广东深山里有一块神秘的石碑,正是宋朝一个大将军遗留下来的,据说他死于崖山之战。
这块神秘的石碑叫做“白石碑”,坊间流传着白石碑上记载着关于大宋宝库的秘密,又有传闻说这白石碑是一块通体白色的巨石,上面是没有字的。
为了破解大宋宝库之谜,找到大宋国玺打开宋少帝陵,寻找出最后一个夏鼎,早日毁灭九龙宝剑,他们开始了广东的探秘之旅。
白石碑的秘密在于它的碑文若隐若现,唯有有缘人才可以看见。
在广东农村的一个小山包里,有一座落魄的古镇,没有人能说清楚它修筑于何时,穿过这座古镇就可以来到白石碑所在的禁龙山。
吴三岁一行人急匆匆的来到深山古镇,又遇到阴雨绵绵,于是在这里休息了几日。村子里有一个神秘的家族,据说他们世代盗墓为生,白石碑的位置他们是知道的。
吴三岁去拜访了神秘的盗墓家族,不料他吃了闭门羹,原来村民口里所传,这白石碑是个邪恶之物,谁碰谁倒霉。
没能找到引路人,由于时间紧迫,他们只好冒着大雨进山,终于抵达禁龙山,他们面前的茫茫丛林却让他们愁苦。
在茫茫丛林里寻找一通石碑,无异于大海捞针,况且还是阴雨绵绵的鬼天气。
一行人走在丛林中,忽然一声惨叫传来,吴三岁发现左拉不见了,他们急忙寻找,却看到碎叶堆里暗藏着一个洞,看着洞口的痕迹,她应该是掉入洞里去了。
金明灭自告奋勇的要下去救人,他绑上安全绳晃晃悠悠的进入了洞底,时间过去了很久,他俩没有出来,吴三岁呼唤他们也没人答应。
吴三岁出于无奈,只好一个人下到深洞里寻找他们,他独自来到洞底,发现里面只有杂乱无章的脚印,他们两人已经不知去向了。
吴三岁追随着脚印的方向一路紧追,他来到一个阴暗的角落里,看到这里有许多残破不堪的铠甲残片和破碎的头骨。
暗流滴咚,吴三岁终于在山洞中发现了昏迷不醒的两人,他们似乎中了尸气之毒。
尸体腐烂后的气味百年来一直萦绕在这里,变成了犹如剧毒般的尸气,还好吴三岁在进洞之前戴好了面罩,不然三个人都要死于这无名小洞了。
吴三岁艰难的把这俩人搬出充满尸气的黑洞,被清风吹了许久过后,他们两人清醒了过来。
根据支离破碎的线索,这白石碑应该在一座怪石嶙峋的山头上,于是他们开始奔向百里开外的那座石山,它正是禁龙山。
吴三岁的衣服已经被大雨淋湿,显得很臃肿,他们在山脚发现了一座残破的土地庙,里面供奉的竟然不是土地神,而是一个不知名的武将。
一行人离开了土地庙,走向禁龙山山巅,这里似乎埋藏着什么金属物,因为这里有许多被雷击出来的大坑,里面有残破的青铜物件。
忽然之间,吴三岁眼前一亮灌木丛里有一通白色的石碑,它正是梦寐以求的白石碑。
在雨水的冲刷过后,白石碑上的碑文清晰可见,由此而来的又是一个历史谜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