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州,长丰县,太平镇。
这是一座草木丰盛,空气湿润的古镇。
太平镇北接连绵太平山脉,南接安乐山,早春凝碧,阳光温软,一辆马车风尘仆仆,到了这宁静有人声,却不嘈杂的镇子里。
青石板路,早春的菜市也透着一股鲜嫩劲儿,王清源驾车,马蹄声清脆,有游戏的顽童似乎未曾见过这样的高头大马,围着马车打转,却又不敢真正接近。
孩子们望着王清源背后入鞘的青铁长刀,毫不掩饰心中的艳羡与向往。
年少梦里风雨去,世人不知修行苦。
王清源心中生出感叹,少年梦,在这妖魔环伺的乱世,九州纷乱,只有真正涉足才会明白。
梦,很多时候要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
舟车劳顿,王清源在这太平镇中打尖住了一晚,不是他撑不住,而是才八岁的小姑娘撑不住了,这十天来,她少有安睡,握住老人的手掌不肯放开,与离魂的炼器大师相比,小姑娘筋骨尚未长成,也承受不住天地祖气的滋养,只能靠血食谷粮维系生机。
这一天,小姑娘近乎昏倒般地熟睡,但握住老人的手依然紧紧的,没有松开。
小镇的客栈不大,有些老旧,却很干净,黄昏时分,王清源要了一壶茶。坐在窗口,茶是云雾。采摘自不远处太平山顶,算是清明前的新茶。茶香微嫩,清新入肺。
倏尔,王清源微微蹙眉,看到原本宁静的镇子里忽然有人流涌动,大多是青壮年,一个个都双目放光,朝着镇口汇聚。
“真是仙子,居然到了我太平镇,不过真是遭了天妒。居然是个瞎子。”
“但算得可是一等一的准,这年头相师算命,有几个不是察言观色,半桶水都没有,难得有这样的瞎眼女先生。”
“去算一算财运也是好的,不行看看仙子般的容颜,可惜了。”
客栈里。掌柜的和小二唠叨,交待两句后,也出了门。
冥冥之中。祖窍神庭中精神力微漾,王清源起身。留下半壶茶水,走出客栈。
镇子口。
一张不大的榆木桌子。一条长凳,桌子前竖一块幡,上面以难辨的篆书写四个大字:言出法随!
好大的口气!
王清源目光跃过算命幡,就落到那榆木桌子前的一道婀娜修长的身影上。
一名身着紫衣的绝美女子,青丝如瀑,琼鼻如玉,尤其是那一双粉光熠熠的双唇,出尘中带着一丝难言的妩媚与诱惑。
女子双腿修长,凹凸有致,酥胸饱满,唯一令人扼腕的就是那一双紧闭的双眼,长长的睫毛轻颤,一根纤纤玉指此时正点在一名庄稼汉的掌心,看庄稼汉有些颤抖的身子,不知道心中生出了几多幸运。
紫衣女子约莫二九芳华,她算得很认真,一直到明月初升,大多数人才零零散散地离开,有年轻人还有些依依不舍,但终究还是咬牙离去,因为自家婆娘正在不远处咬牙切齿,身边刚抽出嫩芽的柳树,不知道遭劫折落了多少枝叶。
王清源缓步上前,来到摊位前坐下。
他看向紫衣女子紧闭的眸子,道:“闭眼就能算尽世间命运?”
“这位公子说笑了,小女天生失明,算命不过家传易学,糊口而已。”
紫衣女子微笑道,她笑容极明媚,似乎将初升的月光都比了下去,轻声道:“不知道公子要算什么。”
“算前路。”
王清源道,同时精神力笼罩四方,甚至惑心术运转,渗透进入女子的祖窍神庭,什么也没有,与普通人一般的黑暗星空。
“算前路?”紫衣女子沉吟,“借公子掌心一用。”
王清源伸手,莹白如玉的指尖落到掌心,有些冰凉,却也温润,王清源心神悸动,他心中一惊,就要运转《光阴刀》,平复心灵躁动,但下一刻,女子就收回指尖,秀眉微蹙。
“算不出来。”
王清源抬手指一指那算命幡,道:“算不出来又怎么能称得上言出法随。”
紫衣女子依然微笑道:“算不出来就不能开口,算出来了自然言出法随。”
原来如此。
王清源起身,放下一块二两重的银锭,头也不回地离去。
月华如水,倾泻而下,紫衣女子起身,她沐浴月光而立,似乎随时都会飞升入天,登临皎皎明月。
而后,她抓起算命幡,转身朝向与王清源相反的方向,她的步子缓慢,但很快走出了镇子,消失在茫茫山野中。
到底是什么人?
客栈前,王清源止步,转身看向紫衣女子离去的方向,他可以肯定,此女来到这太平镇,绝非是偶然,是自己因缘际会,还是对方有意为之?
哪怕对方祖窍神庭中毫无异样,王清源也不会相信对方真的只是游历四方,算命测字的相师,至少,在茫茫荒野中,绝对走不过一天,就会被潜藏的野兽抑或是妖兽吃得连骨头都不剩。
最重要的是,此前他精神力生出感应,源头却是精神力孕养的《紫薇天刀》真意雏形,隐约间有一种排斥和敌视的味道。
地煞第四杀?
王清源点头,又摇头,这比天下九州国史还要长的地煞之地,实在难以揣度。
第二天。
朝阳初升,小姑娘迷迷糊糊醒来,看一眼身边的爷爷,才松一口气,握着老人的手更紧了。
一行三人很快又上了路,过了太平镇,没一两天,就穿过了凉州,入了交界之地。
三月底的凉州春暖花开,启明城中人声鼎沸,亭台楼阁,丝绸锦缎,古桥流水,更有读书人泛舟于运河之上,吟诗作对,倚红偎翠。
启明城风调雨顺,百姓宁定,即便是郊外,也罕闻妖煞之气,城中瑞气升腾,没有宵禁,夜不闭户,路不拾遗。
驾着马车入城,王清源出示候补巡查使腰牌,守城的兵士不敢怠慢,直接放行。
但王清源却心中叹息,居安要思危,这守门的兵士一个个都身体福,虽然血气旺盛,却都是虚火,皮筋骨髓的功夫,一点没有守门将士的威严与气势。
启明城中繁花似锦,就连一路上沉默寡言的小姑娘不念也有些好奇地拉开一角帘子,小心朝外张望。
……
启明城西郊,雷音寺。
一座千年古刹,立于三月烟雨中,钟鸣悠远,经纶转动之音不绝。
雷音寺后堂,一座幽静的禅院中。
一名灰袍老僧盘坐于蒲团上,长眉落地,身前包浆浓厚的紫檀木鱼不敲自鸣。
“虚藏师叔祖。”
禅房外,一名明黄僧衣的年轻和尚走进来,合十一礼,递过来一封书信。
灰袍老僧睁开一双浑浊黯淡的双眼,也不见他拆封,就叹息一声,手中书信无火自燃,很快化成灰烬。
年轻和尚看眼前的老僧,眼中难掩崇敬与憧憬,眼前这一位,却是他雷音寺而今硕果仅存的虚字辈高僧,传闻中已经活过了近两百岁,早在一百多年前,就证道元神,登临真人之境。
一百余年未曾出手,但年轻和尚丝毫不怀疑,这位师叔祖功力境界之深,早已凡脱俗。
年轻和尚记得还是小沙弥的时候,曾经问师父,师叔祖老人家活了多少年,还能活多少年,师父摇摇头,就笑着道:“就算你坐化了,师叔祖也还能活很久。”
“去吧。”
不见老和尚开口,年轻和尚脑海中就有声音响起,只觉得往日读佛经,种种难以理解的关隘之处一下豁然贯通,他大喜,合十再拜,然后转身小心退出禅院。
抬头看连绵春雨,灰暗天空,这一位雷音寺仅存的虚字辈灰袍老僧叹息一声,而后,他身不动,淡淡金芒一闪,就有一道修长年轻的身影自体内迈步而出。
这是一个看上去约莫十八、九岁的年轻和尚,一身如墨僧衣,体貌与灰袍老僧极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灰袍老僧目光温润却宁和,而年轻和尚目光桀骜且冷漠,他看身前盘坐的灰袍老僧一眼,冷冷道:“终于肯放我出来,这是要偿还因果吗?”。
“阿弥陀佛。”灰袍老僧不语,只是闭上双眼,低声宣佛号。
“哼!沽名钓誉,假仁善!”
年轻和尚嗤笑道:“不过既然出来了,不见点血怎么行,希望不要让我失望。”
说完,不再理会老僧,年轻和尚转身,他一步迈出,脚下就生出一片漆黑的菩提叶,刹那间远去十余丈,再几个呼吸,就走出了雷音寺。
雷音寺,大雄宝殿。
这一代雷音寺方丈是一名看上去有些福的老和尚,他披一身紫红袈裟,此时正盘坐在佛祖金身前敲打木鱼,与寺中诸长老一齐诵经,度临近清明,游散不得轮回的孤魂野鬼。
咔嚓!
突兀的,老和尚手中杵断,他蹙眉,大雄宝殿中一干长老睁眼。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九州之远则忧其君,”老和尚叹息一声,“乱世出真龙,盛世孽龙舞,没想到我雷音寺早早入局……”
“阿弥陀佛!”大雄宝殿内,一干雷音寺长老齐喧佛号。
……
启明城中的热闹,不同于中州,那是南北两地的温婉与粗犷。
王清源驾车,长街宽阔,足够七、八匹高头大马并肩而行,江淮女子柔美,城中运河上的花船莺莺燕燕,脂粉气相隔很远都能够闻到。
“清源哥哥,你要到家了,是吗?”
小姑娘不念探出稚嫩的小脑袋,怯声道,她大眼睛眨动,仿佛会说话,眼神有些黯淡。
“要到了。”
王清源点头,轻声回应道,他曾说过,等过了凉州地界,进了宜城,就算到家了,而今入了启明城,小姑娘多半是想起来,有些伤心,因为她是被爷爷收养的,早年被丢弃在冰冷的巷子里,差点冻死。
所以她哪怕才只有八岁,也竭尽全力要救回爷爷,因为她明白,若是老人再离她而去,她就真的再没有一个亲人了。
而等到一行穿过大半个启明城,驾车挥马鞭的王清源倏尔感到眼角跳动。祖窍神庭中更有精神力翻涌,刹那间若惊涛骇浪。
前方十丈,是凉州巡查司。
这是处于启明城内的凉州巡查司,为一州总巡查司,凌驾于诸城分巡查司,仅次于京城洛阳的那一座总部。
朱红大门,铜钉雪亮。四名甲士守门,如石像静立不动。身上散出来这启明城内少有的铁血气息。
这时,长街尽头,一名身着如墨僧衣,眉目清秀的年轻和尚现出身影。
王清源递过候补巡查使令牌,四名甲士恭敬开口:“见过大人。”
“照顾她们,等我回来。”
“是!大人!”
四名甲士先是一愣,目光扫过马车,而后点点头,在巡查司。即便是候补巡查使,也有诸多权利,哪怕尚未筑基,未曾入籍,加封正九品,亦等同于尚未入仕的举子,可见一镇之司而不拜。
“清源哥哥。你还会回来吗?”
小姑娘不念有些紧张,看向王清源,这一路行来虽然也有些许不舍,而更多的则是担心王清源一走,爷爷就再也醒不过来。
伸手揉了揉小姑娘的脑袋,王清源深吸一口气。认真道:“我一定回来。”
“那清源哥哥去吧,我一定听话。”小姑娘展颜一笑,很乖巧。
将候补巡查使令牌留下给小姑娘,王清源转身迈步,走向长街的尽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