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目一双明净似秋水的眸子正专注地望着自己,宁安妤吓了一跳,见她看过来,他还冲自己笑笑,要不是看到他面前正烧着一壶水,她还要以为曲离是要让着她。
宁安妤恼怒地瞪了他一眼。
曲听歌面色不变,淡然一笑。
站在一旁的旁观者却是有些忍不住了。
有一绿衣女子扯了扯施彩儿的衣袖,小声道:“曲公子怎的除了看水就是看宁安妤呢?莫不是对她有意思?”
施彩儿摇摇头,道:“莫胡说,曲公子不是那种人。”
绿衣女子俏皮地吐了吐舌:“那可不定,说不准人家只是看不上她家世罢了。”
宁安妤是宁国公家嫡长女,家世在京城算得上是一等人家,自有一番傲气,这话中的“看不上”却是另一番意思。
绿衣女子名唤田玉兰,是御史大夫家的嫡次女。
御史大夫属官有御史中丞、侍御史、绣衣御史等,她父亲便时任侍御史,其职掌是举奏百官的非法和违失,也可奉诏逮捕和拷问有罪的官吏。
受她老爹的影响,田玉兰从小便爱听故事,不过她尤其爱听关于青年才俊翩翩佳人之类的故事。
故事听得多了,田玉兰自有一番辨别虚实的能力,只除了郎才女貌之间发生的狗血故事她是一概全包揽了去,用心的记在小册子上。
譬如说上回子天颐公主受邀去了汝南郡王的府邸,结果后头便被公主殿下召进宫里。
这一来一往被大家私下里传成了公主殿下同汝南郡王一见倾心、再见定情这样没有证据的谣言,然而她仍然记在了小册子上。
而为什么会在意起曲离,却不只是因为他人长得俊俏,还因为他常与景瑜同行。
古时有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容,喜同行,时人谓之连璧。
曲离同景瑜便如这二人,常常同行同止,出则同车,入则同席。
是以此二人在她的小册子上占的篇幅颇多。
她本以为曲离赢了宁安妤一回,便不会再跟着她胡闹了,谁知道他竟然应下了这桩比试。
田玉兰不禁便想到宁安妤昨日去射科看景瑜公子比赛的情形,莫不是曲离吃醋了?
哎哎,不能这么想。嗯…曲离昨儿个可是还被天颐公主的凤驾送来的,说不准说不准。
啧啧,这关系真有点复杂……天颐公主可能看上了汝南郡王和曲离,曲离可能看上了公主和宁安妤,汝南郡王也看上了公主,而宁安妤,却是喜欢景瑜公子来着……
至于景瑜公子……他喜欢谁却是还看不出来的……
田玉兰想着想着,突然脑海中闪过一丝头绪,然而却是一闪而过,没有抓得住。
……
宁安妤将磨成粉末的茶末倒进微微冒泡还未沸腾的水中,面上虽不露声色,但心中却喜意十足。
这次她要和曲离比茶礼,自是带着必赢的信心。
她在家中同大哥比试过,大哥试过她煮的茶后,连他原先认为津津有味的茶都毫不犹豫的舍弃了。
她大哥那么嗜茶的人都能接受她的方法,自然她也相信时下里的煮茶之法是不如她的。
“曲离这是在干什么?”有人不禁发问。
“不知道啊……”
宁安妤神情微微一滞,忍不住朝那边望了眼。
见他此时仍然守着自己面前的青瓷釜,茶碾还是空着的。
宁安妤眼神微微一凝,显然是生气了,她这么认真的对待这场比试,而他呢!却根本没想好好的对待!
就在她忍不住想要开口斥责他的时候,曲离动了,却见他不慌不忙的舀了勺盐,还蘸了点放入口中尝了尝,然后才倒进青瓷釜里。
宁安妤这时才放缓了心情,收回视线望向自己的茶汤。
等到茶汤终于好了,她轻轻地将茶汤舀出三碗,随即恭敬地端给孙先生。
这时她才带着倨傲的表情看向她的对手曲离,而这时曲离还在望着水,不过茶碾中终于有了茶末。
“宁安妤,你这次煮茶怎的只放了点盐?”有一爱喝茶的女子开口问道。
宁安妤闻言笑了笑,道:“平时煮茶放的葱、姜那些佐料却是冲去了茶本身的味道,因而品茶品的便不是茶了。所以我便去了那些佐料。”
“你这么一说,倒是有些道理。”问话的女子点了点头,随后又道:“难怪曲公子也不放佐料,原来你们都想到一块儿去了。”
宁安妤顿时怔住,旋即大怒,怪不得这人一直看着自己,竟然是偷师!这曲离竟然是这么卑鄙的人!
问话的人看到宁安妤微变的神情后有些后悔,早知就不那么多嘴了……
在宁安妤心情极度不爽的时候,曲听歌的茶汤也终于好了,盛了三碗便不失礼数的向先生敬茶。
孙先生在宁安妤的茶汤好了后便尝了,令他惊喜的便是抛弃了平日里习惯添上的佐料后,这味道更加醇正,更加清幽淡雅。
不过更令他好奇的却是曲离的茶汤,他也没有看到他加佐料,而且他烧水和煮茶的方法较宁安妤来说,更为不同些。
此时端着曲离的茶,观之汤色尤为清透,闻之清香纯正。
孙先生端起轻啜,入口后有苦涩却很快就化开,茶的清香逐渐深入喉部。
慢慢的品完三碗,长舒了口气,而后开口道:“宁小姐的茶茶香醇正,是为中品。曲离公子的茶,汤色清透,清香入喉,细腻润口,是为上品。”
宁安妤有些不敢相信,她只当曲离是照着她的方法做出来的,但是怎么可能比她的好那么多?
女孩子们声音渐渐有高有低的议论声响起,然而没有给她们思考的时间,孙先生继续道:“此次比试曲离公子获胜。”
“曲离公子,我观你烧水煮茶时颇为讲究,不知是否可以指点一二?”孙先生谦虚求教。
曲听歌含笑点头,道:“如此,我便示范一二。”
曲听歌从容的再次示范了一回。
她的煮茶其实就是比宁安妤的更需要掌握火候罢了,用的是正史上唐代“茶圣”陆羽的煮茶法。
当烧水至有“鱼目”气泡,“微有声”时,即烧水至一沸时,加入适量盐调味,并除去浮在表面、状似“黑云母”的水膜,以使茶味纯正。
待烧水至边缘气泡“如涌泉连珠”,即烧水至二沸时,舀出一瓢水,再用竹夹在沸水中边搅边投入一定量的茶末。
当烧水到釜中气泡如“腾波鼓浪”,即烧水至三沸时,若继续煮,则水已过“老”,不适饮用,此时应加进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使沸腾暂时停止,以“育其华”。
“此为‘隽永’。”曲听歌指着二沸时舀出的那瓢水,“味道较之后的茶汤更美。”
孙先生满意的点了点头,称道:“此为大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