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广州。
一身美制军服的江铭雪,彰显着军人的英武之气,合体的军装映衬着他健硕的身躯,中校的军衔对于刚刚升任的副团长职务来说,显得有些低了。
江铭雪驾着一辆美式越野吉普车,直奔新1军的广州纪念碑工地。
那是一个充溢悲情,而又令人敬仰、难以忘怀之地。当年,中国远征军征战缅甸,痛歼日寇,扬威海外。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新1军回国时,同时带回来还有两万多名新1军战士的骨灰。并用带回来的日军俘虏在广州修建了新1军的纪念碑,用以牵引亡命异乡之魂。
现在,日军的俘虏正在新1军工程连的监管下在工地上劳动着,用他们曾经罪恶的双手洗涤着犯罪的灵魂。在这群劳动者中,也许其中的一些并没有罪恶,仅仅是被侵略战争的机器挟裹而来的,但是,又怎能否认,他们的行动和作为,没有为世界人民,为中国人民抹上了一道血痕。
江铭雪从车上取出一束黄色鲜花,来到刻着姓名的墓碑前神色凝重,以崇敬的心情久久伫立。
新1军荣归国内,战绩成为传奇,单身官兵成为当地女青年争抢的对象。与许多正忙于娶妻成家和计划复员的官兵不同,孓然一身的江铭雪虽然很“吃香”,介绍说媒的很多,他却没有什么想法。空闲的时候,就常来这里看看。
肃立在碑前,一张张曾经熟悉的面庞在眼前晃过;一幕幕血与火的记忆在脑海里闪现……
江铭雪曾是一名东北籍的大学生,“九?一八”事变后,他与同学们一路吟唱着“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流亡关内。凭籍着一腔热血,奔走呼号,期待着收复东北的那一天。
然而,张学良和几十万东北军没有打回东北,
蒋介石和中央政府也没有收复失地。
而日本却在虎视眈眈的窥视着中华大地。
在无奈中忍受着岁月的流逝。终于,在一次热血翻涌的同乡会上,与几位同乡一道毅然决定投笔从戎,从此成为了一名党国军人。
他是幸运的,走入了新1军,他与这支后来威名赫赫的部队一起跨出国门,血战仁安羌,受训蓝姆伽。卧薪尝胆之后,反攻路上横扫日军。在一次次硝烟拼杀中,他从一名基层军官开始,一步不拉的升到了营长。
在他的身上看不到那种媚骨和奴相。虽然有时候,他也不得不忍耐,但更多的是凭借他的坚毅、尊严、正气和大度,去面对所置身的世界。像大多数东北男子汉那样,豪爽而热诚,勇于承担责任。他的这种品格赢得了部下、同事和上级敬仰与信赖。就连美国人也敬佩这种性格,敬佩他的为人。而他的军事个人技能也同样的出色,不仅作战果敢,而且打仗有头脑,善动脑子。
他对新1军有着强烈的归属感,这支部队中有许多像他这样的文化素质高的人。他不喜欢打仗,但热爱忠诚的战友。尤其是孙立人军长的言行,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影响。那就是自己行为的楷模。凯旋归国后,许多向望和平的军官离开了军队。毕竟,日本投降了,中国迎来了和平。
江铭雪也迎来了荣升,虽然,刚刚得到荣升,但他还是希望早日回到那生养的东北老家。他也做好了退伍的打算,日本投降了,那阔别已久的故乡,亲人可否安在?
新1军在国际战场的舞台上,为中国赢得了尊敬,然而对于这支载誉归来的部队,却并未得到和平女神垂青。就在他准备辞呈时,他听到了一个不确定的消息,使他决定在等一等。
日军战败,中国东北已经成为一个真空地带,引起了多种政治力量的关注。国内争端已现端倪。从其它渠道得知,他们负责将接收东北。
当他知晓,全军将开赴东北时,立刻取消了退伍的念头。戎装而归会使他在家乡父老面前更感到荣光,虽然他们没有机会光复东北,但毕竟作为政府军踏回到东北的黑土地上。至于说也可能会有的战争,他丝毫没有放到心上。在他心里,新1军几乎是天下无敌的,没有什么军队和力量可以阻挡新1军前进的步伐。
被称为国军“五大主力”的新1军决非浪得虚名,是一个战役一个战役打出来的。内在的精神决不是仅仅靠美式装备就能改变的。战斗力的高低是精神与装备的结合。放眼国内,与新1军棋逢对手的恐怕还真没有几个。
他对共产党并没有什么深刻的认识,觉得与任何一个地方军阀差不多,割据一方,不听从政府与领袖的领导。至于战斗力,他早期听说过,不过是一群农民武装而已,除了精神可嘉,是怎样也无法同武装到牙齿的新1军相比的。虽然以前红军、八路军打胜仗的故事挺多,不过,他相信,在新1军的炮火与坦克下,一切都可以化为齑粉。况且,东北又没有共产党,抗联也被日军挤到了苏联。
江铭雪慢慢走过,在一座墓碑前停下来,将花束轻轻放在墓碑前。长眠于地下的这位同乡军官与他一同入伍,最后血洒仁安羌,命殇海外。
他在墓碑前座了下来,“兄弟,终于要回家了,……”江铭雪的眼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热血青年,正在深情地吟唱。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漫山遍野……”江铭雪再一次低低的吟唱着这首熟悉的歌曲,两行热泪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