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敏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汉末理想家 > 第一百五十九章 嫁祸之计

第一百五十九章 嫁祸之计(1 / 1)

却说公孙瓒率一众残兵败将,一路奋力厮杀,好歹逃出了赵云等人率领的“袁绍军”的围追堵截之后,总算歇了口气,得以喘息。

不过公孙瓒等人也因前番的遭遇被吓破了胆,于半路休息时,甚是小心,只挑平原休息,若附近有山林,那就是再累也要绕道而走,不敢有片刻停留。

待公孙瓒一众残兵败将寻到一处平原休息时,其全军上下,包括战马在内都已经筋疲力竭,先前支撑他们的,只不过是求生的本能,靠着一口气勉强支撑着;如今一众将士得以喘息,浑身上下便如散了架一般,七零八落的躺倒在地,完全没有了精锐士兵的样子。

不过他们此时既疲惫又舒服,躺在草地上看着满天的繁星,只觉得自己已经到了天堂,不肯再动弹一下,都想着,即便此时敌军来袭,宁愿做战俘也不要再厮杀了,他们现在实在是太累了。包括公孙瓒本人,此时也似乎看透了一切,只觉得天下大小事其实不过如此,没什么重要的,终归要一死而矣!

也不知休息了多久,公孙瓒精力有所恢复时,便重振了往日的精神和因今番偷袭信都不成,反而接连中计,大败而走出现的满腔的怒火与仇怨;打起了精神之后,公孙瓒便督促部下大小将士起身,以整点残余部队。

此时虽然公孙瓒部下残余将士人数已经不多,但上下都已疲乏至极,又因天色阴暗,只能借着月光清点人数,因此清点速度极慢;仅整点这些残余将士,便花了两个半时辰时间;待清点完毕时,已经接近破晓时刻了,此时天色也昏暗至极,让人看不清周边的一切。

少时,破晓黎明,一缕阳光从东方升起,清晨的朝阳和彩霞照耀在公孙瓒等人脸上时,这一群人都觉得无比的轻松,似乎重新看到了希望和未来。

“严纲,我们如今还有多少兵马?”经过一夜休整,精力复原公孙瓒,打起精神,喝问道。

“回禀主公……”严纲顿了顿,叹了口气,阐述道:“我们如今,仅剩下了八千六百余将士,其中伤者过半;其余的弟兄,要么逃散了,要么被杀,要么被俘……主公,我们此番损失惨重啊!”

“唉!”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但公孙瓒仍是受到了极大的打击,不错,此番他们损失之大,乃是空前的,公孙瓒从未输的这么惨过。

这一战,公孙瓒和严纲都挂了彩,公孙瓒左肋被划伤,严纲更是肩膀上被人砍了一刀;幸好二人身上的甲胄精致优良,防御力足够强,才让二人避免了重伤。

其余将士,也是一般,这剩下的八千余将士中,四千多个人都受伤;当然,伤势不重,要不然他们也逃不到这里,昨晚就该被杀或被俘了。其中还有公孙瓒最为倚重的三千白马义从,也伤亡了千余,剩下的一大半人也多半挂彩;不过这些将士毕竟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士气并没有因此大败而彻底崩溃,对于这些残兵败将来说,这是他们的悲剧,更是他们的耻辱。

“这个该死的袁绍!竟然使如此卑鄙手段,用此阴谋害我们!枉他四世三公,名满天下;却没想到是如此小人!日后待我们恢复元气,我严纲誓与他袁绍不死不休!”恢复了精神后,严纲心中的耻辱感倍增,越想越气,忍不住连连咆哮道。

“罢了!行了吧!我们怎么骂也不能骂死袁绍,此番是我大意,傲慢自大,还忽略那王寰宇的提醒,如此一再中计,实在是自作孽不可活!才中了袁绍的阴谋,致使有如此惨败,一塌涂地……”公孙瓒信心倍受打击,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

此时公孙瓒心中的复仇之火虽然还在燃烧,但信心却下降了许多,他心中不禁暗想:袁绍能使出如此诡计,那如今恐怕幽州已经失守了……公孙瓒想到最坏的下场,更是觉得自己现在心有余而力不足,恐怕日后只能如丧家之犬一般四处逃窜,然后老老实实的等待黑白无常鬼的到来!

公孙瓒一言既出,周边一众将士,一个个都神色黯然;他们心中都有着和公孙瓒一样的想法:袁绍这一手毒计,可以说是玩得太阴狠、太厉害了,让他们防不胜防。

严纲开始还激愤的咆哮了几句,待听到公孙瓒这一番话后,情绪也迅速平静了下来,转入了悲伤,登时全身筋骨就好像被人抽去了一般,失去了全身的力气;随即便瘫软的坐倒在地,双眼迷茫而又困惑,呆呆地发愣。

“我们走吧!回章武,也许还有希望!”在这种气氛中沉默了良久,公孙瓒抖擞精神,嘶哑着声音说道。

如今的他,既无信心,勇气也大受打击,此时再也想不出其他的办法了,别无他路,只好看天意如何,碰碰运气了。

随后,公孙瓒率领着八千余残兵败将,往章武方向走了有一个时辰,一众人情绪才恢复如常,

正行间,公孙瓒望见前方大路便树木丛林甚杂,心有余悸之下,不禁心慌,急忙喝令全军停下,要绕道而走。

悲催的是,公孙瓒话音未落,前方丛林鼓声震响,两队黑山军骑兵蜂拥而出,杀奔而来;一眼望去,看那杀来数量恐怕不下一万。只听杀来两队彪军为首两名大将高声大叫道:“我等奉袁公将令,在此等候多时了。”

“袁绍!你这厮要赶尽杀绝,待我回去,定然饶不了你!”公孙瓒心中一股压抑了许久的仇恨之火再度燃起,当即挺枪大骂道。

公孙瓒虽然还有些气质,但此时他部下将士,包括严纲,都被这一突然敌袭给吓得胆战心惊,不少人甚至险些坠马。

不过公孙瓒此时虽然满腔怒火,但神智还是在的,自知报仇雪恨不急于一时,此时要是死战岂不是正中袁绍下怀?

“撤退!”痛骂一句过瘾了的公孙瓒当机立断,大喝一声喝令全军,随即调转马头,夺路而走,往他处突围而去。

公孙瓒大军所乘之幽州马,都是可日行数百里的好马,不比并州、西凉的战马差;更兼此时亡命而逃,虽然人马都有些疲乏,但奔跑速度却不输平常;因此那些假扮袁绍军的黑山军骑兵也追赶不上,只砍翻了十几名匆忙之间不幸摔下马的士兵;随后也虚张声势的追赶了几百步,见得和公孙瓒败军的距离并没有缩小,也就停止了追击。

公孙瓒八千残兵再次躲过一劫,跑了半个时辰后,经过一夜逃命和激战,这些尚未得到足够的休整,又没果腹的将士和战马尽皆饥饿疲乏,人与马都再难以行走,有甚者,连人带马都瘫倒于路边。

公孙瓒虽然担忧还有敌袭,但此时却也无奈,他也疲劳得紧,只得教全军停下歇息。

好在附近有条小溪,残余兵马中也还有人在马上带有锣锅,于是公孙瓒这八千残兵败将便就小路不远处的小溪边捡拾柴火,埋锅造饭;但身上已无干粮,万般无奈之下,公孙瓒只好命令部下,忍痛割爱,选了几头比较瘦弱的战马,宰了烤肉吃。

如此不得已的行为,却让许多士兵在几度悲愤交加之际,忍不住哭了起来。一来是哭这次的惨败,许多感情深重的战友或被杀被俘,或不知下落,伤感万千;二来是哭自己的遭遇;三来,便是哭这些战马,要知道,骑兵得以驰骋沙场,压制步兵,全靠战马之力;骑兵与战马朝夕相处,感情自然深厚,虽说关系和重视度可能比不上亲人和亲密的战友,但战马在骑兵眼里也绝对是个朋友,不是能说丢就丢的工具,如今要宰了吃,焉有不悲从中来之理?

至于其余幸免于难的战马,便被士兵摘鞍野放,只派几名士兵盯着,让这些战马自寻草根果腹。

公孙瓒等人坐于一处疏林之下,埋锅烧火,煮马肉果腹;刚吃到一半,还没混个半饱之时。

公孙瓒军马歇息处的后方,小路上追杀过来一队彪军,喊声大震,都言:“我等奉袁公号令,来此擒杀公孙瓒!”

公孙瓒大惊失色,立即丢了手中的马腿,跑去野放战马之地,随便找了一头健壮的白马便翻身而上;严纲等大将,亦是和公孙瓒一般,惊慌失措,根本来不及找自己的战马,慌乱找匹较好的马便坐了上去;其余将士,更有不少人来不及上马,后面那队彪军便已经迎头赶上,无奈之下,那些来不及上马的军士只得挺枪翻身死战。

两边军马混战做一团,战不片刻,那些来不及上马的骑兵因无战马之力,战斗力锐减;更兼许多人身上带伤;尤其是对手也是骑兵,所以这些原本是精锐的军士,被这些假冒袁绍军,实际战斗力只是二流水平的黑山军迅速歼灭,或被杀,或被擒,无一幸免。

至于公孙瓒等一批反应力迅速,及时上了战马的,都得以脱身;待逃出生天之后,再清点人数时,却只剩下了六千五百余人。

公孙瓒一众残兵,此时信心备受打击,连哭的心思都没有了,一个个萎靡不振,面色惨败,如同行尸走肉一般。

再行不到十里,前方道路两旁,又是山林。被连日的围追堵截,早已萎靡不振,被伏兵给吓破了胆的这几千残兵,此时见到山林,恐惧感再度燃起,不用公孙瓒嘱咐,便一个个停止不前。

严纲额头上冒着冷汗,问道:“主公,我们是否前行?”

“这……”说实话,即便是身经百战的公孙瓒,此时也被吓出了心理阴影,甚至可以说是杯弓蛇影,实在是不敢轻易前进,但后方也有追兵,这该如何是好……

公孙瓒正在思考,还没来得及想明白,便听到前方山林响起一阵呼喝声,涌出数千黑甲精兵,为首一大将,却是王浩;左首典韦,倒提一双铁戟,护住王浩;右首一人,则是张燕。

公孙军马见有人截住去路,也不管是谁,就已经被吓得魂飞魄散,面面相觑,进又不敢进,退又不敢退。

“混账!”公孙瓒向天暴喝一声,言道:“袁绍逼人太甚,既然到了此处,已别无退路,只得决一死战。”

严纲叹了口气,悲观的道:“我们经过一夜奔波,人纵然不怯战,马力却已然疲乏,如何能决一死战?”

“前方可是公孙瓒,公孙伯圭兄么?我乃青州王浩王寰宇!今特来助你!”王浩忽然高喝道。

原来王浩联系到信都之后,了解到贾诩和郭嘉的计策,喜不胜喜,立刻让张燕将其安排于各要路埋伏的黑山军重新布置,并乔装打扮,只号称是袁绍军,反正都要嫁祸于人,那不如嫁祸倒底!

这一路的围追堵截自然也都是出自王浩的安排,不过王浩见得公孙瓒落魄到如此地步之后;心生一念,便改变了原计划,放弃了假扮袁绍军对公孙瓒追而不杀,疲其筋骨,饿其体肤,消磨其战斗意志的想法;反而决定帮公孙瓒一把,反正已经嫁祸给袁绍了,若将公孙瓒打的再也难以恢复元气,那岂不是便宜了袁绍?与其如此,那还不如给公孙瓒一定帮助,让其得以迅速恢复元气,顺便还能得到公孙瓒的感恩戴德!然后再让公孙瓒和袁绍互撕,如此一来,鹬蚌相争,得利的便是王浩这个渔翁了;如此也正合王浩的战略制衡再制衡的计划。

“哦?前方来者可是武安侯!车骑将军,王寰宇兄么?哈哈!我得救矣!多谢武安侯相救!”公孙瓒闻言,也不管真假,登时便满脸喜色。

因为公孙瓒自觉,前番王浩既然送了书信提醒他,如今应当不会加害于他;再说了,王浩若要加害他,以他如今的样子,又何必和他废话?更不必说是来帮忙的,只需一波掩杀,他公孙瓒便会死于非命。至于王浩为什么会到此,为什么要来帮他公孙瓒,便都是之后再说的不要紧的小事了,毕竟此时此刻,保住性命才是第一!

也因此,公孙瓒此时称呼王浩也甚是恭敬,连王浩的官衔和爵位都带上了。公孙瓒虽是性如烈火,但是,此刻倍受打压,精神上已经难以重整旗鼓的他早已不复往常;在王浩这一突如其来的希望的面前,不得不示弱,甚至巴不得和王浩是亲兄弟。

再者,除此之外,公孙瓒对王浩也的确是佩服,王浩年纪轻轻,便成为一方诸侯;其讨伐董卓时的英勇和足智多谋更是早已深深的印刻在公孙瓒的记忆中。单打独斗公孙瓒对王浩还有一定把握,但比起综合能力,公孙瓒自问远不如王浩;尤其是在王浩敢和曹操孤军深入,又水淹加火烧了董卓十万西凉铁骑,劫回圣驾,光复洛阳,名震天下之后。

公孙瓒在懊恼自己当时选择了进入洛阳,而没有选择随王浩和曹操一块去追杀董卓的同时;他对王浩也有了一种莫名的敬畏之心,使得他在王浩面前不敢妄自尊大,即便王浩的年纪比他还小十余岁……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booktxt.net。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m.booktxt.net

最新小说: 重生红楼之庶子贾环 临安不夜侯 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超能暴乱 诗仙小贵婿 红警之崛起南洋 明末工程师李植李成 大唐无双皇子 解构诡异全文 绝对征服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