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扬欢不欲提及这些,凛然正色道,“前尘往事不可追,其中扑朔迷离,更是驳杂。眼下皇祖母并未有此意,但保不齐什么时候就计较上了。”
“你是觉得皇后其实一直知道,为了母子团聚,一直留意此事?”徐凝慧觉得她话里有话,神色惊异问道。
萧扬欢并未答话,只是看向窗外,廊下训诫宫人的郑嬷嬷。
有些事情,逃不开,那么就迎上去。李太后有句话说的很对,暗中伺机而动永远比明火执仗干更有赢面。既如此,那她愿意蛰伏等待核实的机会。
一时间,屋内静默无声,只余银丝碳烧的噼啪作响,二人坐在暖炕上,想着自己的心事。
“元宵佳节后,请姑姑每三日来宫中与我指点诗书,也算是陪伴。”半晌后,萧扬欢才道。
徐凝慧浅浅一笑,“昔年的扬欢县主,承教李太后,诗书字画无不精通,礼教规矩烂熟于心。还未及笄便名扬天下,多少人羡煞你,又何须我这浅薄之人指点?”
“姑姑疼我一疼,好歹寻个名儿。”萧扬欢低头温婉笑道,“姑姑才貌双全,京城中扬名儿的闺秀中有几人胜过姑姑?”
“闺阁女子不比男子,进能封侯拜相,退能上阵杀敌,争取功名,赢得前途坦荡。只有在内宅中,博些名气,聊胜于无!内中多少真多少假,都是流言而已。”
“好名声总比坏名声好!”
这本就是双赢的事,徐凝慧自然没有不应。“既然你有心,我自然愿意的!”
说了进宫之事后,眼看便到午时,谢大夫人从偏殿过来。
萧扬欢和徐凝慧双双站在正殿外的廊下,一娇弱胜似弱柳,一清丽初见绝色。一眼看去,二人各自风流,竟不知是春日弱柳更撩动人心,还是含苞待放更引人入胜。
“外祖母,孩儿还在孝中,不便出宫相聚,待外祖母空闲的时候,可与舅舅舅母一同进宫。”萧扬欢迎上前去含笑说道。
谢大夫人点头应下,交代几句下人小心伺候后,在郑嬷嬷的陪同下,与徐凝慧一起离开承欢宫去往明辉殿赴宴。
白妈妈随立在一侧,见二人离开后于萧扬欢进了内殿。
“大夫人在偏殿抱着郡王爱不释手,又仔细询问奶娘平日里的吃食和作息。得知一切按着太医嘱咐的办,这才放心许多。临走前,还说眼见着郡王渐长,该准备的要准备起来了。”
萧扬欢颔首道,“如今阿平病愈,奶娘再呆在偏殿恐不合适,还是回来照顾我素日饮食。”
白氏自然是愿意的,“是,您自幼便是奴婢照料,奴婢回来照顾您更顺手些!”
说着便笑盈盈的离了殿内,去灶上忙活午膳吃食了。
见白氏欢喜,叠翠笑道,“奶娘在偏殿的日子里,得空就会询问公主的情况。”
“阿平自有乳母照料,我的乳母也该回到我身边了!”萧扬欢道,继而想起谢大夫人的话,不由得深思。
阿平年纪见长,谢家肯定会送人来,启元殿也会,自家也该准备选人了。
明辉殿在启元殿后,是一处较小的宫殿,但因位置靠近宫墙,紧挨甬道,便于来往,虽在内廷,但更靠近前朝,便时常被用作赐宴、待客,有时还会被用作考校学子。
明辉殿前殿宽敞,一般是用作举行国宴所用,后殿素雅,时常被用来举行家宴。除夕家宴便是在后殿举行。
今日正月初一,新年伊始,百官朝见之后,有百官赐宴的惯例,而今年的赐宴,照例是在明辉殿正殿。
正殿金丝楠木黄粱之下,皇上皇后端坐其上,两位皇子和高阶妃嫔在上首落座与帝后身侧,帝后与后妃中间以一道水晶珠帘相隔,以示尊卑有别,余下则是安官阶和亲近宴席。
娴元公主和驸马头次进宫参加宴席,故而坐的便是皇后下的首席,其次是勇王府、寿郡王府,镇国公府、六安候府、永昌侯府、宁远伯府等勋贵人家。
而昌隆帝为了以示亲近大臣之意,他的下首处是清流人家,按官职品阶而来。谢家、徐家、魏家、卫家、张家、秦家等。
首座的娴元公主从杨淑妃处得了眼神示意,微微一顿后,转头对徐驸马笑道,“今日宴席上可是罕见的热闹!”
徐驸马闻声向场面上扫视一眼,继而明白了娴元的意思,但他行事向来稳妥,也不管说旁人闲话,只笑道,“每年正宴都是如此,不过是今年确实要更热闹些!”
娴元公主含笑睨了徐驸马一眼,转头与寿郡王妃崔氏闲话。
坐在不远处的永昌候贺清愉顺耳听到一嘴,嘴角漫出几许浅薄笑意,非但没见轻浮,反而领他增添一抹不羁。在场的人都知道皇上皇后欲为适龄皇子选妃,有心的人家,便乘着今日之机,将适龄的姑娘带到宴席上,供天家选看。
转眸看着今日宴席上,可谓百花盛开,繁花似锦,五光十色,暗秀盈香,令人眼花缭乱。各家宴席上,或多或少都有一两位适龄姑娘,无一不尽态极妍,精心妆扮。
而他身边的母亲杨氏因家中无适龄女子,心情颇为稳健,同几位娴熟的诰命夫人寒暄几句,隔了两席对娴元公主道,“新年里,大家都想讨个彩头,穿戴格外显达些。再者妾虽久不在京,但每年的正宴之后,总有几家相看对眼的。”
“贺夫人说的是,能被传召进宫赐宴都是无上荣耀!”寿郡王妃崔氏笑道。
娴元公主抿嘴一笑,扶着显怀的肚子道,“郡王妃和姨母说的是。”
上座的昌隆帝与诚王和宁王话毕后,不经意看见长女闲话不禁问道,“娴元说什么?”
娴元公主起身拱手回道,“儿臣久不出门,乍见今日宴席上各家女眷,心中欢喜,都瞧花了眼。”
昌隆帝心疼女儿,连忙招手让她坐下笑道,“坐下说话。”
“妾也觉着今日宴席甚好,茶水点心,歌舞伶人,丝竹管弦,曲目都很合宜,还多亏了淑妃精心布置!”李皇后含笑道。
杨淑妃面色恭顺道,“妾不过是循旧例,还是娘娘教导有方!”
昌隆皇帝满意的点点头,后妃和谐,也是南楚安定的一种表现。